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六人晚餐
内容
试读章节

很多年之后,晓白从南方重返厂区,与怀了孕却正在分居的晓蓝通宵长谈。那晚,晓白交代出他与老山的一段故事并拿出这些本子。这些跟着他南来北往的记录本,他头一次把它们展示给第二个人。

腰部酸胀的晓蓝惊愕地接过,由于时日长久,这些记录本已近乎一沓破烂物件,陈旧的墨迹里,她困难地辨认,发现晓白对空气的记录,可以说是相当戏剧性的。有时恶狠狠的,充满咒骂与讽刺;有时含情脉脉,使用了一长串春风扑面的比喻;有时则又拟人化的,遍布夸张的钩心斗角。晓蓝忍住心酸,与晓白开玩笑——天知道,如果他一直这样对厂区空气没完没了地钻研下去,迟早会成个小疯子的。好在,几个月之后,练习簿上出现了别的替代物,真正的主角上场了:“那边。”

看到这个词,晓蓝终于没忍住,她哗哗哗哭起来,把她严峻地控制了许多年,几乎都变成了岩石的眼泪一起哭了出来,直哭得连胎儿都在腹中伸手伸脚,似有所感。

“那边”,这可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词,也许晓白只是无意中在练习簿上如此命名,但是看看吧,这个小字儿挺来劲。譬如说,“干那个事”、“拿那种钱”、“在那种地方”、“她那种人”,这个“那”,都挺有含义的不是吗?

不过,“那边”——怎么突然地,就来了个“那边”,妈妈就有了个“那人”?这对整’日沉浸在自己的肥肉以及肥肉周遭空气中的晓白来说,还真如平地惊雷。

在初次得知“那人”的存在并前往“那边”见面的路上,晓白暗中拉扯晓蓝的手,晓蓝甩开了;等坐到妈妈自行车后面,他又冲着骑在另一辆自行车上的晓蓝眨眼睛,十六岁的晓蓝像往常一样,表现出一种成人式的缄默,毫不理会。

晓白又是只能靠自己!唉,从没有一个人对他有点耐心与善心。他只能独自翻山越岭,向心理上的“那边”进发。

要从空间上看,“那边”并不远,都置身在线条粗放的厂区里——晓白家这边是烷基苯厂,绕过呈“L”形的塑胶化工厂,走到其后大门,向右拐,就是“那边”所在的电子管厂宿舍楼。这几个厂可以算是友好睦邻,生活区有交叉与共享,浴室、小卖部、职工电影院、食堂、卫生所、子弟小学,这些必要的构成像把图钉似的,无秩序地撒落在周围一带,他们母子三人,就在这些杂乱的图钉问穿行,拐七拐八,曲折迂回,前后大概要骑上二十分钟。

敏感这玩意儿,总是令人沮丧。坐在后座的晓白很快发现,妈妈对这条路非常之熟悉一他一下子明白了,有好一阵了,妈妈托词含糊地出门,然后整夜不归,那些时候,她一定都是从这条路上骑到“那边”去的。看来,那个“那边”不是平地惊雷,而是一大朵沉重的云,早就飘在他头顶上了。

到了楼下,妈妈像出发前那样,又一次对晓白叮嘱:“记住叫人。礼貌,还是要的。”又朝着姐姐晓蓝:“注意礼貌。”其实,说一遍便可,何必重复?更奇怪的是她的口气,像是退而求其次——“礼貌,还是要的”。

接着,上楼。站在门前,妈妈上下瞅瞅他们两个,眼神空洞,好像这一切都不是她的本意,她只是在奉旨行事。最终,她敲门。

门开了。一个身形鲁莽的男人迎上来,身着厂区最为常见的藏青色工装,一双手对搓着,哪里不对劲似的咧嘴而笑,其头顶又秃又亮,如黄色灯泡,而一只极明显的酒糟鼻子,则又如红灯,在他们眼前同时亮起。晓白愕然。妈妈一扯手:“快叫丁伯伯。”

客厅里,一张边缘开裂的人造革双人沙发上,一个长相秀气的男孩(前额的头发太长,遮住他的半个脸及所有表情),一个长相不秀气的女孩(她满脸堆笑,显得下巴很宽),也一前一后不自然地站起来。

