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语通译(高中阶段导读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影响卓著的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自汉代以来,读书人就一直将它奉为必读之书。无论是修身、治国还是为学、处世,我们都能从中获得启迪。

这本《论语通译(高中阶段导读版)》是“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系列之一,由张卫中注译。

内容推荐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它是孔子死后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是后人了解孔子、研究孔子学说最可靠的原始资料。

《论语》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言论,有许多至今仍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这本《论语通译(高中阶段导读版)》是“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系列之一。

《论语通译(高中阶段导读版)》由张卫中注译。

目录

前言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主要参考书目

《论语通译》导读

试读章节

子曰④:“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③乎?有朋④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⑨,不亦君子⑥乎?”

①子:古代男子的通称,对老师也称子。《论语》中“子日”的子,都是指孔子。②时:在一定的时候。习:实习、演习。③说:高兴、愉快。④朋:志同道合者。⑤知:了解。愠:怨恨。⑥君子:此指有德者。

[今译]孔子说:“学习而能按一定的时间去实践,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恨,这不就是君子吗?

[提示]这一章讲了学习的快乐、朋友相聚的快乐以及作为君子的一种品格。其实为学与做人是相通的,孔子在这里揭示了人生的快乐与美好。有的学者认为,《论语》首章突出“悦”、“乐”二字,与西方“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相比较,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乐感文化”。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吨。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⑦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卿”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有若。②孝:孝顺父母。弟:同“悌”,尊敬兄长。③好:喜好。犯:冒犯。④鲜:少。 ⑤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⑥务:专心致力。本:基础。 ⑦道:道德。 ⑧仁:孔子提倡的一种最高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仁爱、爱人、人与人相亲。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今译]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如果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的,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的,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事情的根本,根本建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提示]这一章孔子的学生有若提出孝弟是仁的根本的主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孔子的“仁政”思想。孔子的这套思想主张,不是超越现实的抽象理论,而是落实到日常的家庭生活之中的行为准则。《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反映了儒家家国一体的政治思想,同时也说明儒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②矣仁!”

①巧言:花言巧语。令色:伪善的面貌。②鲜:少。

[今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伪善,这种人‘仁德’就很少了!”

[提示]这一章孔子从消极、否定的方面来说明仁的内涵,批评了花言巧语、装模作样的丑行。在《公冶长》篇中,孔子也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可见孔子对这种伪善行为的不满。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吾身②:为③人谋而不忠④乎?与朋友交而不信碴’乎?传不习⑦乎?”

①曾子: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②曰:每日。省:自我检讨,反省。③为:给,替。④忠:尽心竭力。⑤信:诚实。⑥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⑦习:温习。

[今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是否有不尽心的?与朋友交往是否有不诚实的?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没有温习?”

[提示]这一章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不断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所以荀子在《劝学篇》里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②事而信,节用③而爱人@,使民以时⑨。”

①道:治理。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兵车。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代,打仗用车子,所以常用兵车的多寡来衡量国家的强弱。②敬:严肃谨慎。③用:指国家的财用。④人:这里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⑤时:适时。使民以时,谓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期间。

[今译]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国,要严肃谨慎地对待政事,恪守诚信,节约国家的财用,爱护官吏,在农闲的时候役使百姓。”

[提示]这一章孔子阐述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孔子所提倡的“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原则,可资借鉴。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悌,谨④而信,沅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⑦。”

①弟子:年纪幼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②人:进到父母居室。③出:指出门从师学习。④谨:谨慎。⑤沉:同“泛”,广博普遍。 ⑥亲:亲近。仁:有仁德之人。⑦文:指古代文献。

[今译]孔子说:“年纪幼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提示]这一章孔子阐述了躬行与“学文”的关系。在孔子看来,躬行为本,文则行有余力而后学之,也就是行先知后。而孔子所强调的躬行也主要是德行,是道德行为规范。

子夏①曰:“贤②贤③易色④;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⑤,能致⑥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①子夏:孔子晚年的学生卜商,比孔子小四十四岁。②贤:敬重。③贤:贤德。④易:轻视。色:容貌,指女色。贤贤易色,此指夫妻关系而言,即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⑤君:国君。⑥致:委弃,献出。

[今译]子夏说:“对妻子,注重德行,不注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说话能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有学习过,但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提示]这一章是孔子晚年弟子子夏对德行与知识关系的阐述,他认为不单纯学文献知识是学,道德实践也是学。与上一章孔子所说是一脉相承的。P1-4

序言

《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影响卓著的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自汉代以来,读书人就一直将它奉为必读之书。无论是修身、治国还是为学、处世,我们都能从中获得启迪。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它是孔子死后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是后人了解孔子、研究孔子学说最可靠的原始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他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鲁国的大夫。不过孔子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他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放牧牛羊)这样地位很低的小吏。由于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三十岁以后便开始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五十一岁时孔子在鲁国做官,任中都宰,卓有政绩。后来由中都宰升为小司空,由小司空升为大司寇。五十四岁时,孔子因执政的季桓子接受齐国女乐,不听朝政,便离开了鲁国,开始了他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的生活。他带着一帮弟子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国家,没能得到任用。六十八岁时,孔子回到鲁国,专心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工作。七十三岁,孔子逝世。

《论语》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言论,有许多至今仍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论语》所反映的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的政治、哲学、伦理、道德观无不贯穿着这一思想。比如在政治上孔子主张仁政德治,他说“为政以德”(《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他试图“使整个社会按照以仁为内容、礼为形式的轨道运行”(匡亚明《孔子评传》),从而变天下无道为有道。他的这些政治主张并不为当政者所用,却被后来的统治者改造、吸收,孔子也因此被尊为“圣人”。

在教育方面,孔子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首先他的“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贫贱者有受教育的机会。在教育方法上,孔子侧重“启发”,“因材施教”;在学习方法上,主张温故知新,学思结合,不耻下问;在教学态度上则是诲人不倦,学而不厌。孔子的这些思想和言论无不具有永恒的价值。

总之,《论语》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它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虽然语言简短,却包含了深刻的内容,其间不乏至理名言。宋代的赵普号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虽不无夸张,但《论语》对后代的政治、文化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

张卫中 于杭州

二○○三年八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语通译(高中阶段导读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卫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1838503
开本 32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03-10-01
首版时间 2003-10-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36.3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6
出版地 浙江
203
14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