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炉边情话(日本文豪谈情说爱唱绝一代风流)/慢读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幸田露伴编著的《炉边情话》收入《幽情记》、《连环记》和《命运》三篇文史随笔经典之作。

《幽情记》,以史传随笔的形式描写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恋故事。作者以异域学者之眼,观察评述中国古代赵孟頫、陆游、侯朝宗、钱谦益,以及李师师、唐婉、李香君、柳如是等士人淑女细腻的情感世界。折射出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的影像。辞章典丽,文采斐然。

《连环记》,演绎日本历史文士、歌人、才媛悲欢离合的故事,以轻松的笔墨探询古代日本文人的生活理想和文化真趣,字里行间。謦欬可闻。

《命运》,露伴代表性的史学随笔,描写明朝建国初期宫廷内部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以独特的眼光观察中国历史,鞭笞明成祖朱棣玩弄阴谋,篡夺皇权的丑恶行径,歌颂宋濂、方孝孺等文人的崇高气节,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文中穿插许多鲜为人知的情感纠葛和浪漫的传说故事。

内容推荐

《炉边情话》收入作者幸田露伴深受读者喜爱的三部文史随笔经典之作。其中根据中国诗词故事演绎成的13篇《幽情记》,记述了我国古代赵孟頫、陆游、李师师、柳如是等士人淑女富有戏剧性的情感事件;《命运》描写明朝建国初期宫廷内部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评述采元璋死后明朝的一段历史风云,视角独特;《连环记》演绎日本历史文士、歌人、才媛悲欢离合的故事,以轻松的笔墨探询古代日本文人的生话理想和文化真趣,字里行间,謦欬可闻。

《炉边情话》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和花城出版社联合出版。

目录

幽情记

 泥人

 水殿云廊

 幽梦

 一枝花

 楼船断桥

 狂涛艳魂

 玉主

 碧梧红叶

 桃花扇

 共命鸟

 真真

 金鹊镜

 师师

连环记

命运

译后记

试读章节

一枝花

水流不已,时移不止。风,东西南北轮流吹;花,红白紫黄交相放。

明词坛上,庄严书旗帜、执一世文柄者,乃李攀龙、王世贞也。主格调,崇高化,以所谓为阳春白雪之辞为宗旨,风靡一时,以致模拟剽窃之弊显著。终于,勃然起而排击之,倡性灵,尚清新,以真情之流露为诗词之生命,取王、李而代之,袁宏道也。宏道字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时称“三袁”。宗道于唐好白乐天,于宋好苏轼,名其斋日“白苏”。可见其喜平易俊爽,斥佶屈艰奥。至宏道,霸气辣才,过其兄甚远。本为攻李、王之飞将军也,又实为袁家之白眉。季中道十余岁已作赋见才,此已超人不少。当三袁呼号,四方响应,李、王之风渐息,公安体独行矣。以三袁为公安人,即目为公安体。作为公安体之徒,喜清新之余,睽古离常,戏谑嘲笑,间杂俚语,及至文章诗赋之道,为空疏鲁莽之辈所便,识者病之,钟惺、谭元春唱幽深孤峭,竟陵体(钟、谭同为竟陵人)虽殆掩公安体,然倒李、王之功实不可不归三袁也。

吾邦汉文学,自徂徕荻生氏大开。徂徕力排和之习气,倡古之文辞,平安朝以来之陋弊,一时被抉摘扫荡。其功本甚大矣。唯徂徕所奉乃李、王之说,以拟古修辞为宗旨。于此,谓徕翁与其二三高足弟子有天才真学则可,至其末流,一味为侏离不通之文,而昂昂焉以自高,实可笑可厌矣。徂徕死后五十余年,北山本氏起而捣其虚,急言疾呼,警世惊人。北山实宗袁中郎也。

此前,邦人爱中郎者非无有也。如深草之元政,事亲孝恭,持律严重,思之,且以中郎有所儇薄之文不当爱而爱之。又中郎集之覆刻,元禄年间有成者。乃知爱袁氏者先于北山者存之不少矣。

然而,当萱园之学盖世,虽有爱中郎者,然有勺水无奈猛火之状。当北山崛起,著《诗文志壳》,戟手怒骂,萱园之学威既衰,徕门文运将近末时,如挫朽击腐,徂徕之故垒忽毁,而北山新帜高扬。天地之运,四时之序,功成而去。李、王之才不拙于三袁、钟、谭,徂徕之说不劣于北山。风,轮流吹;花,换代开。

