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通俗爱情
内容
编辑推荐

叶扬编著的《通俗爱情》讲述的是是软蛋、偷情者、酒鬼和孕妇们的故事,书中的叙述角度让人眼前一亮,觉得新鲜……书里的“我”压根就是一个傻小子,一个小男人,可是作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孩子。

内容推荐

叶扬编著的《通俗爱情》里有四个故事,是软蛋、偷情者、酒鬼和孕妇们的故事。无计可施的不只是爱情上的求不得,他们困扰,正是因为得到了爱。

“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那么一次,付出了很多辛苦,也很真诚,掏心挖肺的,觉得什么都拎出来了,却发现不仅不得回报,还被别人当白痴对待。经过这么一次,免不了对人起了疑心,总提防着。还以为这是自己长大了,也不过是小资产阶级那点保本的策略:不想赔,就把钱藏好,一分也不要拿出来。这个思路,广泛应用于各类情感。”

《通俗爱情》就是通俗爱情。

目录

通俗爱情    

三人晚餐  

Doggy   

我们在哪里  

后记:软蛋  

试读章节

我研究生毕业,老婆本科毕业,我们结了婚。她妈说,反正她要出国,反正你们早晚得结。

可我们没钱,没房子也没家,去登了个记,然后,凑合着。

结婚没俩月,她签证过了,准备飞越。

我说:“出国还是我,你选吧。”

她说:“这不废话么,国我不出就没机会了,你,难道我还怕你跑了不成?”

我也只好嘿嘿傻笑表示赞同。

飞之前,她同学们为她饯行。那天我师弟烧了一白金坩埚,我被老板一个电话怒号回实验室收尸。一晚上没吃饭不算,回家就听说,我老婆的同学对她表白了。

“他又不是不知道你结婚了。”

“是啊,他知道。喝多了吧。”她洗了头,湿着身子,笑着,“呵呵,他知道我结婚了还跟我表白,得多执著啊。”

我躺在床上翻白眼。

她钻到被子里说:“你看,我以前还没被人表白过呢,只当填补人生空白呗。”

我老婆不漂亮,人堆里的普通人。我是难看,人瘦,眼睛小,显得委靡。我高中老师常以上课问我是醒着还是睡着为乐。我这类人,只能眯着鼠眼温和地笑,什么气急败坏,什么心碎神伤,根本看不出来。

我老婆的小肉胳膊搂着我说:“我最喜欢你没脾气。”

P3-4

序言

如你所知,此书事关“爱情”。

在无数有关爱情的书中,于是又多了一本。

多一本,或者少一本,有什么要紧吗?无甚要紧。这本书可以没有。

叶扬是个女的。但她小说里的“我”都是男的。广义上,这些男人皆属“屌丝”:小人物,有一种命里注定的潦倒气息。

上班时和下班时,在地铁站的汹涌人潮里,你回头看看,就能看见无数叶扬小说里男人的脸。

芸芸众生,正如你我,是吧?这没什么,平庸不是罪过,平庸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谁规定了、谁允诺了在这世上一定要奋斗且成功,一定要春风得意?

所以,也许会有那样的时代:每一个小人物都自得其乐,不被追赶逼迫,他安于他的平庸,坦然做一个男人、儿子、丈夫和父亲。

但是,叶扬的男人们,很凑巧的,都不生活在那样的时代。他们都被追得狼奔豕突,他们不断被时代的大脚踢屁股,被提醒:他们不该停留在此时此地,好男儿志在四方,他们必须武装起来,去争取胜利。

这严厉的无可逃遁的号令或召唤来自哪儿?我不知。但是我知道,这样的号令或召唤一定会制造出少数的“成功者”和多得多的“失败者”。

当然,故事开始时,失败者们通常还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否则他们可能根本没有力量去开始一个故事,但是现在,故事开始了,故事的展开过程也就是他们被指着鼻子反复指认的过程。

你知道事情是怎么开始的:他们爱上、爱着一个人。

这个人、这个女人,在叶扬的小说里极可爱、极生动,都有点“妖”,都像是《聊斋》里的狐鬼,她们似乎都是被贬谪到这尘世的,她们的目光遥远,穿过眼前爱着她们抱着她们的男人,注视着远方——灿烂辉煌的远方,发出不可抗拒的号令和召唤的远方,似乎她们原本属于那里。

女人们,在叶扬的小说中差不多都意味着远方:或者是地理上,或者是钱上——有的真走了那么远,到了美国或者欧洲,有的没走那么远,但如果你月工资只有两千元,那么一所豪宅就是你的远方。

