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辩论中国模式/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博源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如何认知“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前世今生”?什么是中国模式的内涵?国际社会在中国模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何评估中国模式的绩效?中国模式付出了怎样的成本?小众市场经济遭遇那些困境?大众市场经济能否消解三富三贫结构?我们今天是否需要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新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是什么?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独辟蹊径的回答。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作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中国模式

 所谓的“北京共识”

 所谓的“华盛顿共识”

 中国模式必须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小结

 回应问题:国际社会对“北京共识”的评价

第二讲 中国模式的“史前阶段”

 从参照“修正主义”到参照“资本主义”

 小邻居,大启迪

 四处探索,模式尚未形成

 小结:“史前阶段”的重要遗产

 回应问题:“开放”比“改革”更关键

第三讲 中国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尝试很多,定论很少:统统凸显矛盾

 支点之一:权力架构

 支点之二:社会控制

 支点之三:管制的市场经济

 小结

 回应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控制系统

第四讲 中国模式的国际环境

 寻找新的敌人:找到了!

 急需帮忙时,帮忙人就到了!

 回应问题:我对反美势头的想法

第五讲 中国模式的绩效评价

 隐性的参照系:跟谁比?跟哪个阶段比?

 若以国家机器为着眼点

 若以全中国为着眼点

 回应问题:中国的再崛起

第六讲 中国模式的四大成本

 被相对剥夺的弱势

 环境生态的破坏

 体制性的腐败

 公共政策缺乏透明度

 回应问题:民族问题与文化问题

第七讲 既有的中国模式内外交困

 “急性病与慢性病”之辨析

 三个轮子之一:出口拉动乏力

 三个轮子之二:投资的低效率

 三个轮子之三:居民消费的抑制

 三个轮子怎么继续转下去?

 还有一笔大账:稳定的代价不可持续

 回应问题:劳工权益与低碳经济的现实压力

第八讲 中国模式的替代方案

 两个时期走过的两条道路

 小众市场经济的困境

 走向大众市场经济

 小结:以大众市场经济消解三富三贫结构

 回应问题

第九讲 中国模式更新换代的深层阻碍

 关于特殊利益集团

 “新长征”其实是“走老路”

 “常数”梗阻或抗拒

 四种可能的对付办法

 小结

 回应问题: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缺乏制约

第十讲 转变中国模式:向前看必须

向外看和向后看

 多种启发源泉支持转型的理性主义

 向外看到的两类正面启发

 也不要忘记向后看

 “向老百姓还债”

 小结

 回应问题: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

第十一讲 新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对中国旧轨迹的突破

 国际意义上同样将是了不起的转型

 小结

编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辩论中国模式/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博源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学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19626
开本 其他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16
丛书名 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
印张 13.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