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业的常识(我们的商业底线在哪里)
内容
编辑推荐

《商业的常识(我们的商业底线在哪里)》编著者申音。

为什么美国没有史玉柱,中国没有乔布斯?《创业家》杂志联合创始人、@蛮子文摘 主编申音老师创业后再回首,十年磨一剑,解读当下中国商业现象及其本质,诠释商业丛林的生存真法则。李开复、牛文文为之作序,柳传志、薛蛮子、沈南鹏、季琦、周鸿祎、刘东华、雷军 等领袖人物鼎力推荐。

上千个商业案例的成败总结,探寻一百家成长型企业的增长基因!

提醒你在中国做事要注意: 哪些底线必须守!哪些事情不能做!

内容推荐

《商业的常识(我们的商业底线在哪里)》编著者申音。

《商业的常识(我们的商业底线在哪里)》内容提要:为什么美国没有史玉柱,中国没有乔布斯?什么是“对的行业”、“错的行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营销?老板为什么要读商学院?山寨公司还需要管理吗?资源问题是个“伪问题”?别把商业模式当成葵花宝典,给海归技术创业兄弟的九个忠告,在一个不伟大的行业里,做一个伟大的公司。是什么让互联网遭遇了有史以来最鸡犬不宁的一战?

为什么eBay会败给后起之秀的淘宝?为什么Google在中国行不通?为什么全球最大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集团百思买(Best Buy)节节败退……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对比分析,我们会发现,西方的一些商业价值准则在中国似乎遭遇了水土不服。

这是一个渴望和标榜成功的商业时代。成功,其实不可复制;成功,其实就是避免失败。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或许只因为你忽略了“常识”。了解商业的“常识”,你才会理解这个商业时代的本质,你才会看得更远,更深。

目录

自序 创业是一胜九败的事

推荐序一 商业的真问题/李开复

推荐序二 你看风景,风景里的人也在着你/牛文文

第一章 山寨之国的丛林现实

第二章 从零起步

第三章 商业模式的迷思

第四章 “资本”是个什么样的主义

第五章 可疑的成功

第六章 商业风月

第七章 他们凭什么是最牛创业家

试读章节

那是1989年,柏林墙倒塌的时刻。整个世界都在关心着冷战的终结、民主的胜利、意识形态的巨变。

但有两个家伙根本不关心政治。

一个是34岁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这位“硅谷金童”的人生正处于低谷。在被自己参与缔造的苹果电脑公司赶出来后,他为了复仇创办的Next和低价买下的Pixar都处于入不敷出、岌岌可危的境地。这位昔日全美最富有的人之一(远远超过那时的比尔·盖茨),私人财产只剩下2500万美元。

而另一个是27岁的史玉柱。刚刚硕士毕业的他瘦得可以被风吹倒。跟那个年代大多数的热血学子们相比,史玉柱没有狂热的政治理想,他一心想的是如何找梯子登上商业舞台。

20年的跌宕过后,乔布斯和史玉柱已分别成为各自国家商界的标志性人物。而当年关心政治的人们如今只关心经济了。

不过,还没有人去认真地比较一下乔布斯和史玉柱。更没有人去思考:为什么美国没有史玉柱,中国没有乔布斯?

这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变脸 Face Off

在我看来,乔布斯和史玉柱的人生经历就像是同一个剧本大纲拍出的两部电影,只不过更换了不同的导演和时空场景。

两人都是本国知识青年里的佼佼者,脑子好使还天不怕地不怕,早早投身高科技领域创业,并在三十岁左右就达到了事业的第一次高峰。

1983年,年仅28岁的乔布斯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他被看成是“个人电脑的真正发明者”。1992年,在一个国内十大城市万名青年的问卷调查中,史玉柱名列“最受崇拜的青年人物”第二位,第一名是比尔·盖茨。

两人都习惯于蔑视陈规、特立独行,带着点邪性的“范”,一个永远的黑色套头衫配牛仔裤,而另一个光头红白运动衣。

他俩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敏感,是真正的跨界高手。乔布斯在PC、音乐、电影、手机等多个领域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史玉柱则在软件、房地产、保健品、金融投资、网游等战场纵横驰骋。

两人都是执着的完美主义者,能把一个产品做到惊天地泣鬼神。卖了10年的脑白金仍是中国最畅销的保健品,而iPod则占据了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的70%。此外,两人还是洞悉人性的营销天才。只不过一个靠发掘人性的美好赚钱,而另一个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抢金。

或许是因为成功来得太过迅速,他们先后导演过自毁式的高速坠落,幡然醒悟之后,又表现出惊人的自我纠错能力,并重新勾画一条不断向上的弧线。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史玉柱看起来就要成为中国的“乔布斯”。从1989年起,他每一年都要推出一款自主开发的产品,从M-6401桌面排版软件、M-6402文字处理软件到巨人汉卡,再到巨人中文手写电脑、巨人财务软件等等。巨人飞快地成长为一个年产值10亿、利润数千万的高科技集团公司,其年度销售商大会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电脑盛会。

几乎与此同时,乔布斯只剩下几千万美元的现金,和两个面临着裁员重组的问题公司,他完全可能成为美国版的“史玉柱”,比如在加州搞房地产,去拉斯维加斯开赌场,到中东倒腾石油,或者变成一个精明的股权投资人。但他什么都没有干,只是继续掏自己和别人的腰包来支持两个长期赔钱的公司,固执地等着它们出现转机。P3-P5

