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奥古斯丁是古代教会著述最丰富作家之一。他的名著中最伟大的当推《忏悔录》和《上帝之城》。本卷专供选译奥氏其他名著之用。选集了奥古斯丁重要著作《三位一体论》、《论自由意志》、《论本性与恩典》、《教义手册》。代表了奥古斯丁的主要成就。本卷所选译的四篇,足供中国读者研究历代基督教中这位最伟大神学家和哲学家思想之用
图书 | 奥古斯丁选集/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圣奥古斯丁是古代教会著述最丰富作家之一。他的名著中最伟大的当推《忏悔录》和《上帝之城》。本卷专供选译奥氏其他名著之用。选集了奥古斯丁重要著作《三位一体论》、《论自由意志》、《论本性与恩典》、《教义手册》。代表了奥古斯丁的主要成就。本卷所选译的四篇,足供中国读者研究历代基督教中这位最伟大神学家和哲学家思想之用 内容推荐 奥古斯丁是古代基督教会著述最丰富作家之一。他的名著中最伟大的当推《忏悔录》和《上帝之城》,另行出版。本书选译了奥氏的其他名著,包括: 第一篇 三位一体论 第二篇 论自由意志 第三篇 论本性与恩典 第四篇 教义手册 本书所选译的四篇可供读者研究这位基督教神学家和哲学家思想之用。 目录 译基督教历代名著序言 序章 奥古斯丁肖像 奥古斯丁的生平著述及影响 第一篇 三位一体论 第一部 根据《圣经》来建立至高三位一体的合一与平等,并将人否认圣子与圣父平等所引经文加以说明 第二部 奥氏为三位同等辩护;论到子和圣灵奉差,以及上帝的各种表现,他证明奉差者并不小于差遣者,三位既在凡事上同等,又在本性上是不改变的,无形的,无所不在的,便在差遣或表现上工作不分 第三部 讨论前部所提上帝有形体的显现,是上帝每次以——受造者将自己彰显出来呢?还是天使奉差代上帝说话呢?若是后者,而天使是采取有形体的受造者呢?还是照创造主所赐的权能:随意变成形状,以履行当时的任务呢?上帝的本质是从来没有人看见的 第四部 说明上帝的儿子奉差,为求使我们因袍也替罪人死,可以深知上帝的爱是多么伟大,我们被爱的人是怎样的人。道成了肉身,也是为求使我们得洁净,可以得见并服从上帝。我们双重的死由袍电一次的死废去了。论救主一次的死怎样使我们从双重的死得救。详论“六”为完全的数目,从这数目可得到单数到双数的比率。万有都是由一位生命的中保基督同归于一,藉着辛电,灵魂才真能得洁净。虽然上帝的儿子因奉差取了奴仆的形象而成为较小的,但照着袍所有上帝的形象说,袍并不比父小,因为祂也是由自己差来;圣灵奉差,也是如此 第五部 论异端派不由《圣经》而由理智所提出的论点。驳斥人以为父和子的本质各不相同。只因他们以为凡论上帝所说的,都是指袍的本质;以致生和受生,或受生和不受生,既是不同的,便是指不同的本质了。其实凡论上帝所说的,并不都是指本质。若论到袍电的善和伟大等等,那就是指袍的本质,是就袍电自己而言。但也有些事是相对指袍,那就是说,不就袍妞自己而言,而是就非袍.自己的事而言。例如,袍就子而言被称为父,就那服事袍的受造者而言被称为主。若这样相对的事,即就非袍自己而言的事,是在时间里发生,例如“主啊,你已成为我们的避难所,”那么,这并不是指上帝有什么改变,因袍自己的本性是绝不改变的 第六部 保罗何以称基督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难道父自己不是能力和智慧,而只是能力和智慧之父么?暂将答案搁置,试先证实父、子、圣灵的合一和同等。我们相信三位一体,而不是相信三重的上帝。希拉流所谓:永恒在于父,显现在于形象,应用在于恩赐,有何意义? 第七部 解释前部所搁置的问题,即父上帝生了那为袍的能力和智慧之子,袍为何不仅是能力和智慧之父,而且祂也自己就是能力和智慧。圣灵仿此。然而三者不是三能力或三智慧,而是一能力一智慧;因为三者是一上帝和一本体。拉丁人为何说在上帝里面有一本体,三位。而希腊人却说一本体,三本质。两种说法都是起因于语言的需要,叫我们能回答三者为何的问题,同时能实在说有三,即父、子、圣灵 第二篇 论自由意志 第一部 邪恶一问题 第二部 上帝为何给人自由选择 第三部 罪恶的原因是在于意志 订正《论自由意志》 第三篇 论本性与恩典 第四篇 教义手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奥古斯丁选集/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古罗马)奥古斯丁 |
译者 | 汤清//杨懋春//汤毅仁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427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0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03.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