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声戏/古典名著聚珍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无声戏》另名《连城壁》,全书十二回,作者李渔是清代著名的剧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也是短篇小说的杰出作家,他的小说与戏曲有异曲同工之妙,尤以故事新奇见长。

《无声戏》在题材上继承了自明代“三言”“二拍”以来话本小说的传统,写的都是欲人俗事。其用意,又大都归于道德戏戒,善恶有报。但李渔所鼓吹的道德却与道学家的信条相去甚远,甚至成心唱反调。李渔是个极富创新精神而且又天才横溢的艺术家,房间地求新尚奇,成为他写小说的自觉追求。他的小说都题材新奇,情节曲折,出人意料,在写作上,主题鲜明,结构严谨,线索清晰,情节细密,自成一体,独树一帜。

内容推荐

《无声戏》是李渔第一次移家杭州时所作。当时是分初集、二集两次梓行的,时间大约在顺治十三年(1656)前后。初集即本书所收的《无声戏》十二篇小说;二集已佚,散见于后出的合刻本或选刻本中。

《无声戏》之名,取于“有声戏”,即戏曲相反之意,意在描绘一出出人生舞台上的活剧。其中所收录的故事大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传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士、农、工、商,无所不包。李渔自己说:“窃怪传奇一书,昔人以代木铎。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家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趋避,是药入寿世之方,救苦驱灾之具也。”可见作者对于这些民间故事的选择利用是有其鲜明目的的。惩恶劝善则是这部小说集的基本主题之一。总之,书中几乎每一篇小说都有些寄寓,而且有的还非常深刻。

目录

第一回 丑郎君怕娇偏得艳

第二回 美男子避惑反生疑

第三回 改八字苦尽甘来

第四回 失千金福因祸至

第五回 女陈平计生七出

第六回 男孟母教合三迁

第七回 人宿妓穷鬼诉嫖冤

第八回 鬼输钱活人还赌债

第九回 变女为儿菩萨巧

第十回 移妻换妾鬼神奇

第十一回 儿孙弃骸骨僮仆奔丧

第十二回 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

试读章节

第一回 丑郎君怕娇偏得艳

诗云:

天公局法乱如麻,十对夫妻九配差。

常使娇莺栖老树,惯教顽石伴奇花。

合欢床上眠仇侣,交颈帏中带软枷。

只有鸳鸯无错配,不须梦里抱琵琶。

这首诗单说世上姻缘一事,错配者多,使人不能无恨。这种恨与别的心事不同,别的心事可以说得出,医得好,惟有这桩心事,叫做哑子愁、终身病,是说不出、医不好的。若是美男子娶了丑妇人,还好到朋友面前去诉诉苦,姊妹人家去遣遣兴,纵然改正不得,也还有个娶妾讨婢的后门。只有美妻嫁了丑夫,才女配了俗子,只有两扇死门,并无半条生路,这才叫做真苦。古来“红颜薄命”四个字已说尽了,只是这四个字,也要解得明白,不是因他有了红颜,然后才薄命,只为他应该薄命,所以才罚做红颜。但凡生出个红颜妇人来,就是薄命之坯了,那里还有好丈夫到他嫁,好福分到他享?

当初有个病人,死去三日又活转来,说曾在地狱中看见阎王升殿,鬼判带许多恶人听他审录。他逐个酌其罪之轻重,都罚他变猪变狗、变牛变马去了,只有一个极恶之人,没有甚么变得,阎王想了一会,点点头道:“罚你做一个绝标致的妇人,嫁一个极丑陋的男子,夫妻都活百岁,将你禁锢终身,才准折得你的罪孽。”那恶人只道罪重罚轻,欢欢喜喜地去了。判官问道:“他的罪案如山,就变做猪狗牛马,还不足以尽其辜,为何反得这般美报?”阎王道:“你那里晓得,猪狗牛马虽是个畜生,倒落得无知无识,受别人豢养终身,不多几年,便可超生转世;就是临死受刑,也不过是一刀之苦。那妇人有了绝标致的颜色,一定乖巧聪明,心高志大,要想嫁潘安、宋玉一般的男子。及至配了个愚丑丈夫,自然心志不遂,终日忧煎涕泣,度日如年,不消人去磨他,他自己会磨自己了。若是丈夫先死,他还好去改嫁,不叫做禁锢终身;就使他自己短命,也不过像猪狗牛马,拼受一刀一索之苦,依旧可以超生转世,也不叫做禁锢终身;我如今教他偕老百年,一世受别人几世的磨难,这才是惩奸治恶的极刑,你们那里晓得?”

