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债风云
内容
编辑推荐

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作序推荐!

欧债危机对欧洲及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欧元区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新的形势下将会有哪些投资贸易机会?

直观真实的一线腹地报道将为你一一解密!

内容推荐

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才稍稍趋于平静,肇始于希腊,蔓延至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欧洲债务危机,又再次绷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敏感神经。一时间,有关欧洲债务危机的新闻铺天盖地而来。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本质根源是什么?危机对欧洲及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欧元区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新形势下如何找寻新的投资贸易机会?

在本书中,新浪财经记者们将为我们还原一幅幅欧洲债务危机的真实图景,汇集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欧华商代表、企业家的专访,揭示出欧洲债务危机背后最深层次的历史、社会、体制根源。

目录

隔岸看世界

欧债危机爆发的本质与扩大的可能性——对话经济学家曹远征

第一部分 亲历欧债

第一章 爆发与恐慌

引子:危机的爆发与升温

爆发

升温

第一节 贸易冲击波

 希腊企业联盟Irini:希腊企业遭遇内外夹击

 华商在希腊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英国希腊商会主席:希腊海岛仍有投资价值

 特写:民主的社会和“闭塞”的贸易

 启示录1 壁垒不是解药

第二节 危机扩散

 危机蔓延

 商贩眼中的西班牙经济危机

 西班牙华商贸易营业额大幅缩水

 伦敦经济学家:希腊危机将间接拖累北美经济

 美联储官员:欧债危机将引起第二轮衰退

 惠誉:投资人对欧债传染效应更加担忧

 特写:西班牙人眼中的欧债危机生活

 启示录2 危机的两面——复合型相互依赖

第三节 失业恐慌

 希腊罢工不断

 雅典的第一印象:罢工!罢工!

 西班牙公务员冒雨罢工抗议降薪

 在希腊生活:慵懒,还是勤奋着?

 特写:失业与希腊救赎

 启示录3 大众民主的尴尬

第二章 反思与救赎

第一节 危机探源

 探访希腊财政部 财长月薪5 000欧元

 伦敦政经教授:希腊的赤字管理仍停留在19世纪水平

 多拉多教授:西班牙危机在于劳动力市场的缺陷

 穆迪:欧债危机是金融危机的第3阶段

 希腊需要经历一场创造性毁灭

 启示录4 财政困局——解铃还需系铃人

第二节 救赎之争

 救助在行动

 诺奖得主菲尔普斯:欧盟7 500亿欧元救希腊不明智

 诺奖得主斯宾塞:欧洲政府削减预算是一个好主意

 经济学家纳罗夫:欧盟救助会有效但代价昂贵

 卡斯商学院教授:救助计划加大了希腊违约风险

 启示录5 欧洲版信心与黄金

第三章 变革与展望

第一节 欧元区难题

 欧元区三大难题

 花旗首席经济学家:欧元地位取决于救市政策

 伦敦商学院教授:如果希腊离开欧元区

 瑞典加入欧元区是个长远问题

 前英国央行官员:欧元区是政治联盟还是经济联盟?

 启示录6 分化还是深化?——艰难的货币一体化

第二节 变革

 欧盟前主席普罗迪:应有机构控制欧元区成员国行为

 前英国央行理事:欧债危机中英国的“经济平衡术”

 启示录7 治标更需治本

第三节 展望

 渣打欧洲经济分析师:欧洲的恢复指日可待

 布克哈德·施文克:欧洲经济增长仍将依靠制造业

 启示录8 摆脱亚健康——后危机时期的欧洲与世界

第二部分 专家学者论欧债

 欧债危机的启示及中国面临的挑战

 欧洲债务危机:预判与对策

 希腊危机恶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欧洲债务危机:进展、救援与改革

 设定债务双警戒线

 从希腊债务危机看后危机时代欧盟的经济社会状况

试读章节

雅典时间2010年6月5日,希腊华侨华人总商会会长徐伟春接受新浪财经记者专访。他表示,单纯从营业额来说,自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希腊华商服装企业利润已经缩水四成,若再加上欧元贬值所带来的两成以上的资产缩水,希腊华商所经受的考验即使不是毁灭性的,也足够惨重。而目前最大的希望就是,希腊经济可以平稳度过接下来艰难的两年,从而使企业获得新一轮发展机遇成为可能。

税收政策收紧

“现在仍不知道政府的官僚作风和腐败是否会有改观,但可以确定的是,税收政策已经日趋紧张,这些政策条文本身并非新消息,甚至有些可能10年前就应该实行的,只是迟迟没有真正落实而已。现在落实了之后,对于在希腊的华商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徐伟春说。

按照徐伟春从其会计师处获得的最新消息,从2010年6月1日开始,希腊已实行更严厉的税收政策,其中,凡批发零售商店,两年内第一次查到未开发票的,罚款800欧元,同时必须在10天内缴纳一半。而第二次查到之后,则将被处罚关门1个月,并将店主拘留两个月。若是第三次查到,则彻底封店。

而针对华商的态度,也在第二项政策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具体而言,就是所有零售店必须标上产品代号,并针对产品代号标注价格和产地(Made inChina),否则每一样罚款5000欧元(只供批发的商店,可不必标商品价格)。与此项政策配套的便是“针对假名牌,也将大力查处”。

