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关于中国鬼戏研究的几点思
中国古代鬼魂戏曲特征四题
鬼魂艺术形态与中国古典戏曲的审美构思
宇宙空间幻化思维与中国戏曲幽冥空间的塑造
有“理”能使鬼推磨 道是“无情”却有情——兼谈中国鬼戏中“业报”观念的两重性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人鬼情二题
古典戏曲:人鬼幻化所激发的悲剧力量
古代鬼戏中的喜剧性初探
漫议宗教对中国鬼魂戏曲的影响
论明代戏曲界的尊元思潮
明代剧论中的本色说
汤显祖与本色说
沈璨本色说的两个组成及其两重性
王骥德的本色说再探
中国戏曲的妒妇形象及其疗妒剧旨
中国文体发展史中的古代戏曲
“拟剧本”:未走通的文体演变之路——兼评廖燕《柴舟别集》杂剧四种
拟话本与“拟剧本”之比较
论改编在中国戏曲编剧史上的地位
论折子戏对戏曲发展史的贡献及其他
论中国戏曲的泛戏剧性
评焦循的《花部农谭》
现存最早的京剧剧本《极乐世界》
杨宝森风格漫论
应该注意戏曲的“认同危机——读“戏剧观众心理测验”答卷有感
(笔谈两则)
京剧“音配像”工程:功在当今兼及未来
一种“诉说”:戏曲未必只演给戏迷
(外一篇)
唐代边地音乐在内地的传播与诗人的审美感受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