袁中郎波及彼邦此国文苑之力迹如斯,此人风流韵雅之好甚厚,著《瓶史》一篇,记瓶中贮花,案头赏春之趣致。自此之后,张氏谦德之《瓶花谱》、李氏笠翁之《闲情偶记》等,虽有说瓶花者,然以中郎之书居最先。其持论,高尚而不繁琐,绝无匠俗之气,可供欣赏。思之,文雅之士,谁不爱花,既爱花,插之于瓶中,亦为自存之数。然自古无说瓶花者,至中郎始有书。此可称奇矣。

我邦瓶花之道,渊源于护命僧都、明惠上人等,虽先于中郎《瓶史》之先者甚远,然所谓“抛入”一派,则受袁氏影响。浪华钓雪野叟所撰《岸波》二卷,称“抛人”花书之祖,中引《瓶史》者甚多。袁氏与“抛入”之关系可知。而北山序于此,可谓因缘藕丝相牵连。钓雪后数十年,名古屋之士舍人武兵卫,于瓶花之技自成一家。号“道生轩一德”,创“靖流”。自称本与袁中郎之风。今又有称袁宏道流者。于此,我邦插花家中有袁氏儿孙。此亦觉奇矣。  有《瓶史》,有《瓶花谱》,彼邦韵士才女,自然解瓶花之佳趣。然诗文杂记中,关于瓶花者甚稀。抑或彼邦士女爱瓶花不及我邦士女。然顷者偶于书中读得一美人善插花,可知中郎之言并非仅案上空词矣。

美人姓周,名文,号绮生。嘉兴人。虽隶籍曲中,有才有学,非寻常路花墙柳。解诗,奉佛,好瓶花自娱。后虽得以落籍,因身属非偶,心窃不乐,衣任敝,容随悴,晨夕一炷香,佛前密祈死。未及,悒郁而卒。胸中之秘偶尔寓于诗词以泄之,虽无定知。但佳人薄命,抱难伸之恨;黄土无言,瘗不散之悲。袁中郎有伤其逝诗,曰:

溪头曾见浣春纱,

珠箔于今天一涯。

紫陌重邀千宝骑,

青楼无复七香车。

美人南国湘水空,

处子东邻是宋家。

记得西廊香阁里,

瓶花长插一枝斜。

花,不知是何花;瓶,不知是何瓶。然绮生所插一枝芳姿,其人逝于云外之后,犹浮于中郎之眼前,末二句可知其余情脉脉。吴江有沈殉者,赠绮生二绝之一日:

十里虹桥柳万株。

白苹红叶满清渠。

自今管领秋江色,

总属风流女校书。

可见绮生少俗气而风流有余。又,海盐姚子舜当绮生移居时有赠诗,中有一联:

瓶花携旧蝶,

邻树换新莺。

“瓶花携旧蝶”一句,无疑甚有巧趣。且绮生平生爱将佳花插雅瓶。中郎写出所谓“喜明窗净室,破颜为笑”,可谓情致生动。瓶花之道,绮生可学乎?中郎可教乎?时代悠久,今虽无由可知,然韵士、美人,雨日之茶,雪夜之酒,瓶花数枝,欣赏姿态之美;新诗几字,欢晤情趣之妙,何其乐矣!

(大正四年十月)

P20-23

序言

阅读原本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与看电影或是欣赏音乐相比,当然自由许多,也自在许多。阅读速度完全可以因人而异,自己选择,并不存在快与慢的问题。才能超常者尽可一目十行,自认愚钝者也不妨十目一行,反正书在自己手中,不会影响他人。然而,今日社会宛如一个大赛场,孩子一出生就被安在了跑道上,孰快孰慢,决定着一生的命运,由不得你自己选择。读书一旦纳入人生竞赛的项目,阅读速度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期盼甚至逼迫孩子早读、快读、多读,学校和社会也在推波助澜,渲染着强化着竞赛的紧张气氛。这是只有一个目标的竞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无怪乎孩子们要掐着秒表阅读,看一分钟到底能读多少单词。有需求就有市场。走进书店,那些铺天盖地的辅导读物、励志读物、理财读物,无不在争着教人如何速成,如何快捷地取得成功。物质主义时代,读书从一开始就直接地和物质利益挂起钩,越来越成为一种功利化行为。阅读只是知识的填充,只是应付各种人生考试的手段。我们淡漠了甚至忘记了还有另一种阅读,对于今天的我们也许是更为重要的阅读——诉诸心灵的惬意的阅读。

