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伦编著的《种梦的人》充分体现了我所倡导的好的文学作品要具备的三气,即正气、大气和才气主人公费声的形象。正是我们教育改革中所需要的英雄式的人物,也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小说以费声的牺牲为结局。这种悲剧式的戏剧效果所具有的暗示与象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图书 | 种梦的人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玉伦编著的《种梦的人》充分体现了我所倡导的好的文学作品要具备的三气,即正气、大气和才气主人公费声的形象。正是我们教育改革中所需要的英雄式的人物,也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小说以费声的牺牲为结局。这种悲剧式的戏剧效果所具有的暗示与象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内容推荐 李玉伦编著的《种梦的人》内容介绍:爱,有罪吗?学习不好就不是好人吗?学生上天入地地追问,他们困惑、痛苦乃至绝望。当青青校园里容不下一点青春萌动和个性时,教师费声的精神大厦坍塌了。“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学生余晓兰的谏语使费声最终重拾信念,并牵引学生走向希望之路,可他自己却化为一缕桑烟。月牙岛绽放的蔷薇,他忘了吗?一起来翻阅《种梦的人》吧! 目录 第一章 首先爱自己,这是健康的自私 第二章 晦暗处,燃起一颗点灯的心 第三章 幽幽的雨丝,一种别样的舞蹈 第四章 那美好的情感,婆娑着生命的躁动 第五章 一腔柔情,挽不住,生命如虹地凋零 第六章 你用葳蕤的姿态,温暖了心灵流浪的忧伤 第七章 当阳光俯视苦难,岸的慰藉,微笑在你生命的守望中 第八章 在爱的海洋里,沸腾着你奔赴的轨迹 第九章 烟雨缠绕的枝头,燃烧着一颗跋涉的心 第十章 一种落叶,歌唱在心灵的荒漠 第十一章 美丽的月牙岛,绽放着蔷薇的芳香 第十二章 当生命化为桑烟一缕,你仅仅是,一句无韵的诗行 试读章节 丛生的灌木与高大的棕榈树、银杏树错杂在一起,蓊蓊郁郁的。几条蜿蜒的碎石铺成的小路向四处伸展者,一处处石桌石凳安静地莹亮在早春的阳光下。东南角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水塘,岸上茸茸的绿草微微摇曳着,水塘里蓄满了碧水,成群的金鱼欢快地游动着。 余晓兰拿着一瓶矿泉水独自一人走进来。 她坐在石凳上。 远处的操场上,班级的同学们正在上体育课。 她看了看,将头扭过来,抑郁的目光低垂着。 “谁呢?”她在想,“刚刚还贴在上面啊!” 她想起隔壁班级的小于,于自辉。 那是去年春游的时候。 同学们都在一个湖边的小山下聚集着。 随着学校团书记的一声令下,大家开始登山寻宝。 山上的小路并不多。 一簇簇的草丛依偎在岩石的缝隙里,有的地方树根少,也很小,灰色的山体裸露着,远远望去,犹如修女身上的长袍;有的地方树很多,多年的落叶积得很厚,踏上去软软的,还会在脚边溢出野山菌的味道。 山腰上有一个小亭子,颜色已经斑驳。 余晓兰爬到这里已经气喘吁吁了。 她用手中的杂志扫了扫石凳上的尘土,然后坐了下来。 同学们都已经跑在前边了。 余晓兰向山顶望了望,她不想再爬了。 “是十岁的时候吧?”她在心里问自己。 那是余晓兰和爸爸妈妈一起爬黄山。 那是她第一次爬山。 “五一节”那天,余晓兰和爸爸妈妈坐了几个小时的车来到了黄山脚下。 路上,游人攘攘。 余晓兰欢快地跑在前面。 妈妈在后边一直喊着:“兰兰,慢一点,不要跑得太快!一定注意安全!” “那时候,我真行!一口气爬上了山顶。”她在心里想,“现在怎么就不行了昵?” 余晓兰正在胡思乱想之际,一个身材坚挺,五官立体的男同学已经立在余晓兰的面前。 “你叫余晓兰吧?”眼前的男同学自我介绍着说,“我叫于自辉,你隔壁(9)班的。” “噢,我是余晓兰。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你这样的型女,怎么会有人不认识啊。”于自辉笑着说。 “你太夸张了吧,我哪里是什么型女啊!”余晓兰眉梢一飞,嘴角一翘。 “真的,不是开玩笑;你怎么不爬山了?” “爬不动了。在这里看看风景也好,你怎么也不去?” “看你一个人在这里,挺……挺孤单的,陪陪你。” “哦,我倒喜欢一个人在这里寂寂。” “烦我了吗?” “那倒不是。” “余晓兰,以后我会经常陪陪你,可以吗?” “干嘛要陪我?我喜欢清静。” “你是让我闪了?这么冷酷啊。”于自辉有些失望地说。P12-13 书评(媒体评论) 由一个青年教师的平实工作和坎坷遭际。有力地揭示出当下中学教育的种种痼疾,为普通教师描形造影,为平民学子吐露心曲,是这部作品的独特价值之所在,也使得人们不得不对作者本人心存敬意。 ——著名文学评论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白烨 小说充分体现了我所倡导的好的文学作品要具备的三气,即正气、大气和才气主人公费声的形象。正是我们教育改革中所需要的英雄式的人物,也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小说以费声的牺牲为结局。这种悲剧式的戏剧效果所具有的暗示与象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著名作采、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毛志成 作者以其大胆的笔墨,敢于面对教育扭曲的症结,以一个教师强烈的责任感、正义感,予以批判与呐喊,这不禁让人想起了20世纪之初的鲁迅……无疑,这是一部出色的校园小说,作者不愧是—位优秀的教师作家。 ——校园文学研究专家、诗人、全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王世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种梦的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玉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21993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0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