“苏阿姨。”他们像机器人一样发出既定的信号,四只眼睛在晓白与晓蓝的身上来回地扫描。而晓白、晓蓝也反过来扫描着他们,以及客厅角落里一张蒙着黑纱的相片——那是女主人,隔着蒙了灰的玻璃相框,她表情高深地直冲着所有的来客。

妈妈指点着,让晓白叫“成功哥”与“珍珍姐”。晓白一一照办。晓蓝也先后叫了“丁伯伯”与“成功哥”,但在叫“珍珍姐”前,她犹豫着抿上了嘴。妈妈于是恍然大悟地笑了,站在那里跟丁伯伯讨论起姐姐与珍珍的大小。他们非常耐心地分别报出自己女儿的出生年月,阳历及阴历,小小的讨论与比较之后,最终发现,珍珍确实比晓蓝大三个半月,该叫“珍珍姐”。两个大人满意地笑起来,像共同演算了一道非常复杂的数学题。

妈妈让晓蓝重新叫,晓蓝把头扭到一边,嘴里像突然多了一粒糖,含糊地滚了过去,而那个“珍珍姐”,则过分响亮地应了一声,带着肤浅的胜利感。不过,就这个称谓本身而言,珍珍的第二次享用,那已是很多年之后,他们所有的人,都是另一番情形了。

——时光啊,像根甘蔗,哪一头甜哪一头苦,谁能说清?此刻,这屋里,来自两边的两个大人、四个孩子,没有一个人会意识到,由于他们的结识,生活将会怎样铺下后面的轨道……他们所能留意的只是此刻,这个不那么顺溜的初见:在相互的介绍与问候结束之前,包括讨论珍珍与晓蓝的生日大小之时,所有的人一直都站着,如同被画定了圆心,他们像落尽叶片的树桩那样站在各人的位置上,身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生硬,构成富有启示的几何线条,彼此叠加,互为因果……P14-17

书评(媒体评论)

……如此任性地爱、恨、破坏、牺牲、不妥协、不变通,然后又能够将残余的碎片重新组合起新的存在,再让它发光!

——王安忆

不止是六个人,还有鲁敏、我、你们,许多的人都坐在这张餐桌边。这是中国式的晚餐。

——毕飞宇

《六人晚餐》具有福楼拜式的意志。在大城市的边缘,一个传统工业区,一个具有特定风俗、风景和秩序的地方,平凡人物的选择和命运获得史诗般的力量,在他们身上,深藏着某些影响和塑造千万人的因素、结构和动态,并逐渐具有了世界和时代的重量。

——李敬泽

目录

小引

练习簿

杯中物

影响力

道德经

玻璃屋

单行道

序言

三十岁的晓蓝走在厂区的空气里,像在往十四年前走去。这条已面目全非的十字街,如同锈迹斑斑的时间轴,她每走上一步,时间都在“吱吱嘎嘎”吃力地倒退,枯叶重回枝头,道路复又泥泞,泪痕清晰如刀刻。

十字街两边的招牌、陈设、小老板,以及从沿街玻璃里所看到的自己——一切都与十四年前大不一样,店铺改朝换代、面目革新,她胖了一圈;肚子里一个八个月的婴儿,一生下来就将没有父亲。但这都没有关系,她只管往街的那一头走,丁成功一定在那里等她。

当然,这不是一个约定。十四年来,他们之间,从来没有任何约定,所有的,只是不可靠的、不断累加的记忆,像未长成的葡萄,挂满十字街的枝头,生硬,酸涩……甘甜的滋味从未有过。不,快要有了,也许就在今天、几分钟之后,就在丁成功的“玻璃屋”,她与他之间,那最好的一串葡萄,终将来到。

她微微笑着,走在厂区的空气里,像是被云朵所托举,随着玻璃屋的临近,她感到自己这臃肿的身子快像小鸟一样飞起来了!简直有些轻浮、忘乎所以了。她丝毫没有闻出来,十字街的空气有点不同寻常,像是接近沸腾的一大锅浓汤,老天爷又往里面撒了最后一把黑胡椒粉,味道浓郁飘香。

