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湮没的辉煌/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湮没的辉煌》由名师于漪领衔作序,北京大学附中、复旦大学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山东省实验中学、上海育才中学、西安交大附中、杭州高级中学、上海建平中学等联合向全国广大中学师生推荐阅读。优秀教师精心评点,语文尖子同步引导,是语文学习必备读物。

《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的编注者不仅深知阅读杰作对青年人的人生建设的重要与必要,而且躬身践行,体会成长的快乐。为此,怀着对中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从现当代经典散文的编注入手,引领大家与作品中的一个个个性极其鲜明的作家、伟人对话、交流,沟通心灵,认识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文采,体悟他们洋溢时代精神的人格魅力。

内容推荐

《湮没的辉煌》由夏坚勇所著,鲁迅、胡适、林语堂、朱自清、丰子恺,当看到这一系列现代著名作家的名字时,我们的脑中即刻浮现一系列个性极其鲜明的现代中国人形象。《湮没的辉煌》:鲁迅的沉重、深刻与灵魂拷问,胡适的轻巧、宽容与温情相待,林语堂的性灵、洒脱与幽默,丰子恺的从容、优雅与仁爱,每一位都有着极大的人格魅力,他们的思想与文采,他们的为人与为文,他们无论是作为现代作家,还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都值得21世纪的中国人去解读,并在解读中找到前进的最佳方式。让我们在这一系列作家作品的阅读中,集众人之“精、气、神”,铸造崭新的现代人。

目录

编注者说

师生推荐的N个理由

“悦读”好书,寻找“辉煌”………进才中学 王云帆

点亮你我心中的不灭之火……华师大二附中 高健岭(学生)

踏上追忆的旅途…………………进才中学董菁(学生)

第一单元

东林悲风

湮没的宫城

走进后院

单元链接

第二单元

石头记

瓜洲寻梦

驿站

单元链接

第三单元

百年孤独

文章太守

童谣

单元链接

附录 自序

试读章节

我们读历史,以历史教科书为纲自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至少能够做到系统而清晰,简洁而明了。然而成天面对着一大串历史年表,梳理着各大事变的背景、进程、结局、影响,日子久了,难免生出些乏味。对此,高中分科时选择文史的同学就深有体会:各种自先祖流传而来的信息充塞于大脑之中,本就已经几成乱麻,又哪来的闲情逸致去细细思考与品味个中深意呢?

作为普通的中学生,我们寻求的不过是在回顾过去中受到的一点点启发,是在重温旧事时进发出的一丝丝感悟——从这一层面上讲,文化类的散文作品,较之历史学术专著来说,显然更加适合于我们。在打破了的时空里,历史被重新拼接与加工,散文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段漫漫长河中的精华。跟随着作者神游八极,博古论今,承汉唐之余烈,讽明清之是非,相较于埋头诵读“某年某月某日,上南幸”,岂不是恣肆明白得多!

于是,夏坚勇先生的《湮没的辉煌》便以这样一种大散文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作家以其笔锋之犀利,措辞之畅快,思想之深刻,将历史与政治、文化与情感加以整合,在不经意间引发了我们这些后辈许多关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

中国人历来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文化崇拜,帝王将相,黎民百姓,自古就传承了中华民族儒雅为上的思想精神,从而使文人们在华夏族的历史舞台上担当着无可推却的重要角色。

也许正因为如此,夏先生才在这本《湮没的辉煌》中,以浓墨重彩绘制着他对于中国文人沉重却又富有灵性的反思。

作者思索的沉重,大抵源于文人们多舛的命运。且莫说历朝历代正经纯粹的士大夫中有几个能自始至终保持亨通的官运而不曾被贬谪到什么穷乡僻壤,单单是那些祸从口出的文字狱就足以让人痛心疾首。而最为可悲的,是这些祸端的出处,竟是文人们为之鞠躬尽瘁、扶持有加的封建政治统治者。夏先生曾不惜笔墨对这些王公大臣们操起刀柄时的心情进行剖析,请看《东林悲风》中作者为皇帝评价专政宦官与东林党人所做的一段“代白”:

魏忠贤仅一家奴耳,且目不识丁,即使有点问题,谅与江山社稷无碍。可怕的倒是那些抱成一团的文化精英,你看他们振臂一呼,朝野倾动,招朋引类,议论汹汹,这帮人究竟意欲何为?难道寡人的宫阙也成了他们恣肆纵横的书院不成?得,我且小试刀锋,镇一镇他们的气焰。就是刀下有几个冤鬼,大不了过些年再平反昭雪,给他们立块忠义碑得了。到了那时,岂不又显出寡人的英明大度?

面对皇帝老儿阴冷的目光和轻飘飘的“小试刀锋”,文人们非但没有有所顾忌,反而更加对他死心塌地。如《湮没的宫城》中所说,引领后世君主嗜杀文人成风的老皇帝朱元璋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自己最不放心,因而也杀得最多的文人,在明王朝人去场空时,却成了送葬队伍中最为哀戚的一群。”这是不是自古文人难以走出的一大悖论呢?

