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杂文/盛世华章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容易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起到良好的熏陶、教育作用。 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文化修养的增强,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品读每一篇文章,都将收获一次心灵的洗礼。当你走得倦了,记得停下来欣赏一下身边的风景,这100篇精彩杂文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心灵憩息的空间。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100篇精彩杂文。这些杂文论点深刻、论证有力,反映出当代人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认真思考和认识,能锻炼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他们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目录

第一辑 拍集体照时喊什么

 中国人的读书动机/林振宇

 鲁迅非喜欢梅兰芳不可吗/魏剑美

 大学的骨气/游宇明

 “随随便便”与“大名鼎鼎”/陈鲁民

 “大师”是怎样被扼杀的/彭永强

 校长的植物园/仲达明

 文化竞争力/张世普

 动什么别动规则/李丹崖

 5月3日什么节/魏剑美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游宇明

 拍集体照时喊什么/孙道荣

第二辑 不好意思能值多少钱

 不好意思能值多少钱/星竹

 你会爱孩子吗/张宏涛

 校园门口的乞丐/张丽钧

 筷子与生命/陈大超

 劳动是个温暖的词/李志胜

 当大哥大成为手机/易水寒

 人的伟大在于思想/巴陵

 看球杂感/樊发稼

 你是否缺少同情心/流沙

 不同的遭遇和用途/纪广洋

第三辑 那种眼光让我们动容

 人生的两个百分点/马国福

 网上得来终觉浅/李伟明

 有一种哲学叫感冒/牟丕志

 路的规则/孙道荣

 不会感动了/流沙

 朗方广场的失败者/薛峰

 城市的忧伤/鲁先圣

 那种眼光让我们动容/游宇明

 略懂/姜钦峰

第四辑 谁会对你说真话

 谁会对你说真话/游宇明

 不必太忙碌/柳再义

 《功夫熊猫》的人生启示/田野

 呼喊自己的名字/纪富强

 你的善良是一把尖锐的刀/安宁

 枯燥与辉煌/陈大超

 谦虚是一种奢侈品/朱辉

 人才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谢胜瑜

 打工回乡的人/罗朗

 三句话,给高考倒计时的你/马德

第五辑 流行是一种软暴力

 流行是一种软暴力/赵功强

 有趣就是力量/孙君飞

 名片上的职衔/陈大超

 庸人不露相/无字仓颉

 手机号码/王伟

 毛遂其实还有自惭/刘诚龙

 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魏剑美

 疯子是最痛苦的人/王国华

 油和米/查一路

 电冰箱为什么不叫冰柜/澜涛

第六辑 别让舌头超出思想

 慢下来,等等灵魂/马国福

 别让舌头超出思想/刘敬

 攻守人生/京月满天

 刘十九的幸福/纪富强

 都市的乌鸦/秦德龙

 内心的尺寸/星竹

 寻找钟声/秦德龙

 每个人都应争当“齐天大圣”/秦若水

 卖女孩的小火柴/查一路

 社会事务需要“学术明星”的视角/易水寒

第七辑 屠龙技与杀猪术

 能去书店的孩子,真幸福/刘会然

 “老师”的尴尬/魏剑美

 不要阻拦走向阳光的脚步/张丽钧

 屠龙技与杀猪术/陈鲁民

 这不是一个“局”/孙道荣

 驾驶员必读/云弓

 找个理由约束自己/胡为民

 城市物语/马国福

 知识分子的人格/彭永强

 向往那一片掌声/郭龙

第八辑 我们还有多少汉语家底

 傲慢与非偏见/吕麦

 迈克尔·杰克逊曾唤醒我们的“痒”/罗西

 我们还有多少汉语家底/孙君飞

 第二志愿/大卫

 猜书/周海亮

 毁掉了性情/马国福

 译古文看前程/刘自忠

 叶公好龙新编/贺维芳

 清理一下那些“杂物”/侯建臣

 没有真相/王国华

试读章节

中国人为什么读书?或者问中国人的读书动机是什么?

就这一问题,某个机构曾经在一些大中专院校做过调查,多数人的回答是:读书是为了考大学,毕业后能找份好工作,多挣些钱。这样的回答就好像是工厂流水线上从一个模子里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惊人的相似。虽然他们说的是心里话,大实话,无可非议,但是,这样的回答细嚼起来总感觉不尽如人意,难道当下的中国人读书仅仅就是为了考大学,为了找份好工作,为了多挣些钱吗?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了吗?在他们的头脑里,难道就没有一点儿国家、民族、社会或集体的概念吗?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人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不能不让人想起一个人,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在周恩来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里的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读书?”

有的回答:“是为了家父而读书。”

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

有的干脆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当魏校长问到周恩来的时候,周恩来庄重地回答说:“为了中华之崛起!”

许多年过去了,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仍回响在国人的耳畔。这声音,不知激励了多少学子为报效国家、振兴中华而刻苦读书。

可是,当下的中国人,读书的动机只为了自己,崇尚的是功利主义,一点儿民族大义、社会责任感都没有,这不能不令人汗颜!试问,中国人如果都这样,那么我们的国家怎么能够强大,我们的民族怎么能够振兴呢?

中国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读书动机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中国五千年文化一脉相承,中国人现在的读书理念一直受到古人读书观念的潜移默化的熏染,所以,要从中国文化的根部找原因。

古人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时候的中国人受此不良思想的浸蚀,读书只为了考取功名。这种读书的思想不知坑害了多少人。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故事大家都是熟悉的,范进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可是屡考不.中,后来当他真的考中了举人,结果却疯了。还有的人读了一辈子的书,临死那天也没看到千钟粟、黄金屋,这叫死不瞑目啊!

历史的车轮旋转到今天,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国人读书的动机越来越来功利,这是中国传统读书理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扭曲变形的结果。另外,当下的在校大学生不仅承受着高额的学费,还要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读书为了找工作,为了赚钱的声音也就不绝于耳了。

在中国,“学而优则仕”,如果一个人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那意味着什么呢?我想每个中国人,尤其是当父母的心里最清楚。现在的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在父母看来,如果孩子读书不好,考不上大学,哪里还有前途啊!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毕竟考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所以,当父母的从小就灌输孩子这样的思想,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考上大学,挣大钱。这也是当下某些中国人的读书动机形成的原因之一。

此外,这种动机的产生与国家的教育体制也有一定的关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常听到长辈们对考上大学的子女说:“你们要努力学习,别辜负了国家的培养。”那时,国家的教育政策是读书不要钱,国家包分配。

P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杂文/盛世华章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国栋//陈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49119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少年(9-14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6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