原本在希腊的华商都习惯于用现金交易,按照徐伟春的说法,这也是因为华商并非对希腊企业拥有百分百的信任所致。但是按照新的政策,凡是购买量超过3000欧元的客户,不得用现金,而必须采用银行票据。

这并不是华商所面临的所有压力,在这项政策之前,已经出台的税务政策,将服装企业必须缴纳的增值税(VAT)从19%提高到23%,这意味着每当服装企业销售额达到1000欧元时,他们必须缴纳的税收达23%。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将增加的税收加到产品的售价上,而让消费者承担这一税收的增长。”徐伟春说。

同时,即使在时下,尽管希腊政府已经充分表明对外来资本的欢迎态度,但中国企业甚至连开设一家全资的中资旅行社都没有可能,而目前活跃在希腊市场的中资旅行社,也必须至少有一名希腊人作为股东才能获得审批。

P18-19

序言

今年5月,在“欧债危机”的策划还仅有一个模糊的轮廓时,我与一位英国朋友曾谈到过希腊。在外界看来,如果给希腊做一个定义,无非是奥林匹亚,巴特农,或者是——度假岛。而更有趣的是,欧洲人认为希腊人十分油滑,他们甚至屡次在电影中调侃希腊人。

可这位朋友仍认为我的分析远远不足。他建议我去一趟希腊,到大街小巷走走,和希腊人聊聊天,到岛上晒晒太阳。“这样,你就能理解希腊了。”他说。

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在我们策划“欧债危机”专题之前,有关这一经济事件的报道早已铺天盖地。数据、发言、分析……以及从这些枯燥的经济现象中展现出的迷茫、愤怒、急躁……以致悲观,都吸引着我想寻求更有血有肉的历史现实。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以浪漫著称的小国陷入危机,并引发“蝴蝶效应”,搅起全球经济一摊浑水。

已有的财经新闻报道并没有解答我所有的疑问,事实上,很多报道仅仅局限于对数字的罗列与分析,或有失偏颇,或流于形式。如是,何谈财经媒体的全面和客观?我们习惯了直接翻译几大通讯社的财经稿件,以旁观者的心态观望在欧洲大陆上发生的债务危机,而当南欧小国——希腊“意外”地成为导火索时,更是激发了我们对“失败”无尽嘲讽的心态。当某个曾经辉煌的王朝突然间有黯然落幕的迹象,唏嘘远没有毫不犹豫的嗤之以鼻来的痛快。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历史经验,他就不太可能被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这也是我所思考的:一个严肃的媒体不能驻足于妄加揣测,而是需要以史为鉴,透过现实洞察经济危机的前世——获取应对危机的智慧和韬略,然后积极地面对它的今生——踏上下一次经济繁荣之路。

危机,危机,我们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国际金融危机还未完全退去,欧债债务危机又接踵而至。但是除了隔岸观火,媒体人还能做些什么?在相隔着10个小时飞机航程的欧洲大陆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又应该从中学到什么,做可预见的准备,以避免有一天,我们中国经济也成为别人“隔岸观火”的对象。这些都远比“口水战”有意义得多。

因为,存在,未必即是合理的,但必然是值得尊重的。

我的想法是:摘掉有色眼镜,换一个新鲜的角度看欧债危机。我们派出的专业财经记者,可以在希腊、西班牙、英国亲身体验,做更中允的分析,尽可能地贴近,更贴近事实。这些真相,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事实证明,我们的“体验式”调查,的确纠正了很多现有对欧债危机报道的偏差。例如,我们在新闻中看到了雅典惨烈的示威现场,却不了解他们罢工示威游行的背景以及当地人的想法;我们只顾妄自评说欧元区的危机,却忽略了这背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每一个社会都是一个有机体,历史、文化、生活方式都在影响这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和运行手段。历史,容不得偏差。

正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我们的调查系列力图还原欧洲债务危机的现实,一步一步地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幅图景,有起因、有现状、有分析,从希腊出发,到欧洲、到美洲、到全球经济的未来。纵轴和横轴交错,最终将每一块拼图互相拼接,让历史变得有血有肉。这其中,有对数十名重要人物的面对面采访:从政界到商界,从平民百姓到国会议员,从中国的经济学家到欧洲的经济学家,从监管机构到银行。更不用提及我们的记者深入到危机的“腹地”,在欧债危机暴风眼中寻找“希腊式失败”的基因。

当今世界格局变化加快,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全球一体化的同时,每一场危机都让所有的经济体概莫能外。但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历次的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只要正确认识历史,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就可以摆脱危机并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而你手中的这本书,或许不能拯救世界,却可以点亮一盏明灯,给人以启迪。

沿着记者们的脚步,我们的读者,不仅可以到风暴眼一探究竟,见识真正的雅典卫城或是希腊沙拉;也可以在闭卷之余有一个思考的空间;更可以静静地与全球的智囊们分享真知灼见。无论你对欧债危机认识懵懂还是已经略知一二——我相信,在打开这本书的同时,你会了解更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债风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欧债风云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24624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5.059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