看官,照阎王这等说来,红颜果是薄命的根由,薄命定是红颜的结果,那哑子愁自然是消不去、终身病自然是医不好的了?我如今又有个消哑子愁、医终身病的法子,传与世上佳人,大家都要紧记。这个法子不用别的东西,就用“红颜薄命”这一句话做个四字金丹。但凡妇人家生到十二三岁的时节,自己把镜子照一照,若还眼大眉粗,发黄肌黑,这就是第一种恭喜之兆了。将来决有十全的丈夫,不消去占卜;若有二三分姿色,还有七八分的丈夫可求;若有五六分的姿色,就只好三四分的丈夫了;万一姿色到了七分八分、九分十分,又有些聪明才技,就要晓得是个薄命之坯,只管打点去嫁第一等、第一名的愚丑丈夫,时时刻刻以此为念。看见才貌俱全的男子,晓得不是自己的对头,眼睛不消偷觑,心上不消妄想,预先这等磨炼起来。及至嫁到第一等、第一名的愚丑丈夫,只当逢其故主,自然贴意安心,那阎罗王的极刑自然受不着了。若还侥幸嫁着第二三等、第四五名的愚丑丈夫,就是出于望外,不但不怨恨,还要欢喜起来了。人人都用这个法子,自然心安意遂,宜室宜家,哑子愁也不生,终身病也不害,没有死路,只有生门,这“红颜薄命”的一句话岂不是四字金丹?做这回小说的人,就是妇人科的国手了。奉劝世间不曾出阁的闺秀,服药于未病之先;已归金屋的阿娇,收功于瞑眩之后,莫待病人膏肓,才悔逢医不早。我如今再把一桩实事演做正文,不像以前的话出于阎王之口,入于判官之耳,死去的病人还魂说鬼,没有见证的。  明朝嘉靖年间,湖广荆州府有个财主,姓阙字里侯。祖上原以忠厚起家,后来一代富似一代,到他父亲手里,就算荆州第一个富翁。只是一件,但出有才之贝,不出无贝之才,莫说举人进士挣扎不来,就是一顶秀才头巾,也像平天冠一般,承受不起。里侯自六岁上学,读到十七八岁,刚刚只会记账,连拜帖也要央人替写。内才不济也罢了,那个相貌,一发丑得可怜。凡世上人的恶状,都合来聚在他一身,半件也不教遗漏。好事的就替他取个别号,叫做“阙不全”。为甚么取这三个字?只因他五官四肢,都带些毛病,件件都阙,件件都不全阙,所以叫做“阙不全”。那几件毛病?

眼不叫做全瞎,微有白花;面不叫做全疤,但多紫印;手不叫做全秃,指甲寥寥;足不叫做全跷,脚跟点点;鼻不全赤,依稀略见酒糟痕;发不全黄,朦胧稍有沉香色;口不全吃,急中言常带双声;背不全驼,颈后肉但高一寸;还有一张歪不全之口,忽动忽静,暗中似有人提;更余两道出不全之眉,或断或连,眼上如经樵采。