序言

不管怎样卑微,都要活下去

从创业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创业不是一件风光的事。创业是被神化了的一个词,创业更多的时候是在折腾。折腾是什么意思?你在一个黑箱子里找出路,你什么都看不见,但如果你不动,就只能被闷死。你要在各个方向探索,先找到墙壁,看看有没有窟窿可以利用。如果碰到别人了,那家伙可能也是一个苦逼,你们可能成为合作伙伴,但也有可能他跟你干着同样的事,还会在背后捅你一刀。

商业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我在媒体工作时,自认为是比较了解商业社会的,但真正进来后,发现我其实不够了解。所有人跟媒体讲述时,内容都是经过公关部包装的,你理解的商业跟桌子底下的商业是不一样的。

媒体写出来的不是最悲惨的故事,就是最光荣的典范,其实创业者大部分时间是在常态中,就是熬着。2010年夏天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就是在熬着。你怎么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在熬着呢?你看这个人的脸是白的,面部表情呆滞,那就是了。这说明他还没有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没找到适合的员工,没找到适合的搭档——任何一个没找到和不知道,你都会拧巴,纠结、痛苦,然后睡不好觉。

大部分时间里,没有人能够帮你解开这个结。兄弟可以陪你喝酒,那又能怎样?他们明天就上班去了,但你还得独自面对这些问题。下个月的工资怎么发?融资不到位怎么办?你忽悠了客户,客户不满意怎么办?产品推荐不出去怎么办?你被竞争对手打击了怎么办?

创业其实是一个自虐的过程。如果你想享受生活,那就不要创业了。我也见到一些创业者过得很潇洒,但他们一定都是经历过自虐的。不确定性太多了,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对于所有创业者而言,不管怎样卑徽,你首先要活下去。哪有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并不是说我成功了,只能说我比你跑得早,先抢到了果子。其实大家都处于饥饿状态,你只知道有人已经吃到果子而你还没有吃到,而且这棵树上结得低的果子都已经被这帮人占了,你只能很苦逼地爬到最高处才能吃到果子,下面还有一群人在盯着你。明明你是一个人,但你得像一只猴子那样去爬,还要提防随时有另一只猴子捅你一刀。成功就是碰上“黑天鹅”

我采访过很多创业者,点评过他们的模式——这个做得不对,那个做得不对,甚至会问他们创业的原点——当初为什么做这件事。其实,创业者今天做的事,跟三年前想做的那件事基本不一样。而且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转变是怎么发生的,他们只是在路上,不断地调整。有人说,从创业到成功平均需要3.75次转身。

成功人士给我们讲的故事,都是经过美化的。他们事后推导自己为什么能成功,认为每一步都是自己设想好的,都是天意。他们在回忆时总是美化自己,就像今天我说自己的故事时,也在找一个逻辑来自圆其说。

不是说你融资了就成功了,不是说有大佬青睐你就成功了,也不是说下载量达到100万你就成功了。这是一个漫长的,没有结局的比赛,你必须熬下去。除非有一天你突然想明白了,把公司卖掉了,那就真正gameover(结束)了。要不然,明天总是可能出来一个新的公司,它可能把你干掉。为什么很多创业者最后都会不自觉地相信某些宗教,就是因为你不能把握的东西太多,你唯一能把握的只有你自己。其实每一步的成功都是“黑天鹅”,都是随机事件,很多成功是误打误撞的结果。我相信成功需要一万个小时,但也是需要。黑天鹅”的,你只有不断地苦熬,不断地等待、不断地把握机会,才有可能等到。黑天鹅”降临到你的头上。我也在等。黑天鹅。

王兴是一个多么聪明的人,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做校内网时撑不下去,最终被陈一舟收购了。现在我们看到校内网有大成,但如果是王兴做肯定成不了,因为他确实没钱。他又做了海内网、饭否网,终于在做美团网时成功了,也就是。黑天鹅”降临了。每一次被打击完以后,创业者还能站在这个废墟上,那就牛了。

……

书评(媒体评论)

《商业的常识》是最近半年我看过的最好商业类经济类图书,作者通过深入剖析大量的案例,为我们揭示了当今中国的商业现象及其本质。作者文笔极佳,视角独特,思想深邃,看了他的很多论述,常常感觉豁然开朗,受益良多。鼎力推荐。好书!

——出版人莫违

昨晚看了《商业的常识》,感觉真是受益匪浅,同时也是非常感慨。中国繁荣的商业背后,竟然黑暗原力暗涌。

——年轻就要不平凡

花了一个月时间,终于把申音老师的《商业的常识》看完了,总体感觉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真实记录了中国的商业和社会,涉及的面很广,时间跨度长,而且作者还提供了自己的独到思考和总结。

——WeMarketing

今天出门,顺手抓了一本大S买的《商业的常识》上路。开篇平淡,但越看越对胃口,竟一口气读了半本,很有建设性,确实是一本值得研读的好书!

——noodlefree

申老师《商业的常识》一书真的很不错,很多灰色的问题都给揭示了。

——fairy倾城之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业的常识(我们的商业底线在哪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申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213695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