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巷子口经济学
内容
试读章节

◎怡克纳米斯何许人也

怡克纳米斯何许人也?我不是很有把握能够说出所以然来,但至少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他是我的“好朋友”,一个良师和益友。

这小子(请原谅我这么形容他)的脑袋里装的东西和讲出来的话实在很不讨喜,不是因为他脑袋迂腐和口臭的关系(他脑袋不迂腐,嘴巴也没口臭),而是因为这小子老把事情看得太透彻、太明朗、太有条理和满口的逻辑,总让人觉得这小子不是很学究,就是看起来很忧郁。

怡克纳米斯主修的是经济学,这大概是他忧郁的原因。我常笑他忧郁的科学产生忧郁的怡克纳米斯,但他反讥我说就是因为这世界上事实太不透彻,难道看清事实也叫忧郁吗?我实在无言以对,和他说话,总是自讨没趣,碰了一鼻子灰回来,看来铁定忧郁的是我,绝对不是他。

我可以说是他的“粉丝”(fans),他写的很多文章我都尽可能地拜读过,偶尔因为观点的不同,会闹点小意见,但是,我很快就会被他说服。我常说他讲的是歪理,但又歪之有理(这样的说法在逻辑上是不对的)。每当他醍醐灌顶之后,我会慢慢地发现,我也有一些经济学的“智慧”了,关于这点,我还得好好感谢他才对。

◎经济学可以赚钱吗?

有一天,有一位年纪轻轻的高一女生在怡克纳米斯的Blog上留言,说她非常喜欢经济学,认为念经济学是一种可以“赚钱”的方法,但是又怕被同学笑,问他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学好经济学呢?

经济学什么时候变成了是一门可以帮人“赚钱”的学问?我可一点都不知道。可能是我见识过于浅薄所致。小女生才高一就开始看经济学,我认为她大概是“有看没有懂”,至于,她看的是哪一本经济学,里面竟然提到可以致富,这我得好好向她请教一下(怡克纳米斯可没教我怎么赚大钱啊)。

经济学要是可以致富,我口袋里也不会空空如也,还得写书赚版税,大学里的经济学教授大概都改行去了,而且,他们一定不会教我们“致富之道”。

所以,我根本不太相信经济学有什么神秘的“致富之道”,而且我相信怡克纳米斯一定也同意我的看法。

◎谁是“火星人”?

我问怡克纳米斯:经济学是不是很了不起呢?

他的回答差点让我狂笑不止,他说:“经济学嘛,很多人都认为这门学问相当了不起,至于这了不起的原因,我想大概有二:一则是因为有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缘故,反正得奖内容常人又有几个能懂;另一则是这些经济学家讲的内容和写的书,真是高深莫测,让人很难一窥堂奥吧。所以有经济学家自称自己是火星人,讲火星话,写的是火星文,所以看起来真是了不起。”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认知与见解,真的是超乎常人。

说到火星人这件事,倒是让我想起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的一个笑话,他说:“只要教会鹦鹉讲供给需求,鹦鹉也会变成经济学家。”

看起来怡克纳米斯既不是火星人,也不是一只鹦鹉!

他又说了:“至于我,当然既不是火星人,也不是萨缪尔森讲的那只鹦鹉,所以我称不上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家这头衔可不能随便乱用,因为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打算要移民火星或变成一只鹦鹉呢。”

在认识他之前,我对他的过去完全一无所知,只知这人邪门得很(请原谅我又这么说他),听说在念书的时候被判定为“智能不足”,这也难怪他的歪理特别多,这或多或少和智商有关吧?但论智慧,我认为他又在我之上,难不成我是“严重智能不足”吗?这点又是我“不愿意面对的真相”了!

下面这几段是怡克纳米斯告诉我的故事,我一直很讶异,他怎么会选上经济学这条路呢?我只见到他露出诡异的笑容,这倒是让我感觉到我即将面临一场心灵上的震撼,或者,他准备让我再度对他五体投地。  P1-3

后记

◎你为什么念经济学?