现在的情况是:男人们爱着他的女人时,一个更强大的“男人”也在召唤着她。当然,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自古以来,所有的爱情小说都是在这个三角结构中展开的,真爱的人几乎注定是“小三”,他发现他必须与某种强大的力量争夺他的爱人。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或者是老爸老妈,或者是政治,或者是门第金钱,或者这一切加在一块儿叫做命运。

叶扬的小说在这个意义上并无独创性。但是,爱情这件事本就没什么独创性,虽然它的每一个具体参与者都会觉得是开天辟地。叶扬的独创性在于,对于横亘于他们之间的那个东西,无论是男人和女人都无条件地承认它的合理合法,他们真的认为那是天经地义。

所以,这本书里的情况是:爱竟如通奸,爱上那些光彩夺目的女人,就是爱着本不属于你的女人,你自惭形秽,你在巨大的阴影下苟且偷欢。

悲哀、疼痛、伤感、激情、英勇和卑琐。

这一切如此私人和隐秘,但是,你我都知道,这是世界的某种巨大力量直接在场参与的事件,你的喘息、眼泪和欢笑都被某一只巨眼严厉地注视。

叶扬在这种情况下,证明爱情的存在,这种爱情如同诅咒,又隐含祝福;我很少看到,有哪一位小说家把这个时代的爱情表现得如此痛彻、生动、敏感和纠结,表现得这么雄辩又这么脆弱。

叶扬奋力证明:尽管如此,爱依然是可能的。这几乎是证明我们之“在”的唯一希望,或者说,她在证明“情”之在,想象以“情”自救的可能。

在其中一篇小说里,叶扬在最后借用了蚂蚁和大象的著名段子,其实那些男人并非大象,他们是蚂蚁。这本书是蚂蚁之爱的故事,是蚂蚁越界、越过自身限度和类别的故事。

是蚂蚁的奥德赛。

“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这是李商隐的诗,“襄王”其实就在蚂蚁“微生”之中。

这样的书当然可以没有。但如果没有,人间何啻大荒。

后记

1

我常想如果给我自己的小说写书评该说些什么。“这些小说对于人生毫无助益。作者的品位低俗,道德观也有偏差。如果读者们知道作者最高兴的是知道读者看小说的时候哭了没有,大概就更觉得低级。”会说类似的话吧,虽然我给别人的书写书评都没怎么撂过狠话。但是,必须得承认,这四个故事里活着的那些人都是软蛋、偷情者、酒鬼和孕妇。作为第一人称的男主人公们懦弱、善良、胆小极了,却总是一厢情愿地后退、后退,活得很伤感,但多数痛苦都是自找的。他们的故事很慢很粘,把人往里拉,像贴着皮肉似的。与四五年前出版的《比如,单身》和《胖子》相比,这些故事里的人岁数都更大,面对的问题更沉重、更生活化,无计可施的不只是爱情上的求不得,甚至他们的困扰正是因为得到了爱。年轻的时候总会指望年龄、时间会有自然而然增强力量的作用,可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的能力没有增强。

2

这本书的出版得益于《人民文学》的编辑曹雪萍和主编李敬泽,他们发现并认可了2004年被我命名为《痒》的小说,将它改名为《通俗爱情》。这篇小说发表之后受到了好评,非常出乎我的意料。

接着,我参加了豆瓣阅读的活动,提交了2005年写的《D0ggy》,基于豆瓣庞大的用户数,有几万人读了这个故事。不过争议很多,好评、差评并立。

接下来,我写了《三人晚餐》,《我们在哪里》也从原来(2007年)写到一半放下的十万字删改周折变成现在的状态。

整个过程,我反复想着并不是每个写故事的都有机会把写了快十年的东西拿出来给人看、希望故事被更多的人读到、怀疑它们有没有出版成书浪费纸张的意义、衡量自己是不是在写东西方面有所进步,大概就是这些。

3

请让我感谢叶兆言、李敬泽两位前辈为这本书作序,同时感谢冯唐、慕容雪村和阿乙对我的推荐和认可。

本书的编辑阚牧野和孙秋臣为这些故事费尽心力。成书的过程中,白烨老师、曹雪萍、徐晨亮、黑丰、范超然、王来雨都对我帮助不小。

书评(媒体评论)

这种爱情如同诅咒,又隐含祝福;我很少看到,有哪一位小说家把这个时代的爱情表现得如此痛彻、生动、敏感和纠结,表现得这么雄辩又这么脆弱。这样的书当然可以没有。但如果没有,人间何啻大荒。

——李敬泽

这本书的叙述角度让人眼前一亮,觉得新鲜……书里的“我”压根就是一个傻小子,一个小男人,可是作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孩子。

——叶兆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通俗爱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1176
开本 32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2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