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美文(说文谈史卷上中下1900-2000)
内容
编辑推荐

所谓美文,是指那些以启迪心智且足以打动心灵的篇章。美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因此,美的散文往往写的是身边的琐事,平凡之中的情思感悟,写出了那些美好的、悲哀的、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事物,以此来净化情感。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美文”系列所收录的散文中既有鲁迅的沉郁雄浑,冰心的隽秀玲珑、朱自清的淳朴淡泊;也有沈从文的轻灵曼妙,丰子恺的厚重平实,其余各家也别有千秋。

本书为该系列“说文谈史卷”。

内容推荐

“百年美文”所收录的散文中既有鲁迅的沉郁雄浑,冰心的隽秀玲珑、朱自清的淳朴淡泊;也有沈从文的轻灵曼妙,丰子恺的厚重平实,其余各家也别有千秋。整套丛书的编辑体例严谨,所选的篇章始终遵循“艺术表现上当属上乘之作”的原则,宁存遗珠之憾,不贴滥竽之讥。

本书为该系列“说文谈史卷”,收录《名士风流以后》、《唐诗过后是宋词》、《在山水与皇帝之间》等文章。

目录

卷首语

《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序

国学会会刊宣言

学与术

三十自述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儒术

太监

日记与尺牍

释侠

狐臭与胡臭

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

答任叔永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

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元稹的酸豆腐

诗人、名妓、高僧

辛亥革命与我

落叶

卢沟晓月

文学的趣味

论雅俗共赏

蝴蝶的文学

金梁桥外月如霜

内蒙访

随园诗话

伯牙鼓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谈魏晋间文人生活

谈孟子和民主

“孝”字怎么写

水云

退休

日与月的神话

五绝中的女子

谈鬼说梦的世界

苏东坡和“公在乾侯”

可爱的斯蒂芬逊

座右书

“还我头来”及其他

闲话古今

评“三不足”

辨程门立雪

法门寺

历史的幽默

“书读完了”

摩罗小品

谈柳宗元

《红楼梦》杂说

废园

渔阳鼙鼓动地来

海道之丝路

建阳·考亭:朱子晚年故居

望云楼随笔八题

知人术

杜甫爬树和鲁迅驰马

明太祖与徐达

琉璃厂

英雄人物

隋唐宫廷

贡院

城阙怀古

燕台何处

一朵花里的世界

有用与有趣

寒山一得

美文与杂文

何曾千里共婵娟

从严嵩到海瑞

询问司马迁

浩气长存

英诗误我

名士风流以后

小说的世界

土囊吟

叩启鸿蒙

“万岁”考

诗具史笔与史蕴诗心

帐殿夜警

皇帝补裤子

六骏踪迹

煌煌上庠

一个王朝的背影

笔墨祭

把栏杆拍遍

唐诗过后是宋词

驿站

诗魂

陶俑

在山水与皇帝之间

温一壶月光下酒

三生石上旧精魂

晚清的魅力

万历科场

试读章节

“风云人世多,日月掷人急。如何一少年,忽忽已三十。”此余今年正月二十六日在日本东海道汽车中所作《三十初度口占十首》之一也。人海奔走,年光蹉跎,所志所事,百未一就,揽镜据鞍,能无悲惭?擎一既结集其文,复欲为作小传。余谢之日:“若某之行谊经历,曾何足有记载之一值。若必不获已者,则人之知我,何如我之自知?吾死友谭浏阳曾作《三十自述》,吾毋宁效颦焉。”作《三十自述》。

余乡人也。于赤县神州,有当秦汉之交,屹然独立群雄之表数十年,用其地与其人,称蛮夷大长,留英雄之名誉于历史上之一省;于其省也,有当宋元之交,我黄帝子孙与北狄异种血战不胜,君臣殉国,自沈压山,留悲愤之记念于历史上之一县。——是即余之故乡也。乡名熊子,距■山七里强,当西江入南海交汇之冲。其江口列岛七,而熊子宅其中央。余实中国极南之一岛民也。先世自宋末由福州徙南雄,明末由南雄徙新会,定居焉,数百年栖于山谷。族之伯叔兄弟,且耕且读,不问世事,如桃源中人。顾闻父老口碑所述,吾大王父最富于阴德,力耕所获,一粟一帛,辄以分惠诸族党之无告者。王父讳维清,字镜泉,为郡生员,例选广文,不就。王母氏黎。父名宝瑛,字莲涧,夙教授于乡里。母氏赵。

