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菜根谭
内容
编辑推荐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为人处世的著作。其价值不仅在于能够教给人们处世之道,还在于其中的思想能够帮助人们修炼心性,提升自身修养,从而使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图解菜根谭》共分为九个章节,选取了《菜根谭》原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华文字,并对其加以解释和分析,不仅保持了原著中的思想精髓,更以全新、易懂的图文方式对其中的思想以及历史典故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将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尽可能地将书中的思想诠释出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更为贴切地感受到《菜根谭》中的处世思想,更为轻松地领略先哲们的智慧精华,即为本书的宗旨所在。本书由刘秋炎编著。

内容推荐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著作,与明代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和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并称“处世三大奇书”,是一部人生智慧宝典。

《图解菜根谭》通过巧妙的图文解析和恰当的典故例证,对《菜根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将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令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更加明了其中的内涵,从而为自己如何为人处世提供借鉴和帮助。

《图解菜根谭》共分为九个章节,选取了《菜根谭》原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华文字,并对其加以解释和分析,不仅保持了原著中的思想精髓,更以全新、易懂的图文方式对其中的思想以及历史典故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本书由刘秋炎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求学:持之以恒,学以致用

 水滴石穿,瓜熟蒂落

铁杵磨成针

 应以神用,不以迹用

王献之练字

 修德忘名,读书深心

陶宗仪著《南村辍耕录》

 心地干净,方可读学

善于伪装的王莽

 学以致用,注重实际

陆陇其学以致用

 花铺好色,人为好事

左思写《三都赋》

 磨炼福久,参勘知真

纪昌学射

 逆境砺行,顺境销靡

曹雪芹著《红楼梦》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苏秦六国封相

 闲莫放过,静不落空

纪晓岚才思敏捷

 凭兴作为,学贵有恒

康熙好学不倦

 读书之善,观物之妙

按图索骥

 人生无常,不可虚度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浓夭淡久,早秀晚成

大器晚成的戴震

 学者扫物,直觅本来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张弛有变,不失生机

修行如琴弦

第二章 心性:淡泊宁静,随缘自在

 栖恬守逸,最淡最长

彭玉麟六辞高官

 成败生死,不必强求

生死存亡,一任自然

 寂寞一时,凄凉万古

一代清官海瑞

 真昧是淡,至人是常

弘一法师咸淡如真

 专求无念,凡事随缘

“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

 了心悟性,俗即是僧

济公外俗内仁

 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脱俗除累,超凡入圣

摆脱物质享受,成就名流雅士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刘禹锡宠辱不惊

 浓味常短,淡中趣长

吴隐之淡泊明志

 怒火沸处,转念则息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富奢不足,贫俭有余

庾冰俭以养廉

 来去自如,融通自在

王安石闲适淡泊

 顺逆一视,欣戚两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色欲名利,修身所忌

美人计除董卓

 放得功名,便可脱凡

严光不慕名利

 出世涉世,了心尽心

王琼大隐隐于市

第三章 言行:恪守中庸,恰到好处

 盛极必衰,居安虑患

苻坚乐极生悲

 天道忌盈,卦终未济

商鞅变法害自身

 言简意赅,注重场合

表述不同,命运各异

 操履严明,亦毋偏激

触犯小人,祸及自身

 处世不偏,行事适宜

李斯与赵高同流合污

 攻勿太严,教勿太高

张飞残暴致身死

 阴者勿交,傲者勿言

刘基巧谏救虞翻

 悬崖撒手,适可而止

李夫人知止不败

 月盈则亏,履满宜慎

杨秀清居功自傲

 名不独享,过不推脱

独孤皇后德行高尚

 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羊祜谨言慎行

 忧勤勿过,待人勿枯

诸葛亮事必躬亲

 守口应密,防意当严