……事故之后,整条十字街上所有在室外的人们都用发誓的语调,淌着口水似的,宣称他们闻到了这股奇特的香气,他们当时就有了挠痒痒般的感觉,并从各自的位置、动作、谈话中停下来,纷纷抬起头,向因为接连拆迁而变得浑浊的半空张望,同时贪婪地嗅起鼻子,不少人因此接二连三打起了喷嚏。在喷嚏的合唱过后,他们争抢着对这股气味加以分辨、推测,热烈地高声讨论,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力打着比方。一个专卖赝品画的家伙非常高雅地把它比喻为未完成画作上丙烯的味道;而一个专门倒卖二手摩托车(其中大多来路不明)的胖子摸摸他的肚皮,离奇地认为,这味道是0号柴油、杀虫剂与六神牌花露水的三合一;一个常年在十字街游荡、夜晚盘踞中国农业银行自助区的流浪汉则以淫邪的口吻宣称:有一个有着巨大乳房与天仙脸蛋的女人在洗澡,没说的,这正是她浑身搓揉所撩拨出的洗澡水味,带着奶水的腥!

只有晓蓝一无所感。她的心情比空气里的气味要复杂得多,感慨万千的渴望笼罩并淹没了她。

她脖子上系着一条簇新但花式过时的真丝巾,连这条带着折痕的丝巾都对即将到来的危险若有所感,不安地在她脖子间扭动,蛇一般发出咝咝的警告,但她大腹便便地继续走在缤纷的空气里,走在时间轴上,满怀期冀地向那串葡萄伸出手去。

——她这时还不知道,生活的真相常常是这样:“口渴饮水,水即干枯;伸手取果,果即消失。”

时间在空气里,向两个方向流淌。缓慢的这一边,迟疑地、有些惧怕地流向2006年4月13日下午的两点四十二分;另一边,则像倒退的树影,向十四年前急速奔驰,奔驰到她与丁成功,以及所有人刚刚开始的刻度。

内容推荐

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女作家鲁敏历时三年潜心创作的新作《六人晚餐》取材当下,故事发生于城郊结合部的老旧厂区,拖曳着化工产业的沉重阴影与物质进步的巨大代价,小说讲述了两个单亲家庭六个主人公的艰难与分合,他们相互间的靠近、取暖与伤害,偶然的同行与必然的离散。

化工厂会计苏琴和工人丁伯刚两个单亲家庭相遇了。苏琴每周六带着孩子们到丁家,两家人共进丰盛的晚餐。每周三苏琴都要去丁家过夜,丁家待业的儿子丁成功和苏琴漂亮、一心读书上进的女儿晓蓝产生了朦胧的恋情。苏琴发现两人的爱情苗头后,不能容忍女儿嫁给不成功的丁成功。丁伯刚越来越嗜酒,在工厂下岗、买断工龄的浪潮中死去。丁成功和晓蓝在爱情的相思和世俗成功学的夹缝中痛苦挣扎。最终,怀有身孕的晓蓝毅然放弃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家庭,去找丁成功。然而,一场大爆炸,丁成功死了,晓蓝也躺在病床上……

《六人晚餐》结构独特,以不断跳跃、闪回的时间轴,围绕着一个悬置的爆炸事故,从六个主人公的视角书写了“失败的大多数”。这是一份献给爱与残缺的“晚餐”。

编辑推荐

鲁迅文学奖得主、七零后代表作家、鲁敏最新力作!

2012年中国文坛最值得期待的收获!

献给爱与残缺的“晚餐”,向“失败的大多数”致敬!

王安忆、毕飞宇、李敬泽郑重推荐!

《六人晚餐》取材当下,故事发生于城郊结合部的老旧厂区,拖曳着化工产业的沉重阴影与物质进步的巨大代价,小说讲述了两个单亲家庭六个主人公的艰难与分合,他们相互间的靠近、取暖与伤害,偶然的同行与必然的离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六人晚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鲁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2110
开本 32开
页数 3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7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