余生同治癸酉正月二十六日,实太平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生一月而王母黎卒。逮事王父者十九年。王父及见之孙八人,而爱余尤甚。三岁仲弟启勋生。四五岁就王父及母膝下授四子书、《诗经》,夜则就睡王父榻,日与言古豪杰哲人嘉言懿行,而尤喜举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津津道之。六岁后,就父读,受中国略史,五经卒业。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干言。十二岁应试学院,补博士弟子员,日治帖括,虽心不慊之,然不知天地间于帖括外,更有所谓学也,辄埋头钻研。顾颇喜词章,王父、父母时授以唐人诗,嗜之过于八股。家贫无书可读,惟有《史记》一,《纲鉴易知录》一,王父、父日以课之,故至今《史记》之文,能成诵者八九。父执有爱其慧者,赠以《汉书》一,姚氏《古文辞类纂》一,则大喜,读之卒业焉。父慈而严,督课之外,使之劳作,言语举动稍不谨,辄呵斥不少假借,常训之日:“汝自视乃如常儿乎?”至今诵此语不敢忘。十三岁始知有段、王训诂之学,大好之,渐有弃帖括之志。十五岁,母赵恭人见背,以四弟之产难也。余方游学省会,而时无轮舶,奔丧归乡,已不获亲含殓,终天之恨,莫此为甚。时肄业于省会之学海堂,堂为嘉庆间前总督阮元所立,以训诂、词章课粤人者也。至是乃决舍帖括以从事于此,不知天地间于训诂、词章之外,更有所谓学也。己丑,年十七,举于乡,主考为李尚书端■、王镇江仁堪。年十八计偕入京师,父以其稚也,挈与偕行,李公以其妹许字焉。下第归,道上海,从坊间购得《瀛环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且见上海制造局译出西书若干种,心好之,以无力不能购也。

其年秋,始交陈通甫。通甫时亦肄业学海堂,以高才生闻。既而通甫相语日:“吾闻南海康先生上书请变法,不达,新从京师归,吾往谒焉。其学乃为吾与子所未梦及,吾与子今得师矣。”于是乃因通甫修弟子礼,事南海先生。时余以少年科第,且于时流所推重之训诂词章学,颇有所知,辄沾沾自喜。先生乃以大海潮音,作师子吼,取其所挟持之数百年无用旧学更端驳诘,悉举而摧陷廓清之。自辰入见,及戌始退,冷水浇背,当头一棒,一旦尽失其故垒,惘惘然不知所从事,且惊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惧,与通甫联床竟夕不能寐。明日再谒,请为学方针,先生乃教以陆王心学,而并及史学、西学之梗概。自是决然舍去旧学,自退出学海堂,而间日请业南海之门。生平知有学自兹始。

辛卯,余年十九,南海先生始讲学于广东省城长兴里之万木草堂,徇通甫与余之请也。先生为讲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取万国以比例推断之。余与诸同学日札记其讲义,一生学问之得力,皆在此年。先生又常为语佛学之精奥博大,余夙根浅薄,不能多所受。先生时方著《公理通》、《大同学》等书,每与通甫商榷,辨析入微,余辄侍末席,有听受,无问难,盖知其美而不能通其故也。先生著《新学伪经考》,从事校勘;著《孔子改制考》,从事分纂。日课则《宋元明儒学案》、二十四史、《文献通考》等,而草堂颇有藏书,得恣涉猎,学稍进矣。其年始交康幼博。十月,入京师,结婚李氏。明年壬辰,年二十,王父弃养。自是学于草堂者凡三年。

甲午,年二十二,客京师,于京国所谓名士者多所往还。六月,日本战事起,惋愤时局,时有所吐露,人微言轻,莫之闻也。顾益读译书,治算学、地理、历史等。明年乙未,和议成,代表广东公车百九十人,上书陈时局。既而南海先生联公车三千人,上书请变法,余亦从其后奔走焉。其年七月,京师强学会开,发起之者,为南海先生,赞之者为郎中陈炽,郎中沈曾植,编修张孝谦,浙江温处道袁世凯等。余被委为会中书记员。不三月,为言官所劾,会封禁。而余居会所数月,会中于译出西书购置颇备,得以余日尽浏览之,尔后益斐然有述作之志。其年始交谭复生、杨叔峤、吴季清、铁樵、子发父子。