古语道得好:“福在丑人边。”他这等一个相貌,享这样的家私,也够得紧了。谁想他的妻子,又是个绝代佳人。父亲在日,聘过邹长史之女,此女系长史婢妾所生,结亲之时,才四五岁,长史只道一个通房之女,许了鼎富之家,做个财主婆也罢了,何必定要想诰命夫人?所以一说便许,不问女婿何如。谁想长大来,竞替爷娘争气不过。他的姿貌虽则风度嫣然,有仙子临凡之致,也还不叫做倾国倾城;独有那种聪明,可称绝世。垂髫的时节,与兄弟同学读书,别人读一行,他读得四五行,先生讲一句,他悟到十来句。等到将次及笄,不便从师的时节,他已青出于蓝,也用先生不着了。写得一笔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只因长史平日以书画擅长,他立在旁边看看,就学会了,写画出来竞与父亲无异,就做了父亲的捉刀人,时常替他代笔。后来长史游宦四方,将他带在任所。及至任满还乡,阙里侯又在丧中,不好婚娶。等到三年服阕,男女都已二十外了。长史当日许亲之时,不料女儿聪明至此,也不料女婿愚丑至此。直到这个时候,方才晓得错配了姻缘,却已受聘在先,悔之不及。邹小姐也只道财主人家儿子,生来定有些福相,决不至于鳅头鼠脑。那“阙不全”的名号,家中个个晓得,单瞒得他一人。

里侯服满之后,央人来催亲,长史不好回得,只得凭他迎娶过门。成亲之夜,拜堂礼毕,齐人洞房。里侯是二十多岁的新郎,见了这样妻子,那里用得着软款温柔,连合卺杯也等不得吃,竟要扯他上床。只是自己晓得容貌不济,妻子看见定要做作起来,就趁他不曾抬头,一口气先把灯吹灭了,然后走近身去,替他解带宽衣。

P1-3

序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曾流传的典籍浩如烟海,虽然如今大部分已经散佚,但仍至少有数万种得以留存。这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但数量实在太过庞大,一个人毕其一生也未必能够读通十分之一。怎样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丰富内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有鉴于此,我社特推出“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帮助读者从经过历史长河千百年的汰选而仍熠熠生辉的古典名著中,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华茂丰赡,并从中汲取营养,继承和发扬,开拓和创新。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浙江金华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人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及指导戏剧演出。后居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戏剧《凰求凤》、《玉搔头》等,小说《肉蒲团》、《十二楼》、《无声戏》、《连城璧》等,另有《闲情偶寄》等书。

《无声戏》是李渔第一次移家杭州时所作。当时是分初集、二集两次梓行的,时间大约在顺治十三年(1656)前后。初集即本书所收的《无声戏》十二篇小说;二集已佚,散见于后出的合刻本或选刻本中。

《无声戏》之名,取于“有声戏”,即戏曲相反之意,意在描绘一出出人生舞台上的活剧。其中所收录的故事大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传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士、农、工、商,无所不包。李渔自己说:“窃怪传奇一书,昔人以代木铎。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家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趋避,是药入寿世之方,救苦驱灾之具也。”可见作者对于这些民间故事的选择利用是有其鲜明目的的。惩恶劝善则是这部小说集的基本主题之一。总之,书中几乎每一篇小说都有些寄寓,而且有的还非常深刻。

本书以日本尊经阁文库所藏《无声戏》刻本(十二回)为底本,此外,还校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无声戏合集》(残存二回)。另,根据语言规范化及词语内涵形式演变的需要,对底本中的部分词语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如将“嗑头”改为“磕头”、“罪业”改为“罪孽”、“止有”改为“只有”、“伏事”或“服事”改为“服侍”、“炒闹”改为“吵闹”、“筹马”改为“筹码”、“绵袄”改为“棉袄”等。另有一些词语,因语义无明显变化,读起来不会发生歧义,为保留历史轨迹和旧小说的历史面貌,暂不做改动,如“原故”、“顽耍”、“甚么”及“他”不分做“他”、“她”等,在此一并说明。书中十二幅插图则为原书所有。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2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声戏/古典名著聚珍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李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58776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2.3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1
153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