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样,大学会选择经济系,通常是一种机缘。这种机缘就是填志愿造成的,志愿填到哪就选哪,纯粹是碰碰运气,就这样运气一碰就到了经济系,然后一路念了四年经济学而已。如果你念出兴趣,或者是被经济学套牢的话,大概就是再继续攻读经研所,一路从硕士班读到博士班,再花个10年左右,可能就是个经济学博士(当然,不保证能拿到学位),我大学同学有几个就是这样的。

所以,有人问我当年为何选经济系而不是哲学系,我想就是机缘罢了,没什么机巧可言,也没什么故事可说,反正大抵上服膺“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谚语,就是念了再说。

大学四年,我不止一次想转系,这是因为经济系不是一门普通的学问,老是搅得我心神不宁,就怕被当,还怕被二一出局。就像学校常谣传“三计”的故事一样:统计是“通通忘记”,会计是“快快忘记”,至于经济呢,就是“经常忘记”,描述得相当传神。想必一定有很多人被这“三计”给扫地出门,但是我们大一到大四天天围着这三计绕圈圈,加上不时来捣乱的微积分所造成的学分“危机”,能够安然念完四年的人,最后还能领个学位证书,果然要有异于常人的能力。

大学时期,同学把经济学用闽南语念做“唉哭那没哭死”,足以见得经济学真是难上加难,读到欲哭无泪的地步,当然还不至于严重到一哭二闹三上吊。

真的那么难吗?的确很难。

我们看看大学经济系的课程安排就知道了。

大一:经济学原理(当掉挡修大二个体经济学和总体经济学)

大二:个体经济学、总体经济学、经济数学

大三:货币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产业经济学、工程经济学

大四:国际经济学、经济分析、环境经济学

看看以上的课程安排,经济学好像不太多的样子,顶多13门课而已。但念起来并没有很轻松,而且恐怖的是只要大一经济学原理没过关,大二以后所有必修课全部挡修,所以要是不暑修的话,多念个一两年其实也是很平常的事,无法适应压力的人,碰到必修课,铁定“必休克”!

我的资质驽钝,直到大学毕业后才知道经济学到底在学些什么,大抵是学逻辑与分析而已。经济学理论里面有太多工具可以协助逻辑的推理与分析,所以才有经济学家们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推理小说。只可惜当年和这几本小说无缘见面,不然我的经济学可以学得更好一些。

经济学的训练可以协助你很快地洞悉一件事情的脉络与逻辑。不管你在哪行哪业,你铁定用得到经济学里的一些工具来协助你分析与研判,甚至是策略规划。此外,在生活上也是,你会变得理性一点,当然,也可能具有智慧一点。你也可以拿经济学理论去检视你的行为、企业的策略是否符合效用极大与理性的基本原则,是否经得起经济学工具的检视,如果过关的话,恭喜你,你离“真实”愈来愈近了。

念经济学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就只怕很多人搅得经济学变得枯燥和乏味。如果你读完这本书之后,还是觉得很枯燥乏味的话,请你赶快告诉我,我会尽量写得更好、更有趣一些。

◎你为什么念不好经济学?

一些大学生问我,怎么念不好经济学呢?很抱歉,念经济学只有一门诀窍和心法,就是当“念经”一样。你不每天读它,怎会容易读懂它,搞定它呢?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的诀窍是每天读它、想它、说它,到最后,它就是你的囊中物。

我的桌上永远放着两本书:一本书是经济学原理,从大学一路到现在,没在我的书桌上消失过一天;另外一本书是经济学大辞典,让我方便查阅一些经济名词与理论。这两本书可以左右逢源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此外,千万别忘记有方便的网络搜寻引擎,有了网络的援助,简直是如虎添翼,解决事情可以事半功倍。

除了“念经”之外,最重要的是你要认为经济学很有趣,把经济学当成是百科全书一样,三不五时就来看看经济学的看法如何,这样一来,至少可以打通你对经济学的任督二脉。

底子蹲马步的功夫打足了,接下来就是练功的部分。

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写下来”,从发现问题,到分析出结果,这一连串的思考过程,最好能够写下来,不管是用纸笔,或是电脑打字都好。总之,你必须用思考的方式训练自己把过程写下来,这种“写下来”的方式有个好处,就是可以训练你熟悉使用经济学工具,久而久之,你也可以讲出一番道理来。

这种写作训练很像是在大学和研究所里写报告和论文一样,着重的是整个分析与推理的过程,所不同的是,在学校是为了交差了事,现在是为了训练逻辑分析而已。

最后,试着把你的分析讲出来,用一个故事,用白话的方式,讲给你周遭的朋友听,你就会发现你讲的比大学教授还精彩,于是乎你会觉得经济学还是可以趣味横生的。

我再告诉你一个事实:我就是这样念经济学的。

目录

自序

怡克纳米斯的出现

对经济学的误解

第一篇:经济学的爱情柑仔店

 爱情是不是一场交易?

 情人节的玫瑰花

 爱情的代价

 男人,凡是美女你就追吧!

第二篇:经济学的生活广场

 老板,你的豆浆卖贵了

 草皮变成羊肠小径

 计程车的费率

 一杯咖啡的价格

 广告的威力

 时间有成本吗?

 “割包”店的消失

 路边停车费涨价了

 资讯展为何要收费?