这是我们曾经有过的:清风朗月,一卷在手,心与书从容相对熔融一体,今夕何夕,宠辱皆忘;或是夜深人静,书在枕旁,情感随书中人物的命运起伏,喜怒笑哭,无法自已。这样的阅读会使世界在眼前开阔起来,未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使你更加热爱生活;这样的阅读会在心田种下爱与善的种子,使你懂得如何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纷繁喧嚣的世界中站立起来;这样的阅读能使人找到自己,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抑或面对种种诱惑,也不忘记自己是谁。这样的阅读是快乐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在引用陶渊明这段自述时,常常忘记了前面还有“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八个字。阅读状态和生活态度是紧密相关的。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就会有怎样的阅读。我们不是生活在梦幻中,谁也不可能完全离开基本的生存需求去读书,那些能够把谋生的职业与个人兴趣合而为一的人,是上天赐福的幸运儿,然而,不要仅仅为了生存去读书吧。即使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目标单一具体的阅读,就像到超市去买预想的商品,进去就拿,拿到就走,快则快矣,少了许多趣味,所得也就有限。有一种教育叫熏陶,有一种成长叫积淀,有一种阅读叫品味。世界如此广阔,生活如此丰富,值得我们细细翻阅,一个劲儿地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岂不是辜负了身边的无限风光。总要有流连忘返含英咀华的兴致,总要有下马看花闲庭信步的自信,有快就要有慢,快是为了慢,慢慢走,慢慢看,慢慢读,可以从生活中文字中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意味和乐趣,既享受了生活,又有助于成长。慢也是为了快,速度可以置换成质量,质量就是机遇。君不见森林中的树木,生长缓慢的更结实,更有机会成为栋梁之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心灵的成长需要耐心。

在人类历史上,对于关乎心灵的事,从来都是有耐心的。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从1163年开始修建至1345年建成,历时180多年;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从1386年至1897年,建造了整整五个世纪,而教堂的最后一座铜门直至1965年才被装好;创纪录的是德国科隆大教堂,从1322年至1880年,完全建成竟然耗时632年。如果说,最早的倡议者还存有些许功名之心,经过六百多年的岁月淘洗,留下的大约只是虔诚的信仰。在中国,这样安放心灵的建筑也能拉出长长的一串名单:新疆克孜尔千佛洞,从东汉至唐,共开凿六百多年;敦煌莫高窟,从前秦建元二年(366)开凿第一个洞窟,一直延续到元代,前后历时千年;洛阳龙门石窟,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到北宋,开凿四百多年;天水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后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陆续营造,前后长达1400多年……同样具有耐心的,还有以文字建造心灵殿堂的作家、学者。“不应该把知识贴在心灵表面,应该注入心灵里面;不应该拿它来喷洒,应该拿它来浸染。要是学习不能改变心灵,使之趋向完美,最好还是就此作罢。”“一个人不学善良做人的知识,其他一切知识对他都是有害的。”以上的话出自法国作家蒙田(1533~1592)。蒙田在他的后半生把自己作为思想的对象物,通过对自己的观察和问讯探究与之相联系的外部世界,花费整整三十年时间,完成传世之作《随笔集》,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另一位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1645~1696),一生在写只有十万字的《品格论》,1688年首版后,每一年都在重版,每版都有新条目增加,他不撒谎,一个字有一个字的分量,直指世道人心,被尊为历史的见证;晚年的列夫·托尔斯泰,已经著作等身,还在苦苦追索人生的意义,一部拷问灵魂的小说《复活》整整写了十年;我们的曹雪芹,穷其一生只留下未完成的《红楼梦》,一代又一代读者受惠于他的心灵泽被,对他这个人却知之甚少,甚至不能确知他的生卒年月。

