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追念(信仰智慧力量)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将多年来发表的缅怀革命先辈、记叙革命斗争史实的文稿汇集成册,冠以《追念》书名出版。

本书中追念的个人是作者接触最早或受影响最深的革命长辈也是老领导夏云飞和王芳同志。本书收录了他在参加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活动十多年中撰写的几篇文章,还收录关于预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一些文章。

内容推荐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汹涌澎湃、起伏跌宕的革命洪流中,由于革命队伍风云际会,聚合机缘,作者先后接触和了解到一些革命先辈和领导人的事迹,甚至在他们的领导之下战斗和工作,亲聆他们的教诲、执行他们的指示、接受他们的熏陶,因而对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还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同时,作者入伍数十年来,由于接受党的教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衷心拥护,坚决贯彻,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因而平时对红色战斗历史、革命者事迹,有发自内心的亲切感情和浓厚兴趣。从事文牍虽非其主业,但在工作之余和离休之后,他仍情不自禁地注意收集、整理、撰写有关革命先辈的事迹和红色战斗史实,因此数十年来积累下一些这方面的文字。本书即为他的文集。

目录

自序:坚定信念 缅怀先辈/1

追忆怀念

 万古垂青/1

 刘少奇:彪炳史册的光辉一生/9

 深切缅怀刘少奇同志/15

 温州军分区首任司令员夏云飞/22

 他为浙江人民办了两件大事/38

 回忆在王芳同志领导下歼特剿匪的战斗/43

 有关万隆会议的两件事/51

 追忆:在老首长王芳的领导下工作/58

 “他一直深深地热爱着那片土地”/61

红旗漫卷

 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66

 认清形势 与时俱进 加速国防现代化/75

 红军挺进师是自觉实践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78

 中国共产党在浙南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功绩/85

 新四军与浙江抗日战争/97

 在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开馆仪式上的讲话/116

 兵临城下迎解放/120

 心贴时光隧道 耳听岁月风雷/123

 潮涛依旧 大桥雄踞/126

 附:第二次粉碎敌特破坏钱塘江大桥的阴谋/129

 红旗漫卷 先行足迹/130

 附:全国十四支红军概况/143

亲历“两案”

 民主法制建设的里程碑/145

 惩奸除恶忆“两案”/157

 恶贯满盈,你张春桥三缄其口有何用/163

附录

 峥嵘岁月一甲子/172

 “鸿泥”筑起里程碑/183

 枫桥经验,维稳强音/187

试读章节

刘少奇冒着杀身之祸,同当局谈判,终于使罢工斗争取得胜利,这在中国早期工运史上是罕见的范例。

参与领导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上海数千名学生、市民在南京路等处举行反帝游行、演说,突遭租界巡捕开枪射击,一片腥风血雨,世称“五卅”惨案。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全市罢工、罢课、罢市,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亲自领导斗争,并紧急抽调李立三、刘华、刘少奇加强第一线指挥。6月1日,上海总工会公开成立,李立三任委员长。刘少奇于6月初从青岛赶去上海时,大罢工已开始,他被任命为总工会总务主任(相当于秘书长),负责日常工作。上海总工会组织20万产业工人坚持3个月,同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反复进行较量。全国各地声援,连冯玉祥在赶走清逊帝溥仪后开放北京故宫的门票收入,也被用来支援上海工人,但是,工人仍因罢工没有工资而导致生活困难。直至日商、华商和英商相继被迫接受工人提出的条件后,才有序地恢复生产,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掀起的一波高潮。刘少奇由于过度操劳肺病发作,组织上于11月上旬安排他到长沙治病。12月16日,刘遭反动军阀赵恒惕逮捕。作为“五卅”主将,刘曾名噪一时,敌人害怕全国对他的声援。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连国民党汪精卫、谭延闽等和正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先后致电赵恒惕要求释放刘少奇。经多方营救,刘少奇于1926年2月上旬获释,而赵送了一册《四书》给刘,则被传为是“最滑稽”的一件事。

