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编写的《文学还能更好些吗》分为三辑。第一辑的文章,从多个角度谈论文学批评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收入第二辑的文章,是对几部有影响的小说作品的质疑性批评,曾经引起过较为激烈的争论和较为尖锐的冲突;第三辑的文章,由几篇反驳性的“批评的批评”和研究《百年孤独》、《巨流河》、《刘氏女》等作品的文章构成——希望那几篇反驳性的文章,可为人们了解当代作家对待批评的态度,了解特殊语境下作家与批评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提供一些较为少见而又耐人寻味的参考资料。
图书 | 文学还能更好些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建军编写的《文学还能更好些吗》分为三辑。第一辑的文章,从多个角度谈论文学批评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收入第二辑的文章,是对几部有影响的小说作品的质疑性批评,曾经引起过较为激烈的争论和较为尖锐的冲突;第三辑的文章,由几篇反驳性的“批评的批评”和研究《百年孤独》、《巨流河》、《刘氏女》等作品的文章构成——希望那几篇反驳性的文章,可为人们了解当代作家对待批评的态度,了解特殊语境下作家与批评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提供一些较为少见而又耐人寻味的参考资料。 目录 自序:纯批评的理念与愿景 第一辑 文学批评的绝对命令 文学批评:求真,还是“为善”? 关于酷评 文学批评与媒体批评 批评与创作:失去对称的两翼 猪舌检察者与批评豁免权 文学批评:若无盛气会怎样 批评家的精神气质与责任伦理 第二辑 是大象,还是甲虫?——评《檀香刑》 那些优雅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评《废都》 没有装进银盘的金橘——评《沧浪之水》 像蝴蝶一样飞舞的绣花碎片——评《尘埃落定》 怎可如此颂秦皇——从《大秦帝国》看当下历史叙事的危机 第三辑 武夷山交锋记 大象的重量与甲虫的颜色 驳庸俗的血亲主义批评 再读《百年孤独》,重温现实主义 穿越黑暗的文学远征——经典文本比照下的《刘氏女》 在大地和苦难中孕育的哀愁之美——论迟子建创作的精神风貌 如此感伤,如此温良,如此圣洁——论《巨流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学还能更好些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建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866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2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8 |
宽 | 15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