 安全带会失灵吗?

 观光的危机

 上厕所你愿意付钱吗?

 公益彩券与穷人税

 众神啊!保佑我发财!

第三篇:经济学的购物中心

 排队的现象观察(一)

 排队的现象观察(二)

 排队的现象观察(三)

 诚实消费值多少钱?

 水蜜桃怎会变甜桃?

 新台币2000元纸钞竟然不能用

 买中古车安全吗?

 两人经济学是什么?

 网络购物会比较便宜吗?

 MP3与唱片公司的战争

 揭开电视购物的面纱

 竞标拍卖场你是赢家吗?

 什么?买电池要押金?

 为什么清洁剂的补充包卖的比较贵?

后记

 你为什么念经济学?

 你为什么念不好经济学?

注释

序言

朋友问我为何对经济学情有独钟?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也许是一见钟情,但多少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更有可能是资质驽钝,只好多读、多写,和多看一点,以补过去所学的不足。

但是写文章,突然变成是一种兴趣。

从开始写书以后,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下笔不能自休,但又无法像苏轼一样,写到如“行云流水”,又能到“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的境界。苏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章要自由地表达作家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摆脱种种形式的束缚,但该简约的地方还是得惜墨如金,该铺陈的地方就该大笔挥洒。但看看自己写的文章,恐怕只能做到表达经济学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至于后者,尚待时间加以磨练了。

写经济学的书,难度真的很高,我对自己的期许是既要有生活的广度,又要有理论的深度。这下可好,又深又广的文章,不是容易流于形式,就是变成教科书,而这两者我都尽量避免,一来失去了深度,二来也囿于学术的窠臼。

经济学过去的刻板印象都是一些数据与图表,也不能怪一般人对这门学问有如此僵固的印象,即使是我,涉猎多年以来,从学校到职场,从教科书到杂志,所见所闻,几乎被图表与数字所淹没。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学在数据与图表之外的面貌如何呢?当经济学不再讲国家政治问题,而是讲我们家门口外面的事情呢?

这是什么样的一种风貌?这个假设性问题我问过很多人,不管是家人还是亲戚朋友,或者是学校的大学生和同事,总有一个疑问,就是经济学到底在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可以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其实生活中的食、衣、住、行都是经济的问题,更何况都是发生在生活周围,在家里的大门内和大门外的问题而已,和政治及如何经世济民都十分遥远。但这不是说经济学与此无关,只是说我们平常老百姓无力关心到这么遥远的事情。

那么,从关心巷子口的生活开始,我发现,这是一种需求。

本书从三个面向来看经济学,一个是爱情,一个是生活,另一个是购物。虽说巷子口的生活很微观,但是我却觉得很宏观,可深可广,可远可近。凡是一个人的经历,大概不脱爱情、生活与购物这三种过程,在本书内文铺陈的比例上,生活观和购物观会多了一些,当然这和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的比例有关。至于爱情,却是不得不提,但提多了边际效用就低了很多。本书提了四则爱情观的分析,可以收到边际效用最高的功效,就有如苏轼说的“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的境界,即适时点到为止。

但我不得不承认,本书一开始下笔的地方就是经济学的爱情观,我认为是本书的经典之作。我试图在部落格中探询这方面的意见,没料到光是几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题目,阅览人数与回应人数就已经高乎想象之外,原来,爱情与经济学似乎很容易进出火花,原因无他,大家都想了解爱情当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本书的铺陈,多少有点戏谑的手法,但是不影响经济学的价值。

最后,由衷地感谢这段时间家人的支持,还有诸多好友与部落格读者以及出版公司的支持,才能让本书问世,在此一并致谢。

钟文荣

谨志于2007年6月14日

内容推荐

作者有感于国内经济学“经普书籍”仍嫌过度学院化,故将平时在部落格、各大媒体、杂志所发表过的文章,重新改写整理,为市场上经济学类书注入活化剂,让学院派的经济学重新在巷子口出发,让市井小民也可尝试从经济角度处理日常生活的问题。作者以其幽默风趣、贴近生活的语调,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分饰两角,化身为“怡克纳米斯(Economlcs)”,以第三者的角度来对话。轻松活泼的氛围,独树一帜的写作方式,为他的部落格带来超高人气与浏览量。

编辑推荐

爱情是不是一场交易?洗衣精补充包为何比桶装贵?……本书摆脱学院派窠臼,全新定位经济科普类书籍;从爱情、购物、生活看经济,巷子口卧底经济学家全新诠释经济现象,剖析你日常生活中不为人知的经济行为。看完本书,连婆婆妈妈都有可能成为经济学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巷子口经济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文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535615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8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49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20
16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