带领各界成功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刘少奇被关押52天后获释,劝慰了惊恐未定的母亲,第二天即离长沙到上海。中共中央先安排他休整几天,并委以重任。当时因全总委员长林伟民病重不能工作,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五一”即将召开,急需刘少奇前往接、替工作,遂受命于2月19日赶往广州,受到热烈欢迎。全总执委、宣传部长兼秘书长邓中夏在1500人的大会上致辞,充分肯定刘少奇在长沙、上海领导工人斗争,被捕后英勇不屈,称他是我们工人阶级最奋发、最勇敢的一位战士。刘少奇作为全总代理委员长,在参与领导省港大罢工和组织工人支援即将开始的北伐战争的同时,主持劳动大会的筹备工作,大会于“五一”如期召开,选举刘少奇为临时主席兼秘书长,苏兆征、邓中夏、李立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会议期间,广州各界30万人举行五一劳动节纪念大会,刘少奇代表全总讲话。劳动大会开了12天,通过了职工运动总策略等议案,刘少奇作了《一年来中国职工运动的发展》报告和代表全总执委的工作报告。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打倒列强、清除军阀”的口号下挥师北伐,先后攻克汉阳、汉口、武昌。中华全总决定在武汉设办事处,刘少奇于10月21日抵达武汉,兼任湖北全省总工会领导,和李立三等开办工人运动讲习所,培养工运干部。1926年12月,武汉工会组织发展到700多个,会员达30万人。湖南、江西工运也迅猛发展。其间,刘少奇先后撰写了指导工会建设的《工会代表会》等三本小册子。

1927年1月3日,湖北省总工会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传队在英租界附近的江汉关向群众发表演讲,英军水兵无端挑衅,打死一人,伤30余人,酿成“一三惨案”。1月6日,英国水兵在九江打死打伤集会游行的工人数人。刘少奇等领导为民请命,组织群众开展斗争,武汉国民政府大力支持,外交部长出面交涉,迫使英国当局同意交还侵占60多年的汉口、九江两租界,取得了我国近百年来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进行反革命大屠杀,并波及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在革命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陈独秀主持下,错误决定自动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刘少奇等领导人在执行这一命令时,努力隐蔽保存了相当部分力量。

临危受命从事白区工作

1928年3月,党中央决定由刘少奇以全总特派代表身份参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领导,并同天津、唐山建立工作联系。5月,参加顺直省委常委会,领导京、津、冀,并兼管山西、察哈尔、绥远、热河、豫北、陕北等整个北方地区党的工作。6月,党中央指派陈潭秋、刘少奇、韩连惠组成“中共处理顺直问题特派员机构”,代理顺直省委职权领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代号为“谭少连”。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外召开,刘少奇被缺席选为审查委员会委员。P16-17

序言

坚定信念 缅怀先辈

余生也晚,革命经历有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汹涌澎湃、起伏跌宕的革命洪流中,由于革命队伍风云际会,聚合机缘,我有幸先后接触和了解到一些革命先辈和领导人的事迹,甚至在他们的领导之下战斗和工作,亲聆他们的教诲、执行他们的指示、接受他们的熏陶,因而对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还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同时,我自入伍数十年来,由于接受党的教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衷心拥护,坚决贯彻,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因而平时对红色战斗历史、革命者事迹,有发自内心的亲切感情和浓厚兴趣。从事文牍虽非我主业,但在工作之余和离休之后,我仍情不自禁地注意收集、整理、撰写有关革命先辈的事迹和红色战斗史实,因此数十年来积累下一些这方面的文字。

我养成对革命者事迹和红色战斗史实的浓厚兴趣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原因,就是接受革命理论的启蒙较早,参加革命武装队伍较为自觉。1947年我16岁时就参加了温州进步学生运动,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读书会,参与游行集会、散发传单等反蒋活动。这些活动使我较早接触革命理论的启蒙者、职业革命家、地下党的基层领导者。甚至在我家里还有一位隐蔽养伤长达四年的老红军程俊同志。在这些人的影响和熏陶下,我较早受到革命理论的启蒙,接受地下党的领导。我参军入伍也较特殊,在温州解放前两个月,接到地下党的通知,到浙南游击纵队入伍。这正好满足了我强烈要求参加武装斗争的要求。于是我带着党组织临时托带的一箱子弹和在我家隐蔽养伤的红军战士程俊托带的刻钢板的铁笔,来到了浙南游击纵队十三区队、永嘉县委驻地——瓯海区将军岩,将所带东西交给县委书记曾绍文、区队党代表阿三(廖义融)。随即,我被分配到十三区队一个分队任文化教员。温州解放前夕,又被调到游击纵队司令部任参谋。1949年11月,在温州军分区司令部作战科长徐先舟(后任中国人民空军作战部副部长)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样有了更多接触部队指挥员和领导机关的机会。在紧张的斗争环境中,通过耳濡目染,我对革命队伍指战员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斗争经历、英雄业绩从了解到‘景仰,并逐渐培养出兴趣。当然,由于我与这些革命领路人、部队首长的接触时间长短不一、聚合不定,对他们的事迹有的知之不多、不全;对一些革命史实也了解不多、不准,因此大多未能形成文字。只是将印象最深、接触最久的革命前辈、领导人的事迹,对有条件获得资料的战斗史实,撰写成文,并编纂成册。