这些就是人类心灵史上的顿号。我们可以说时代不同了,如今是消费物质时代、信息泛滥时代,变化是如此之快,信息是如此之多,竞争又是如此激烈,稍有怠慢,就会落伍,就会和财富和机会失之交臂,哪里有时间有耐心去关注心灵?然而,物质越是丰富,技术越是先进,越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去制衡去掌控,否则世界会失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对于个人来说,善良,真诚,理想,友爱,审美,这些关乎心灵的事,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值得投入耐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就从读好一本书开始。不必刻意追求速度的快慢,你只要少一些攀比追风的功利之心,多一些平常心,保持自然放松的心态,正像美好的风景让人放慢脚步,动听的音乐会令人驻足,遇到好书自然会使阅读放慢速度,细细欣赏,读完之后还会留下长长的记忆和回味。书和人的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有相通之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书人之间也讲究因缘聚会同气相求。敬重书的品质,养成慢读的习惯,好书自然会向你聚拢而来,这将使你一生受用无穷。

正是基于以上考量,我们编辑了这一套“慢读译丛”,尝试着给期待慢读的读者提供一种选择。相信流连其中的人不会失望。

2011年7月10日于津门

后记

幸田露伴(1867—1947)是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个历史时代的日本文豪。他本名幸田成行,别号蜗牛庵、雷音洞主、脱天子、叫云老人等。生于江户(今东京),同胞兄弟姊妹八人,都分别是当时颇有名望的企业家、军人、学者或艺术家。

露伴幼年“孱弱多病,数度死而复生”(《露伴丛书》自序)。他出生的第二年,日本幕府政权瓦解,幸田家族沦为没落士族。露伴的正规学历只停留于东京师范学校(筑波大学前身)附小毕业,后来进入府立一中和东京英文学校,皆中途辍学。其后,一面在菊池松轩的迎曦家塾学习汉学,攻读程朱理学;一面到汤岛的东京图书馆涉猎和汉书籍和佛学著作。这个时期的博闻强识为以后的研究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83年,露伴入递信省(邮电部)电信修技学校,毕业后任职于中央电信局,不久赴北海道余市电信支局担任技术员。1887年,他弃职返京,通过旧友淡岛寒月结识著名作家井原西鹤和尾崎红叶。遂激发起旺盛的创作欲望。

1889年,露伴于《都市之花》杂志发表处女作《露团团》,初登文坛。接着,《风流佛》(1889)以及《毒朱唇》(1900)、《缘外缘》(1900)、《十字路净琉璃》(1901)、《惊心动魄》(1901)、《五重塔》(1901)等相继问世,一跃成为和尾崎红叶相匹敌的明治三十年代的代表作家,出现了文学史上辉煌的“红露时代”。

同红叶相反,露伴的文学创作宣扬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充满男性的勇武精神。露伴以东方哲学和佛学的观点,对文明开化和欧化万能的时代风潮展开批判,显示了独特的个性。这种风格自小说《风流微尘藏》(1893-1895,未完成)之后逐渐减弱。

1896年,幸田露伴和森鸥外、斋藤绿雨三人,在鸥外主编的《觉醒草》杂志开辟“三人絮语”专栏,评论小说新作,推奖女作家槌口一叶的小说《青梅竹马》。日俄战争期间,露伴惮于社会的骤变,不得不埋头于历史故事之中。然而,时局动荡使他心神不宁,他写写停停,不能专注。1905年8月,《冲天浪》中途辍笔,成为他的第二部未完成作品。之后,他醉心于考证和史传文学的创作。

20世纪初期的日本文坛是以岛崎藤村和田山花袋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的全盛时期,也是夏目漱石和森鸥外大显身手的时代。大正前期,一般年轻的读者都着眼于上述各个作家的新作,很少有人再顾及露伴的小说了。直到1919年4月,史传随笔《命运》发表于《改造》杂志创刊号,露伴又重新赢得富有文学、史学教养的读者们的青睐。《命运》问世的前一个月,根据中国诗书中的诗词故事演绎成篇的十三篇文史随笔《幽情记》,将囿于当时世俗社会的一般民众的眼睛引向典雅、古朴的历史文化世界,令人耳目一新。露伴七十三岁时的作品《连环记》又是一大杰作,为作家的晚年文学生涯涂抹了浓重的一笔。

综观露伴的一生,其文学业绩包括小说、戏曲、诗歌、儿童文学、史传、散文随笔、游记、学术研究、论评、人生论、考证、注释等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广大的“露伴宇宙”(河盛好藏语)。1908年,露伴担任京都帝国大学讲师。1911年获文学博士称号。1927年成为帝国学士院会员。1937年荣获文化勋章,受聘为帝国艺术院会员。露伴在授勋典礼上致辞,他说:“文学有别于科学,受国家知遇不如遭受国家虐杀更能出优秀成果。”

