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导弹制胜论》是导弹作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本书基于对未来战争的判断,尤其是结合被广泛认可的联合作战中导弹武器运用的实际,初次界定了“导弹制胜”理论的概念,并赋予了其理论上的内涵和外延,对导弹制胜机理作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释,对导弹攻击、导弹防御、导弹威慑等作战行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全书内容既有深人浅出的理论阐述,又有脍炙人口的战争实例,实例反映理论,理论融人实例,有助于引起读者兴趣。本书由高桂清等主编。
图书 | 导弹制胜论(国防科技类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导弹制胜论》是导弹作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本书基于对未来战争的判断,尤其是结合被广泛认可的联合作战中导弹武器运用的实际,初次界定了“导弹制胜”理论的概念,并赋予了其理论上的内涵和外延,对导弹制胜机理作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释,对导弹攻击、导弹防御、导弹威慑等作战行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全书内容既有深人浅出的理论阐述,又有脍炙人口的战争实例,实例反映理论,理论融人实例,有助于引起读者兴趣。本书由高桂清等主编。 内容推荐 《导弹制胜论》以信息化战争本质要求为主线,以发挥导弹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战效能为目的,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原则,以导弹制胜的概念为切人点,从总体上论述了导弹制胜的基本内涵、基本作用机理和导弹制胜力量的基本构成;重点围绕导弹攻击、导弹防御、导弹威慑三种导弹作战样式展开了系统论述。 《导弹制胜论》既有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又有典型的导弹武器知识介绍和典型的导弹作战战例分析。本书可作为初级指挥任职培训教材,也可供相关军事理论工作者、广大军事爱好者和从事军事理论研究者参考。本书由高桂清等主编。 目录 第一章 制胜之道——导弹制胜机理 第一节 导弹制胜机理的基本描述 第二节 导弹制胜基本原理 第三节 影响与制约导弹制胜的因素 第二章 制胜之基——导弹制胜力量 第一节 陆战制胜之本——对地攻击导弹力量 第二节 海战制胜之本——对海攻击导弹力量 第三节 空战制胜之本——对空攻击导弹力量 第四节 电磁战制胜之本——攻击电子类目标的导弹力量 第三章 制胜之剑——导弹攻击 第一节 现代战争夺取战场控制权的尖兵 第二节 一体化作战体系破袭的利器 第三节 现代战争纵深攻击的利剑 第四节 达成特定作战目标的主要方式 第五节 对敌形成震慑作用的重要途径 第四章 制胜之盾——导弹防御 第一节 战略平衡反制之盾 第二节 刺破天眼反制之矛 第三节 战略空间制约之重 第五章 制胜之先——导弹威慑 第一节 威慑的内涵与作用机理 第二节 不战屈人之兵的核威慑 第三节 小战屈人之兵的常规威慑 第四节 方兴未艾的空间威慑 第六章 制胜之本——导弹战 第一节 导弹战的本质 第二节 导弹战的原则 第三节 导弹战的条件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导弹制胜论(国防科技类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桂清//赵后随//韩奎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2333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5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J76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53 |
宽 | 186 |
高 | 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