P5-6

序言

读书对人生建树的重要性,中学生均略知一二,有的理解得还比较深刻。难的是如何把认识化为行动,使书(当然是精品、佳品)成为自己的亲密伙伴,深深地爱,从中吮吸养料,滋润精神成长。

怎样才能化解艰难,养成读书的习惯?首要在真正提高认识。行动受思想指挥,认识模糊、低下,行动必然朝三暮四,摇摆不定。须知:读书是人独有的神圣权利。北大教授贺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语重心长地对新大学生说:人是能读书著书的动物。读书是划分人与禽兽的界限,也是划分文明人与野蛮人的界限。读现代的书即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沟通交谈,读古人的书能承受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书可以享受或吸取学问思想家多年的心血的结晶,所以读书实为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这段话认真咀嚼一番,可思考的内容甚丰。人有文字,禽兽没有,文字承载文明,传久行远,恩泽后代。后代要继承文明,健康成长,进而发展创造,须臾离不开文字的杰作——书中的醍醐与琼浆。

然而,在当今生存的环境中,金钱至上、物欲横流、急功近利思潮泛滥,对中学生精神的成长构成了种种威胁。读书的意识淡薄了,读书的欢乐消失了,嗜书如命的那份执著已凤毛麟角,读书的神圣权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冷遇。责任在谁?求学不下功夫读书的局面形成,确实有多种因素,学业负担重,题海围攻围堵,难辞其咎。即使如此,中学生仍要坚定读书的信念,冲出不良气氛的包围,做一名爱书、读书、心灵充实、大脑富有的人。

有一种误解,认为做现代人,只要是电脑操作的行家里手,与键盘为友,需要什么资料,都可以搜索,可以下载,要花功夫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这不仅对“现代人”的内涵缺乏深入的探讨,而且太小看了自己。走向现代化的中国,迫切需要现代人去发展创造。现代人要求具有崇高的人格和道德观念,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和自主求索、运用知识、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观念和能力。或者说,要具有现代的文化心理素质,主体意识、进取意识和创造意识能充分发挥。一句话,须全面提高素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它不是以某种能够运用的技术为基础,而是以整个知识进步为基础,因此,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主要不是看某一方面的技能运用,而是要看人才的整个知识的结构、知识的容量、知识的水平、知识积聚和更新的能力。也就是说,知识方面也需要综合素养。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对人的全面发展、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的要求越高。

全面提高素质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读书。其他姑且不论,单是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青年都敞开着,只要有入深山探宝的精神走进去,你会受到清澈的思想、精辟的见解、深邃的洞察力、文字的生命力的感染,如行走在山阴道上,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读书要慎加选择,绝不滥读。而今,由于利益驱动,平庸的作品,乃至坏书,经包装与炒作,搅乱人的视线,以时尚、时髦诱惑年轻的读者。坏书犹如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庄稼,使庄稼枯死,它戕害人的思想、情感往往无影无形,令人受害而不自知。人不可能活二百年,人生苦短,特别是青春年少的黄金岁月,更是应万分珍惜,不能让坏书、无益的书消蚀自己的青春。有人说得好: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读,就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但那里有心血,有智慧,有学问,有价值,你精神上获得了财富。

《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的编注者不仅深知阅读杰作对青年人的人生建设的重要与必要,而且躬身践行,体会成长的快乐。为此,怀着对中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从现当代经典散文的编注入手,引领大家与作品中的一个个个性极其鲜明的作家、伟人对话、交流,沟通心灵,认识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文采,体悟他们洋溢时代精神的人格魅力。  读书要虚心。无谦虚心理,狂妄自大,就难以入门,更不用说登堂入室。书中常会有“罅缝”,可深思,可探究,绝不是拿来审问。当今读书有种倾向,不管什么读物,先“批”字当头,否定,贬斥,美其名曰自己高明,批判性思维强。殊不知这种阅读连浅尝辄止都谈不上,又何能从阅读中收到成长的实效?经典之作不可能迎合你的思想,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就完全能得到其中的真谛。要想真心实意地得到他们的教诲,须进入他们的思想,辛苦探寻,用力打凿,比较辨识,熔炼吸收。读书是辛苦的,而人也就是靠辛苦的陶冶而成其为人的。朱子说的“读书须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执著追求的读书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闪发光芒。

祝愿中学生朋友在学业繁重的情况下,挤时间阅读编注的这套经典之作丛书,集众人之精气神,打好做现代中国人的文化基石,为明日的发展蕴孕充分的底气。

于漪,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书评(媒体评论)

夏坚勇先生的《湮没的辉煌》集知识性、批判性和文学性于一体,非常适合高中学生阅读。我以为是一本可“悦读”的“好书”。

上海进才中学语文教师王云帆

跟随着作者神游八极,博古论今,承汉唐之余烈,讽明清之是非,相较于埋头诵读“某年某月某日,上南幸”,岂不是恣肆明白得多!

上海进才中学高健岭(学生)

透过这本《湮没的辉煌》,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更深远更值得探究的话题——“80后”的我们,多久没看到如此激昂畅快的散文了?!而我们又是否能接过这支笔,对历史进行更深一层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反思和批判呢?

上海进才中学董菁(学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湮没的辉煌/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坚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6631801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3
出版地 上海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