杨修之死

 躁急无成,平和得福

揠苗助长

第四章 待人:宽厚待人,推己及人

 宽宏大量,胸能容物

曹操不计前嫌

 谨慎至微,施不求报

四知先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梁楚边亭种瓜

 忠恕待人,养德远害

刘邦忠恕待人

 信人尽诚,疑人己诈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忍让为高,利人利己

田婴忍让得福

 热心助人,其福必厚

胡雪岩助人得好报

 杯弓蛇影,猜疑不和

桓伊巧解君臣误会

 量宽福厚,器小禄薄

庞涓与孙膑

 茹纳容人,气量宽厚

宋高宗雅量容人

 毋形人短,毋忌人能

曹操自负失张松

 恩功当念,怨过宜忘

孟尝君不计仇怨

 责人宜宽,责己宜严

齐桓公待人以宽

第五章 处世:为人处世,外圆内方

 方圆并用,宽严互存

朱博治恶

 知退一步,须让三分

退让免祸

 面前放宽,身后泽长

班超不计前嫌

 高处立身,退步处世

卓茂仁厚谦恭

 退后一步,清淡一分

二桃杀三士

 心事宜明,才华须韫

杨修显才招祸

 不恶小人,礼待君子

梁上君子

 污泥不染,知巧不用

世人皆浊我独清

 和气致祥,喜气多瑞

王安石与司马光

 施之不求,求之无功

一饭千金

 无过是功,无怨即德

萧规曹随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唐肃为友着想

 真诚为人,圆转涉世

商鞅变法,徙木为信

 养喜召福,去杀远祸

须贾赠袍得恕

 毋小人媚,宁君子责

徐均正直无私

第六章 是非:火眼金睛,辨识真假

 不怕小人,怕伪君子

惠卿叛安石

 辨别是非,明识大体

晏子明辨是非

 善人和气,凶人杀气

吕元膺以棋识人

 用人不刻,交友不滥

廉颇警惕交友

 趋炎附势,人情通患

易牙杀子取宠

 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郭子仪不得罪小人

 善勿预扬,恶勿先发

“恶人轻去”惹祸端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唐太宗纳谏

 恶不即就,善不即亲

韩非死于谗言

 浮华不羡,淳朴存真

陶渊明归隐田园

第七章 功业:进退有度,方可成事

 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董文炳不剥民求利

 得意回首,拂心莫停

孙武功成身退

 矜则无功,悔能减过

鳌拜骄矜无功

 立定脚跟,着眼得高

李靖善忍善存

 洁自污出,明从晦生

平民皇帝朱元璋

 苦中有乐,得意生悲

闻鸡起舞

 居安思危,天也无法

徐侨说贫

 藏巧于拙,以屈为伸

煮酒论英雄

 闹中取静,临危不乱

空城计

 藏才隐智,任重致远

司马懿韬光养晦

 穷寇勿追,为鼠留路

曹操不杀降

 伏久飞高,守正待时

高洋待时而动

 身处局中,心在局外

唐太宗广开言路

 进时思退,得手思放

郭德成放手免祸

 持其操履,敛其锋芒

荀攸自谦避祸

 虚圆建功,执拗败事

李白成偾事失机

第八章 理欲:秉持天理,节制欲求

 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管宁割席

 欲路理路,全凭一念

善恶只在一念间

 节制欲求,享用五分

疏广适可而止

 一念贪私,坏了一生

铡美案

 贪富亦贫,知足亦富

安重霸以棋索贿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

管宁不慕名利

 同功相忌,同乐相仇

可同患难,不可同富贵

 急流勇退,与世无争

张良功成身退

 人生苦短,何争名利

惠子相梁

 知足则仙,善用则生

樊重奉行大道

 逃避名声,省事平安

王翦自损名声

 不忧利禄,不畏仕危

孟子见齐王

 名利尊卑,贪无二致

李怀光败于魏州

 木石之心,远离欲境

姚广孝具木石心

第九章 齐家:诚心和气,融洽自然

 春风解冻,和气消冰

郑板桥改错

 善表诚意,融洽气氛

家和则百福生

 父慈子孝,伦常天性

子路百里负米

 幼不定基,难成大器

窦燕山教五子

 心善子盛,根固叶荣

徐勉以身作则

 教育子弟,严谨交友

孟母三迁

 为官公廉,居家恕俭

晏子教子以廉俭

 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

曹植七步成诗

 当念积累之难,常思倾覆之易

曾国藩以史教子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原典】

心地干净①。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②。闻一善言,假以覆短③,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④矣。

【注释】

①心地干净:心性洁白无瑕疵。心地,犹言心田。

②窃以济私: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窃,不尽其分而据之。

③假以覆短:拿来掩饰自己的过失。

④赍盗粮:比喻被敌人所利用。《史记·范雎传》:“齐所以大破者,以其所以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赍盗粮者也。”赍,付与。

【译文】

只有心性纯洁无瑕的人,才能够研习诗书,学习圣贤的美德。否则,一看见善行好事,就偷偷地模仿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一听到名言佳句,就利用它来掩饰自己的短处和过失。这种行为就等于是在向侵略者提供武器、向小偷赠送粮食。

