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童年(插图本)/童年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尔基编著的《童年》不仅艺术结构严谨,也有出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着力刻画了阿廖沙、外祖父和外祖母这三个人物。阿廖沙是全书的中心主人公,他心地善良、爱憎分明、是非清楚,严峻的生活、艰苦的环境把他磨炼成一个意志坚强、敢作敢为的新人。这个形象真实、生动、感人。外祖父是一个既可憎又可怜的人物,作者对他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但又是有分寸的。外祖母则是一个颇富诗意的形象,作者带着特有的感情对她作了重点的刻画。她善良、勇敢、乐观,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内心生活。

内容推荐

高尔基编著的《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一向被评论家认为是其最优秀的作品。故事描写19世纪沙俄时期一段令人窒息的生活,意在揭示“铅样沉重的丑事”,而作者笔下乐天、慈悲的外祖母。则成为俄罗斯文学中“最鲜明、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在《童年》的扉页,作者题道:“给我的儿子。”意欲使生活安逸的后辈通过阅读直面苦难、珍惜当下、乐观向上。这也正是我们推出本书的初衷。

目录

编辑缘起

译者序

主要人物表

十一

十二

十三

试读章节

我生过一场大病,刚能下地走动。我记得很清楚:我生病的时候,父亲快活地看护着我,可是后来他忽然不见了…,代替他的是外祖母,一个奇怪的人。

“你是从哪里来的?”我问她。

她回答说:“我是从上边,从尼日尼来的,而且不是走来的,是坐船来的!水上是不能走的,小鬼!”

这真可笑,而且也不明白:在我家的楼上住着一些留着大胡子染了头发的波斯人,而地下室则住着黄脸的加尔梅老头子,一个贩卖羊皮的。沿着楼梯可以骑着栏杆滑下来,若是摔倒了,就翻个筋斗滚下去——这我都非常清楚。可是这与水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乱套了,乱七八糟得可笑。

“我怎么是小鬼呢?”

“因为你爱吵吵嚷嚷。”她也笑着说。

她说话亲切、快乐、和气。打从第一天起我就跟她要好了,现在我希望她快点带我离开这个房间。

母亲使我感到压抑,她的眼泪和号哭使我产生新的不安的感觉。我第一次看见她这个样子。她以前总是很严厉,说话很少。她很干净,穿得整整齐齐,个头很大,像一匹马。她身体结实强壮,有一双力大无比的手。可是不知为什么她现在全身臃肿得很难看,衣服也撕得破破烂烂。原来梳理得很整齐的像一顶光亮的大圆帽的头发,现在却披散在裸露的肩上,垂落在脸上。编成了辫子的那一半头发则不停地在晃动,擦着睡熟了的父亲的脸。我已经在房间里站了很久,可是她却没有看我一眼——她不停地梳理着父亲的头发,噙着眼泪,不断地大声号哭。

一些本地的庄稼汉和警察探着头往门里看,警察不高兴地喊卜声:

“快点收拾!”

窗户用黑披巾遮着,披巾被风吹得像风帆一样鼓了起来。有一回父亲带我去划船,突然一声雷响,父亲笑起来,用双膝把我紧紧夹住,并大声说:

“不要紧,别害怕,洋葱头!”

忽然,母亲吃力地从地上站起来,但又立即坐下去,仰面倒下,头发披散在地板上。她闭着眼睛,苍白的脸变青了。她像父亲一样龇着牙,用奇怪的声音说:

“把门关上……阿列克谢,你出去!”

外祖母推了我—下,跑到门口喊道:

“亲人们,不要怕,不要管她。看在上帝的分上,请你们离开吧!这——不是霍乱,是要生孩子了。行行好吧,我的老天爷!”

我躲在黑暗角落里的箱子后面,从那儿看着母亲弯曲着身体在地板上挣扎、呻吟,牙齿咬得咯咯响。外祖母在她身边爬来爬上,亲切而又快活地说:

“为了圣父圣子,瓦留莎”,忍着点吧!……圣母保佑……”

我很害怕。她们在父亲身边忙乱着,时而碰碰父亲,时而叹着气,叫喊着,父亲却一动不动,仿佛在笑。她们在地板上忙碌了很长时间。母亲不止一次要站起来却又倒了下去;外祖母像一个软绵绵的大黑球,从房间里滚了出去。后来,在黑暗中忽然有个小孩哭叫起来。

“谢天谢地!”外祖母说,“是个男孩!”

接着,她点燃了蜡烛。

我大概是在一个角落里睡着了,更多的事就不记得了。

我记忆中的第二个印象是:雨天,坟场上的一个荒凉角落。我站在一块滑溜溜的土堆上,看着父亲的棺材放进一个坑里,坑底有很多水,并有几只青蛙——有两只已经爬到黄色的棺材盖上面去了。

在坟边,有我、外祖母、全身湿透了的警察和两个拿着铁锹的气冲冲的庄稼汉。温暖的雨像细碎的小珠子洒落在大家身上。P14-15

序言

潜心阅读古代经典作品的机会越来越少,可是偶尔翻看《诗经》或者《庄子》,却总有怦然心动的感觉。古人笔下的文字,充满了对生命本真的描摹,因而显得鲜活有力。也许,那是因为他们更少身外琐碎之事的束缚,比今天的我们更具纯正的天性吧。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过这样一个天性纯正的阶段,可是童年稍纵即逝,于是常常化为我们成人之后思之念之的对象,它像故乡一样,越想念越向往。历史上无数诗人写过思乡的文字,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自居易“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其实,无论是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还是对故乡深切的思念,都是对逝去时光的追怀,亦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童年、故乡,它们早已经不是原本所指,童年即故乡,故乡即童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心灵家园,承载了太多原本不具有的意义。

童年,是一个人时间上的“根”;故乡,是一个人空间上的“根”。寻“根”之作,常常是作家最投入心力的作品,他们用饱含深情的笔,营造着与现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寄托着自己的理想,这是一个现代人在精神上寻找“回家”的路。就像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出版后记中表白的:“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物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F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样的文本,有着独立于作家现世生存环境的脱俗气质,常常直抵心扉,令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藏着一个象征着美好的童年,这就好比见月思乡,“占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每念及此,总觉得若能够甄选一些以童年为母题的优秀作品加以出版,当是美事一桩。因为不同作者总有不同的视角,看看他们笔下过去的时光,也许会让我们有更多的体悟。于是想到了“童年书系·书架上的经典”这样一个丛书标题,我们将遘选古今中外名家关于童年题材的精品佳作,期望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搭建一座属于作家也属于读者的精神家园。

如若广大读者能够开卷有益,抚今追昔,温“故”知新,我们的美好愿望也就实现了。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童年(插图本)/童年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高尔基
译者 李辉凡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401630
开本 32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