本书中追念的个人是我接触最早或受影响最深的革命长辈也是老领导夏云飞和王芳同志。

夏云飞同志是我接触最早、印象最深的老领导。从1949年到2007年他以94岁高龄辞世,我们一直有交往。他是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次年参加红军,历经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团长、支队司令员,参加反封锁、反扫荡、反摩擦等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师参谋长、军分区司令员,参加过莱芜。、孟良崮等战斗和淮海、渡江等战役。1955年授大校军衔,曾任海军航空兵司令部副参谋长。我接触夏云飞同志是在1949年10月和1952年1月两次洞头岛争夺战期间。当时,他任温州军分区司令员,而我是刚调任的参谋,在他的指挥下我初次经历战火洗礼。由于他具有勇敢坚定、斗志昂扬、组织缜密、指挥若定的战斗作风,在指战员中享有崇高威信;后来又进一步了解到他在红军时期就是驰骋战场、身经百战的指挥员,于是对他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夏云飞同志对下属及我们这些新兵循循善诱、信任关怀,具有长者风范,让我倍感亲切。后虽分别,但友谊弥笃,历数十年而从未中断。我先后撰写并发表了《温州军分区首任司令员夏云飞》、《奇袭会宁——访夏云飞同志》、《四战洞头岛》、《他为浙江人民办了两件大事》四篇文章。

领导我工作时间最长、和我接触最久、对我影响最深的领导人是王芳同志。1952年我转业到浙江省公安厅任侦察员时,王芳同志就是公安厅厅长。在“文化大革命”前后最艰苦的岁月里,我又担任了他的秘书。1980年他带领我们参加预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他离休后,我又被派协助他撰写回忆录。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接触中,我深深体会到王芳同志是一位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青年时期就投身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有着出生入死、纵横敌营的传奇经历。他长期担负做工、锄奸、保卫部门负责人的重任,建国之后主持了情况异常特殊的浙江省公安工作,出色保卫和巩固了初生的人民政权。在历经“文化大革命”十年磨难之后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政治上与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保持高度一致,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的成长,肯定了温州改革之路,有力推进了浙江经济的发展。以后又出任国家公安部部长、国务委员,为国家的稳定与安全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的言行充分表现出作为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的坚定信念和领导艺术,他的思想、言行、智慧、作风对我一生产生巨大影响。我所撰写的几篇文章,只是表达我对王芳同志的缅怀和追念,远远不能反映王芳同志的整体风貌。

我参加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活动已十多年,先后撰写了几篇文章。2010年,为纪念红十三军成立80周年,也由于先父黄龙杰在1930年参加红十三军雷高升发动的城市工人运动,我在过去调查和踏勘的基础上,发表了《红旗漫卷 先行足迹》一文。在此前后还发表了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的文章《新四军与浙江抗日战争》,纪念抗战胜利66周年的文章《中国共产党在浙南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功绩》,纪念毛泽东同志110周年诞辰的文章《红军挺进师是自觉实践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

此外,本书还收录关于预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一些文章。1980年我参加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预审工作,在2000年就发表了专题文章,还接受了《大江南北》杂志社记者的采访。

我离休前后主持编撰了《浙江公安政保工作大事记》(1949—1984.)、《浙江省国家安全史》(1949—1984)。参加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编纂的《浙江事典》,撰写了政法篇的52个条目。2008年我整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涉法文稿,并编成《践江鸿泥》一书出版,由浙江省人大法工委和省社科院前院长万斌同志作序。此书被省委政法委归档保存。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90周年诞辰之际,得到浙江省国家安全厅支持,我将多年来发表的缅怀革命先辈、记叙革命斗争史实的文稿汇集成册,冠以《追念》书名出版。限于水平,谬误难免,敬请方家指正。

书中有关红军挺进师、新四军与浙江抗日战争等的几篇文稿,得到老领导邱清华和老战友何生、董光、徐贤辅诸同志的热情指导和帮助,老战友、著名书法家冯增荣为本书题写书名,广东画院国家一级画师赵瑞椿为本书设计封面,书稿校正工作又得到杨福茂、郝骅、张金苏同志的帮助,特此一并致以谢忱。  2010年6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追念(信仰智慧力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荣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44175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