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态网络(导读版)(精)/生态前沿系列
内容
目录

本卷(第42卷)贡献者

前言

从英格兰的Broadstone到格陵兰的zackenberg:生态网络的空间、时间和层次

摘要

Ⅰ.导言

Ⅱ.时间动态

Ⅲ.空间替代时间

Ⅳ.联系的被禁和限制

Ⅴ.生境边界

Ⅵ.单元和层次

Ⅶ.基于个体的网络

Ⅷ.入侵

Ⅸ.超级网络

Ⅹ.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网络

摘要

Ⅰ.导言

Ⅱ.第一性原理方法的基本原理

A.个体、物种和个体大小

B.基于不同尺度和样本的实验及调查

Ⅲ.网络对气候变化组分的响应:气候变暖对生物的影响

A.个体水平上的影响

B.交互影响

C.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的影响

D.从个体到网络水平上的影响

E.变暖对进化和生物物理的影响

Ⅳ.网络对气候变化组分的响应:变暖对水分的影响

A.流体黏度:对个体及其交互作用和网络的影响

B.水的形态、分布与环境

Ⅴ.网络对气候变化组分的响应:大气成分与生态的化学计量

Ⅵ.网络的聚合与分离:时空的匹配和分离

A.气候包络模型、入侵和灭绝:生态网络的空间重组

B.物候的匹配和分离:生态网络的时间重组

Ⅶ.气候变化的多因子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A.变暖和大气变化对生态网络内代谢和化学计量特性的影响

B.气候变化组分的其他加性和协同的影响

Ⅻ.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跨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属性尺度分析及其多样性和复杂性

摘要

Ⅰ.导言

Ⅱ.方法

A.食物网数据集

B.食物网的拓扑结构

C.统计分析

Ⅲ.结果

A.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B.生态系统类型对复杂性和稳定性关系的影响

C.拓扑结构与多样性的关系

D.生态系统类型对拓扑结构和多样性关系的影响

Ⅳ.讨论

A.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B.复杂性尺度依赖的解释

C.拓扑结构与多样性的关系

D.生态系统类型和营养尺度化关系

Ⅴ.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林下食物网内捕食者和猎物关系的时间变异

摘要

Ⅰ.导言

A.基于食物网实验方式的河岸落叶林(Gearagh)食物网预测

Ⅱ.方法

A.实验点介绍

B.取样规程

C.食物网构建

D.食物网模式

E.统计分析

Ⅲ.结果

A.单变量模式

B.双变量模式

C.三变量模式

D.生物量丰度的时间变化

Ⅳ.讨论

A.食物网的模式

B.食物网结构的时间变异

C.形态生态位

D.营养的级联和热力学特性

E.食物网的构建

V.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大范围pH值梯度下20条溪流的食物网结构及其稳定性

摘要

Ⅰ.导言

Ⅱ.方法

A.生物取样

B.食物网的结构

C.食物网的统计计算

D.模型模拟的稳健性

E.统计数据分析

Ⅲ.结果

Ⅳ.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个海洋食物网中三变量模式的相互作用强度及其后果

摘要

Ⅰ.导言

A.为什么研究食物网?

B.食物网时空复制的需要

C.单变量、双变量和三变量模式

Ⅱ.方法

A.研究点的自然史

B.实验群落描述

C.实验设计

D.食物网取样

E.食物网构建

F.单变量模式

G.双变量和三变量模式

Ⅲ.结果

A.单变量模式

B.双变量模式

C.三变量模式

Ⅳ.讨论

A.单变量模式

B.双变量模式

C.三变量模式

Ⅴ.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索引

标题汇总表

内容推荐

生态学一词较早出现于德文,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将希腊字Oikos(居所)和Logs(研究)合并而成(Frodin 2001)。德国动物学家和哲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首先定义了生态学的概念,现多表述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

伍德沃德编著的《生态网络(导读版)(精)》具有如下特性:一是注重与传统生态学的连续性。所研究的生态学参数如个体大小、物种多度等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使人感到入门不难,可增强研究生态网络的信心。二是具有前沿性。自然系统的复杂性是目前有关生态科学研究的难点,本卷生态网络的研究实施者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如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食物网的参数资料等,并取得了一些前沿性的研究结果。三是科学问题的急迫性。气候变化与生态网络的相互作用正是当前我们需要亟待澄清的问题。气候变化对生物个体及其生理生态机制影响的研究比较透彻,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景观水平上的研究也都收获颇丰,然而,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生态网络的结构和稳定性的?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生态网络的可持续性如何?这些都是我们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保护地球上的生命维持系统而迫切需要解决的。四是实用性。《生态网络(导读版)(精)》所提供的实验设计、研究平台、概念参数和数据分析方法等都简明可行,易于操作,便于直接获取,为深入研究生态网络提供了便利之门。五是文献的新颖性。本卷的作者都是目前活跃在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者,他们所报道的都是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伍德沃德编著的《生态网络(导读版)(精)》主题是有关生态网络的研究——即发生在个体及至更高层次的生物组织,如种群或个体体型等级中,由对抗或共生作用所形成的物种关系网络,,涵盖了甚为广泛的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海洋、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网络类型(食物网、共生网络和宿主一寄生者网络)等,体现了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结合。

《生态网络(导读版)(精)》可作为研究生生态课程的参考书,对于从事生态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及生态学者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态网络(导读版)(精)/生态前沿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伍德沃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341433
开本 16开
页数 43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85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14
丛书名
印张 2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6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 01-2011-4493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