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编著的《上奏与召对:中国古代决策规则和程序研究》在认真梳理史料及阅读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决策制度是以大臣上奏议事为主要方式、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为基本特点、层次分明、运转有序的一个完整体系。这一体系不但是以皇帝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在决策程序上的重要表现,更是皇帝权力现实化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式。该书以比较丰富的资料证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代帝王都在吸取前代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改进本朝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
图书 | 上奏与召对(中国古代决策规则和程序研究)/法律社会历史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群编著的《上奏与召对:中国古代决策规则和程序研究》在认真梳理史料及阅读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决策制度是以大臣上奏议事为主要方式、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为基本特点、层次分明、运转有序的一个完整体系。这一体系不但是以皇帝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在决策程序上的重要表现,更是皇帝权力现实化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式。该书以比较丰富的资料证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代帝王都在吸取前代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改进本朝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上书奏事 一、何谓章奏? 二、“奏议乃人臣最紧要之事也”——论上奏 三、“知道了,钦此!”——论章奏的批阅 四、关于章 奏的几个技术问题 第二章 召对奏事 一、召对奏事的类型 二、并非可有可无的常朝 三、至关重要的内朝 四、陛辞、引见及其他 第三章 垂帘听政及其他 一、垂帘听政 二、摄政和辅政 三、太上皇训政 四、太子监国 五、亲王、大臣留守 六、余论 第四章 “用兵之妙,存乎一心”——中国古代军事决策规则和程序 一、“兵者,国之大事也” 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五、“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上奏与召对(中国古代决策规则和程序研究)/法律社会历史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0202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7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7 |
宽 | 16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