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藏治病药(中国医心第一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佛陀曾言:身之病四千八,心之病八万八。唐代诗僧释灵澈本着佛陀的这一教诲,将佛经中涉及到人类思想、情感、行为方面的不恶习,统统摘录出来,一共一百种;又将佛经中有关的对治方法也摘录出来,也是一百种,集成《大藏治病药》一书。本书是《大藏治病药》的释评本,由高宇泽释评。

内容推荐

南怀瑾先生力荐的《大藏治病药》,是《大藏经》中佛法的治病心药。它认为,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罗病。有此机緣将《大藏治病药》(释灵澈编著、高宇泽释评)这一篇印发给大家,应该自己再抄一遍,作为做人品性的标准,这也是学佛的基本。

目录

一、前言

二、《大藏治病药》原文/1

三、《大藏治病药》释评/9

 百病释评/11

 百药释评/94

四、附录厂185

 附录一 唐释灵澈简介厂186

 附录二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唐会稽云门寺灵澈传/187

 附录三 《全唐诗》灵澈今存诗词/188

试读章节

【原典】专心系爱是一病。

释评:这一条特指封建时代妻妾成群的家庭关系,意思是在众多妻妾里,不要搞成“三千宠爱在一身”,否则必定后院起火。当然,本条不符合我们今天的社会关系准则,但我们应该知道,“专心系爱是一病”的背后,是怎么的一部血泪史。

女人是水做的,平日里温柔似水。然而,女人一旦动了情,不论是爱情还是仇恨,其火爆的程度远远超出男人。所以历史上的粉阵厮杀,其酷烈的程度往往令人瞠目结舌。

当年武则天得势之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令人将萧淑妃、王皇后打入冷宫。长年不见天日。一天,唐高宗想起了被废的王皇后和曾经恩爱的萧淑妃,便前去探望,问道:“皇后、淑妃,无恙乎?今安在?”不想这事被武则天得知,待唐高宗离去,马上派人杖王皇后、萧淑妃各一百,直打得两人血肉模糊。然后,吩咐将两人的手脚剁去,将她们装在酒瓮中。

汉代刘邦的老婆吕雉生下儿子刘盈。被立为了太子。可时间一久,刘邦嫌刘盈柔弱,曾打算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但由于众大臣的反对,吕后又将“商山四老”请出说情,废立太子之事未成。刘邦死后。吕雉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又用药物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号称“人彘”。

“公平”这两个字不论在任何场合,都是绝对的真理。

【原典】纵欲无理是一病。

释评:放纵自己,完全生活在自我欲望的旋涡中,这是人生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社会中有不少的人都有此病。

贪恋女色是“纵欲无理”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从古至今,越是那些有点成就的人,越容易屡犯不止。

耶律德光这人其实是有点本事的,但就是无法克制自己贪恋女色的毛病。公元947年,45岁的耶律德光在撤离中原途中的临城染上一种热疾,高烧不退,在胸口和腹部放了冰块也无法降温,太医让他远离女色,他却将太医臭骂了一通:“你们都是不学无术,我得了热病。正要女色泄火,怎么能远离女色呢!”终因纵欲无度,走到栾城杀胡林时,口吐鲜血,一命呜呼。

汉成帝是历史上少见的一位纵欲无理的人,他后宫佳丽成群,内宠甚多,每日只知尽情享乐。而且他不仅好女色,还爱男宠,这似乎是刘氏祖传的癖好。但就在他痴迷放纵之时,身体却逐渐垮了下来,弯腰驼背,枯瘦如柴,面对娇艳欲滴的赵合德竟然无能为力。然而为了能在“温柔乡”中享乐,这位皇帝乞求于“春药”,以博一次,后终因服药过量,纵欲之后死去。

美色是别人的,而性命却是自己的。纵欲而害命,无异于服毒自杀。

【原典】纵贪蔽过是一病。

释评:人有两个坏毛病,一是有好东西就想揽在自己怀中,二是有坏事情就想着往外推,古人将此恶习叫做“贪功委过”。“贪功”虽然让人讨厌,但“委过”却最是害人。

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也!定改!”士季这时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说,这世界任何人都会有过错,这并不可怕,只要知错善改,依然是好同志。

在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当中,几乎天天都有过错发生。有些小过错是很难察觉的,尤其是那些习惯性的过错更容易被忽略。概括起来有三大类:  口过:说了不该说的话,即为口过。宋代司马光5岁时。想弄开一个胡桃皮,怎么弄也弄不开,恰好有一婢女,用热水将皮泡开。家里有人问他,他问答说:我自己弄开的。正好司马光的父亲在旁边,看到了整个经过,就责备他说:你这个小子,怎么能说假话呢?司马光非常惭愧,终身再也不敢说假话。

身过: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者行止不端,即为身过。宋代有个人叫徐积,著有《节孝集》三十卷。此人初见老师安定先生时,头容稍偏。安定厉声说:头容要直。徐积即刻领悟到:头容要直,心才能直。