【解析】

清代顺治年间有一学者曾言:“文章者,人之枝叶也;道德者,人之根本也;必根本立而枝叶繁焉。中鲜道德,外饰文章,虽有枝叶,其本立主亡。”这段话正是对“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最好的注释。

道德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如果个人的品行败坏,心术不正,那么有了学术不但不会去施德行善,反而会做出更多更大的坏事来。因为这些人会以自己的学问作为武器,在社会上无恶不作。就像是目前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黑客事件、各种高科技的犯罪等;还有的人以君子的姿态好话说尽,背地里却坏事做绝;有的甚至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祸国殃民的勾当。所以做学问不能单凭一个“勤”字,还必须立身以正。否则,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做坏事,还不如没有学问的好。

若学问能够用于正途,则个人及社会都会从中受益;一旦用于歪门邪道,就会以学问损人利己,危害社会,最后自己也必将身败名裂。所以说,有学问的人未必就是利于社会、有益于大众的人。要看学问在什么人的手里,还要看其品德如何。如果一个人缺德,其才越高,则祸害越大。古人所说的立身修性在今天仍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做学问的同时,还必须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行。

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今,德才兼备才算得上是人才。学问只有掌握在有德之人的手中才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也才能对人类和社会有益。因此,人在启蒙受教的时候,一定要有纯正的观念,文化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思想道德的教育更加不可忽视。为人父母、师长者对此应该特别注意,一旦青年学子的观念出现偏差,务必导其向善,以免将来成为社会的害虫而追悔莫及。

【典故阐幽】

善于伪装的王莽

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有个侄子,名叫王莽。他勤奋好学,克己守礼,对母亲恪尽孝道,对于寡嫂、孤侄尽心照料,在长辈面前礼貌有加,因而声名远播,几乎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但事实上,他是个很会利用这些表面文章来伪装自己的人。

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即位,对王莽予以重用。汉成帝死后,侄子汉哀帝即位,其祖母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外戚得势,王莽只得卸职隐居,闭门不出,安分谨慎。

汉哀帝死后,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以太后身份监国,任命王莽为大司马。王莽利用外戚的身份开始把持朝政,拥立年仅八岁的汉平帝即位。他对上迷惑太后,对下向平民百姓掩盖自己的野心,又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增加官僚俸禄,优待故臣,招揽天下名士。百姓受灾,他献田出钱救济灾民,自己则节衣缩食,不动荤腥。他还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去接济穷人,因而在民间深受爱戴。天下各色人等异口同声地为他歌功颂德。谁料,等到时机成熟,王莽就一把撕下自己的伪装,正式篡位,当了新朝的皇帝。但是由于他十分残暴,又推行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新制度,内外离心,结果皇帝没做多久,便被推翻诛杀了。

小结:如果为了贪求名利权势而布施学善,心地本就污浊,又如何会得善果呢?心术不正的人有了善言善行,不正是在伪装掩饰,害人害己吗?王莽也有谦恭下士的时候,可是谁又能想到他后来篡位夺权,身死家亡呢?所以说,正身先正心,欲行善事,先须发善心善念,否则反而会招来灾祸。P12-15

序言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为人处世的著作。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书名《菜根谭》是作者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能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有所成就。明代于孔兼在为《菜根谭》写的题词中,进一步阐述道:“‘谭’以‘根谭’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他又引用洪应明的话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扼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于孔兼的解释,又为其增加了另一层含意,即一个人即使是面对厄运,也要坚定自己的操守,奋发努力,辛勤培植与浇灌自己的理想。

《菜根谭》是儒、道、释三教真理的结晶,其中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兼采雅俗、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

《菜根谭》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虽说在历史上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并未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在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中,连“存目”都未收入。但是,这并不能够埋没它自身的价值。如今,《菜根谭》已经被人们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书一起,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菜根谭》的价值不仅在于能够教给人们处世之道,还在于其中的思想能够帮助人们修炼心性,提升自身修养,从而使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菜根谭》以达观的心态、率真的方式还原了人生的本来面目,充满了“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的处世哲学。

本书共分为九个章节,选取了《菜根谭》原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华文字,并对其加以解释和分析,不仅保持了原著中的思想精髓,更以全新、易懂的图文方式对其中的思想以及历史典故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将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尽可能地将书中的思想诠释出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更为贴切地感受到《菜根谭》中的处世思想,更为轻松地领略先哲们的智慧精华,即为本书的宗旨所在。

编著者

2012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菜根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秋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82783
开本 16开
页数 4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1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64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9
184
3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