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贾方舟卷)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集中展示批评家们对中国现当代美术的不同的关照与思考,是对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从不同角度的梳理与总结,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的清晰脉络以及发展过程中的争论、探索与开拓。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贾方舟卷)》是其中的“贾方舟卷”。

内容推荐

贾方舟先生称自己于理论于批评纯属“半路出家”,但是涉入此领域他便对发生在当时的美术现象与美术思潮有着准确地把握与判断,屡屡“歪打正着”,充分说明了他具备一名理论批评家应有的敏锐性、探索性、观察力、思考力与勇气。他主动脱离体制,成为“北漂族”,游离于体制之外,摆脱管制、束缚和羁绊,遭遇漂泊与孤独,最大限度地追求自由。对自由的追求和浪迹京城的经历直接影响到他的学术立场。他提倡多元共存的艺术生态,追求艺术创造所必须的独立个性和自由精神。作者犹善于对当代问题作理论追问或历史溯源,为当代问题寻找答案。《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贾方舟卷)》中涉及的艺术与形式问题的理论清理水墨画现代进程的争论、女性艺术和艺术体制司题的探讨以及对批评自身的思考,是作者多年来在理论与批评领域所关注的问题和基本思路。《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贾方舟卷)》作者的另一身份是展览策划人,学术与策划的结合与相互推进,使得作者在面对当代艺术司题时,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更深刻的思考。

目录

总序

自序

第一章 批评:回顾与反思

为中国当代艺术推波助澜

批评本体意识的觉醒

新艺术与“职业观众”的遭遇战

第二章 艺术与体制

建国后的画坛体制和社会环境及其对中国画的影响

美术馆:世纪梦想

当代艺术与艺术体制

画家村:新的文化群落

工作室开放展:一种新的展览方式

第三章 “架上”与“非架上”

中国油画的当代建树及其面临的困境

从德国当代艺术看中国架上绘画的生存空间

“架上艺术”何以成为一个话题

由“非架上”领衔的“架上艺术”

此岸·彼岸

20年后看《父亲》

从西部题材到“西部精神”

道是无形却有形

公众·环境·时代

中国当代艺术格局中的现代陶艺

《威尼斯收租院》≠《收租院》

行为艺术与艺术行为

以“美食”的名义和以“艺术”的名义

第四章 性别视角

20世纪世界艺术中的女性主义思潮

创榛辟莽百年路

自我探寻中的女性话语

女性艺术的学术指向

中国女性艺术三题

性别身份的自我定义

第五章 水墨画的现代进程

中国画与日本画比较研究

中国山水画与西洋风景画比较

现代水墨的趋势与前景

现代水墨的三分天下

后现代水墨的文化特征

水墨与都市

第六章 个案解析

吴冠中:水墨行程30年 

冥想的艺术:论赵无极 

刘国松艺术断想 

特立独行袁运生 

周思聪的艺术建树与人格魅力

形上形下思字觉神 

意在黑白横竖间 

徐冰“天书”五解 

学术自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贾方舟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方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2046006
开本 32开
页数 3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052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5
153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