心过:心里动过不该动的念头,即为心过。佛教说:一念一乾坤,一念为善,天地增加正气;一念为恶,天地增加戾气。要想无过,就要去除任何邪念。

过错就如同谎言一样,如果不及时纠正,那就只有用更多的过错来掩盖前一次的过错。1986年底“伊朗门事件”在公众面前曝光,媒体揭露了美国总统里根的代表曾经秘密向伊朗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霍梅尼出售武器。里根的第一反应不是改过,而是尽量进行遮掩,他首先把责任推到国家安全助理头上,看着躲不过去,又把责任推卸给白宫办公厅主任唐纳德·T·里甘。里根的做法导致他在数个月中惨遭媒体围攻。并由此导致了国会调查。4个月之后,在民意测验显示他的支持率降低20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他才承认了错误。

知过改过,看破放下。用坦荡的心,去迎接明天新的太阳。

【原典】毁人自誉是一病。

释评:背后说别人坏话,人前总在夸耀自己,这种病太常见,大部分人都得过。有的人是急性病,好得快一些;有些人就成了慢性病。时好时犯。一般来说,“毁人”者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以己之长毁人之短。人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我们经常在比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比较中确立前进的方向,但我们也经常在比较中找到攻击他人的武器。绝大多数人在背后批评别人时,总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以此来进一步突出自己的优点。

其二就是造谣中伤。这种人最可恶,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或者故意夸大别人不足,甚至直接地谩骂攻击。

其实这些“毁人”者不知。你在诋毁别人的同时,也在糟蹋自己。唐代皮日休在《鹿门隐书六十篇》里说:“毁人者,自毁之;誉人者,自誉之。”意思是,说别人坏话的人,自己也在败坏自己的名声。称赞别人的人,也给自己带来了好名声。中国人早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得出了一条真理: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申宏的人,到外地去做生意。这人有个毛病,老是说自己家乡的人不好,什么盗窃横行,什么谎言遍地。并且标榜说:因为不愿与这样的人同流合污,所以才出来到外地做生意。可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些话产生了两个不利效果:一部分人认为,此人来自污浊之乡,那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的这些自我标榜的话很可能就是谎言;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他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爱,怎么能做朋友呢。结果周围的人都逐渐疏远他,生意自然也是一落千丈。

P14-17

序言

佛陀曾言:身之病四千八,心之病八万八。

唐代诗僧灵澈本着佛陀的这一教诲,将佛经中涉及到人类思想、情感、行为方面的不恶习,统统摘录出来,一共一百种;又将佛经中有关的对治方法也摘录出来,也是一百种,集成《大藏治病药》一书。

心理学反复证明,人类的疾病与心理因素有着巨大的关系,疾病在许多时候其实是不健康心理在身体上折射反应。西医学上将这类病称为“心因性疾病”,像肿瘤、结石类、乳腺增生、青光眼、高血压等种类的病多属心因性疾病,是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神经或神经系统为主的一组症候群,患者最大的特点是检查不出器质性变化,主观症状与客观体征不符,即只有自觉症状而无阳性体征。焦虑、烦躁、恐惧、嫉妒、仇恨……都可以形成身体上的不同疾病。

所以。疾病只是一种结果,如果不消除产生其结果的原因,而想方设法仅仅是弱化某种结果,其实并不能彻底根治疾病。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治。实际上,身体上的疾病也要用心药来治,这是消除疾病的根本方法。

“心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平静,心宽行和。

所以,人生在世,何事最为重要?当然是修心!否则纵使有家财亿万,高官厚禄。若心如炼狱,诸病缠身,活着也了无生趣。快乐自心始,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修心即是修快乐、修健康,品尝快乐需要一颗纯净的心。

人生的第二步是什么呢?当然是使心!人人都有一颗心,但许多人并不会使用,要么误用,要么错用,要么滥用。于是乎,人生大戏由此开始,成败、荣辱、得失、贵贱,高血压、肿瘤、心脏病……均由“使心”而定。心的高度,决定人的高度;心的大小,决定人的大小;心的状态,决定人的状态;心在哪里,人就在哪里。心变则人变。

中医有“治未病”的思想,一切疾病都要从小治起,治心病也是这样。所以,《大藏治病药》的宗旨就是:“小善不起,灾难立成;小恶不止。大祸立至。”医心就是要起小善,止小恶。因此,本书中许多的条文,粗看起来道理过于简单,但细细一品,都是我们人性中潜藏的习性,平时根本就不会去注意。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多年好友。一日,东坡出关后做了一首诗偈,洋洋得意,立刻叫书僮乘船从江北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观赏,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后,知道苏东坡一时心血来潮。根本没有开悟,于是批了“放屁”二字,嘱书僮携回。

东坡一见大怒,认为佛印禅师污了他,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你不夸我也就算了,何必如此讥讽与我?”禅师回敬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以苏东坡之聪慧,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落入自以为是的陷阱,更何况我们?

让我们“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也,无微而不改”,做一个“素面抱朴”的简单人。事来则应,事过则忘,雁过天不留,鱼过水不留,事过心不留。

中国有两部很有名的劝善书,一部是道家的《太上感应篇》,一部就是佛家的《大藏治病药》,这两部书原文都不长,言简意赅,从人们生活中的共性出发,直指人性中那些不好的根性,读后很有启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藏治病药(中国医心第一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释灵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73734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