二战结束时,露伴位于东京隅田川畔的住居遭受美军空袭,不久迁居千叶县市川市。1947年7月,露伴向女儿交待后事之后,平静地闭上了双眼。露伴唯一的女儿幸田文是著名的散文作家,她的作品多记述父亲的往事,1990年去世。幸田文的女儿青木玉和外孙女青木奈绪也都是颇有名气的作家。

这本《炉边情话》是继《幸田露伴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3月)和《书斋闲话》(中华书局2008年6月)之后,我翻译的第三本露伴散文随笔集,收入《幽情记》、《连环记》和《命运》三篇文史随笔经典之作。

《幽情记》,以史传随笔的形式描写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恋故事。作者以异域学者之眼,观察评述中国古代赵孟頫、陆游、侯朝宗、钱谦益,以及李师师、唐婉、李香君、柳如是等士人淑女细腻的情感世界。折射出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的影像。辞章典丽,文采斐然。

《连环记》,演绎日本历史文士、歌人、才媛悲欢离合的故事,以轻松的笔墨探询古代日本文人的生活理想和文化真趣,字里行间。謦款可闻。

《命运》,露伴代表性的史学随笔,描写明朝建国初期宫廷内部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以独特的眼光观察中国历史,鞭笞明成祖朱棣玩弄阴谋,篡夺皇权的丑恶行径,歌颂宋濂、方孝孺等文人的崇高气节,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文中穿插许多鲜为人知的情感纠葛和浪漫的传说故事。

幸田露伴是我最崇拜、最喜爱的日本学者型作家。露伴知识渊博,目光远大,文笔洗炼,志趣高雅。他的文史随笔情理双秀,史论相生,阅读露伴的文章,韵味隽永,唇齿生香。在目前国学热方兴未艾的大好环境里,我相信这本露伴随笔和前两本一样,依然能在我国广大读者中获得众多知音。

几年前, 《书斋闲话》出版之际,我在《译后记》里曾经留下这样一段文字:

“露伴还有一些关于以中国历史人文为题材的长篇著述,有的是史传小说,有的是文化散文,有的是学术随笔,如《命运》、《幽情记》、《连环记》和《论语新注》等,也很值得译介过来。面对这座文学富矿,我不会停下手中之钻。”

如今。这个愿望竟然很快地实现了,其欣喜之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为此,我很感谢饱享蕉风椰雨滋润的南国出版界的重镇花城出版社,衷心感谢他们为我国读者提供了再次亲近露伴文学尤其是史传、文史散文随笔的一次良机,感谢责编余红梅女士在组稿和编辑方面所给予的指导和协助。

最后,我还要深情寄语广大读者朋友,我的译作长年以来受到你们热情的关注和鼓励,朋友们的每一句话都是鞭策我在翻译道路上克服困难、摈除慵懒、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动力。当每本新译出版之际,我总是细心浏览各个网站,注意倾听各方面的批评意见,为今后的翻译活动做好精神储备。我在翻译中的信条是:以文学为使命,以精品为指归,以读者为鉴戒。

愿以此与大家共勉。

陈德文  2011(辛卯)年寒食节

于日本爱知县高森山庄闻莺书院

书评(媒体评论)

我认真阅读了《幽情记》中的十三篇文章,每一篇都是富有戏剧性的事件,都能自成一出形式完整的戏剧。较之《命运》交响乐般的壮阔场面,《幽情记》带有室内音乐般的细腻的情感,极易沁入人们的肌肤。《幽情记》自始至终是采取“诗话”的体裁,但又能从中品味出“学识”趣好来。

——筱刚一土

我读《连环记》所受的感动非同一般。这既非小说又不是所谓史传,文章结构亦不故意摆架势,而是采用“讲谈”的调子。但是文笔高远,极其玄妙,规模也颇为壮观。真可谓“法缘微妙,如玉环相连”,令人惊叹。漱石和鸥外都未曾将读者带上这种展望台。

——狮子文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炉边情话(日本文豪谈情说爱唱绝一代风流)/慢读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幸田露伴
译者 陈德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2979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64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3
14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