京师之开强学会也,上海亦踵起。京师会禁,上海会亦废。而黄公度倡议续其余绪,开一报馆,以书见招。三月去京师,至上海,始交公度。七月《时务报》开,余专任撰述之役,报馆生涯自兹始,著《变法通议》、《西学书目表》等书。其冬,公度简出使德国大臣,奏请偕行,会公度使事辍,不果。出使美、日、秘大臣伍廷芳,复奏派为参赞,力辞之。伍固请,许以来年往,既而终辞,专任报事。丁酉四月,直隶总督王文韶,湖广总督张之洞,大理寺卿盛宣怀,连衔奏保,有旨交铁路大臣差遣,余不之知也。既而以札来,粘奏折上谕焉,以不愿被人差遣辞之。张之洞屡招邀,欲致之幕府,固辞。时谭复生宦隐金陵,间月至上海,相过从,连舆接席。复生著《仁学》,每成一篇,辄相商榷,相与治佛学,复生所以砥砺之者良厚。十月,湖南陈中丞宝箴,江督学标,聘主湖南时务学堂讲席,就之。时公度官湖南按察使,复生亦归湘助乡治,湘中同志称极盛。未几,德国割据胶州湾事起,瓜分之忧,震动全国。而湖南始创南学会,将以为地方自治之基础,余颇有所赞画。而时务学堂于精神教育,亦三致意焉。其年始交刘裴■、林暾谷、唐绂丞,及时务学堂诸生李虎村、林述唐、田均一、蔡树珊等。

明年戊戌,年二十六。春,大病几死,出就医上海。既痊,乃入京师。南海先生方开保国会,余多所赞画奔走。四月,以徐侍郎致靖之荐,总理衙门再荐,被召见,命办大学堂译书局事务。时朝廷锐意变法,百度更新,南海先生深受主知,言听谏行,复生、暾谷、叔峤、裴邮,以京卿参预新政,余亦从诸君子之后,黾勉尽瘁。八月政变,六君子为国流血,南海以英人仗义出险,余遂乘日本大岛兵舰而东。去国以来,忽忽四年矣。P8-11

序言

上一世纪的百年中,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确如鲁迅所说,中国文坛上“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个中原因,不难揣摩。我国有悠久的散文写作传统,所谓经、史、子、集,其中都有极为优秀的散文,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无法攀比。

“五四”新文学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其后,欧美文学一步一步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创作。小说、戏剧的思想内涵、感情色彩虽仍然是民族的,但在形式上,同欧美的则毫无差异。诗歌学西方,读起来是越读越乏味。而散文则相反,虽在情调方面,在韵味方面,也受到西方的影响,然中国的白话散文凭借着几千年的丰厚积淀,含英咀华,吸萃扬芬,吞吐百家,熔铸古今,所以“五四”以来的诸多文体中,散文堪称一枝独秀。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鲜明的有鲁迅的沉郁雄浑、冰心的隽秀玲珑、朱自清的淳朴淡泊、沈从文的轻灵曼妙、丰子恺的厚重平实、杨朔的镂金错彩,其余大家,也是各有千秋。这百年中的散文,特别是其中之美文,不可不读。

所谓美文,即指那些不仅诉诸读者之理智,且足以打动读者之心灵的篇章。美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幻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且感情真挚。

美的散文往往写的是身边的琐事,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的名篇。我所说的身边琐事,范围极广,人生旅途中的所历所感,无不包容于其中。在我们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着熙攘的人群,撷取其中一颦一笑,写出那些美好的、悲哀的、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事物,这样的文章能净化我们的感情,陶冶我们的性灵,小中有大,小中见大,平凡之中见真理,琐细之中见精神。

这套分类选编的“百年美文”中,许多作者是我所熟知的,许多文章曾陪伴我多年,可以称作老友;当然,也有不少作者的面孔是陌生的,不少作品是初次读到的,但这些文章都足堪咀嚼,颇耐品味,虽是新交,亦感亲切。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套丛书中的作品多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确为美文,我相信它们足以行远传后。

季羡林

2008.3.1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美文(说文谈史卷上中下1900-200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季羡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6853
开本 16开
页数 6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98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9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41.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9
169
3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