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能量(徐光兴心理学随笔)/心理花园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徐光兴编著的《心能量(徐光兴心理学随笔)》共分三个专辑:第一辑“婚姻与性爱”,探讨目前社会男女两性的爱、性和婚姻问题。第二辑“危机和援助”,主要以案例故事为主,关注现代社会人生百态。第三辑“文化与分析”,展示社会传统文化与心理生活的关系,从解梦,古典名著、孩子的童话到人们的职场、社区生活和业余休闲,揭示我们今天大伤脑筋的许多问题,其实是人类所共有的问题。本书以散文、故事、寓言或小品等艺术形式来叙述,实质上是一种心理学和文学艺术相结合的文化产物。是为了让读者获得一种更为愉悦和轻松的阅读感觉。

内容推荐

《心能量(徐光兴心理学随笔)》共分三个专辑:第一辑“婚姻与性爱”,探讨目前社会男女两性的爱、性和婚姻问题。爱和性对于人类生活,就像空气和水对于生命;爱和性是人类生活的基石,而有了婚姻,生命才能够繁衍和继续。但如果空气和水被污染了,生命的质量就会下降,甚至会消亡。幸福的性爱和婚姻,就是清新或纯洁的空气和水。

《心能量(徐光兴心理学随笔)》由徐光兴编著。

目录

前 言

第一辑 婚恋与性爱

男人与女人的博弈

文化与塑造/003 男人和女人是一种性别方言/006 走婚/009 男女对歌的心理/011 吵嘴的学问/015 “剩女”时代/018 婚恋的“围城”内外/021

论性感

婚姻物语

安徒生笔下的童话/029 新年礼物/030 微型影视剧/031

精神分析与裸身愿望

话说日本的“接吻日”

一吻定江山/037 接吻文化的比较/038 左吻,向右吻/039

男人的爱,女人的爱

心理测试:你的爱情是给予型的还是接受型的?/043

男女的第四种情感

案例点评/049

结婚恐惧症

案例点评/052

一个女孩“性创伤”的经历

追求梦幻般的淘金生活/054 足浴行业的不幸遭遇/055 “性”是一种报复的武器/057 开始新的人生/058 案例点评/059

中年女性的“思秋期”

尴尬的母子关系/061 困惑的婚姻/062 婚外情/063 案例点评/064

婚外恋之剧

电话中的声音/066 街上的“侦察”/067 最后的“决战”/068 案例

点评/069

第二辑 危机与援助

枪响之后

美国校园枪击案的启示/073 生离死别的惨案/074 案例点评/076

附录:“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078

工作中毒症

案例点评/081

跳槽的“青鸟”

案例点评/089

网络成瘾与大脑中毒

案例点评/092

测一测你的大脑

药物与大脑/095 糖分与大脑/096 刺激品与大脑/097 心理测

试:你的脑力综合水平/098

青春期“心理离乳”

案例点评/105

年终工钱

案例点评/llO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心理测试:你是否需要心理咨询/115

心理咨询:一种精神救赎

找一个“新的水缸”/119 不要因习惯而做蠢事/120 付出有时并不

会失去/120 不要因小而失大/121 设身处地,以退为进/122

心理咨询座右铭

21世纪现代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含义/126 生涯发展的心理健康/128 心理危机的必

然性与偶然性/129 心理健康的历史发展与国际动向/131 中国心理健

康的课题/132

东京夜曲:心理咨询师的两个故事

中国朋友的故事/135 日本朋友的故事/138

音“药”疗法

基因革命带来的心理危机

第三辑 文化与分析

梦的心理分析

心理测试:梦的心理分析训练测试/151

解梦集锦十五例

乘上一辆奇怪的车/158 自己突然变老/159 浑身被乱线纠缠/159

被蛇攻击/160 森林里遇到小男孩/161 梦见爸爸突然去世/161 医院

里面没生成孩子/162 疯狂购物最后成空/163 小学考试迟到/163 梦

里掉落牙齿/164 半空中竞能飞起来/165 衣不蔽体/165 找不着鞋的

新娘/166 误杀他人/167 前男友入梦/167

笑,精神的呵痒

心理测试:你的笑声属于哪一种类型/170

眼泪

城市物语

在上海的屋檐下/175 彼此之间如此接近又如此遥远/177 心理测

试:你的社会人际关系/178

心理童话两篇

魔术大师的手杖/181 “鬼国”的微笑/185

童话的心理分析

心理测试:婚姻、家庭生活、性格类型/196

<红楼梦>人物心理诊断

秦可卿香消玉殒之谜/20l 贾瑞遗精症的背后/205 薛蟠的性嗜好

异常/208 晴雯的被撵和屈死/212 林黛玉哀莫大于心死/215 附录

1:抑郁症倾向心理预诊方法/219 附录2:常见抑郁症状表现参考表/222

《儒林外史》人物心理诊断

穷愁潦倒的老秀才/223 一朝中举喜疯范进/226 新婚烦恼的鲁小

姐/230 附录:你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压力/233

现代心理教育寓言

我们应该如何办学校/237 老师应该如何教孩子/239 做父母的应该

如何“护”孩子/240教师和家长应如何评价孩子/243 分析与点评/245

美国心理教育一瞥取得签证/247 美国的大学风光/248 心理健康是一门重要的学问/250

现代时尚观时尚的泛滥/252 新的宠儿/254 时尚是一种巨大的资源/256

“新新人类”族/258

世博会印象

色彩的心理/260 性别与消费/262

试读章节

男人与女人,盼障弈

文化与塑造

如果把女人的经历看作一部丰富多彩的长篇小说,那么她们每个人都是这部小说的一个主角。而男人的许多经历则可以组成~出真正的喜剧。

男人与女人相反,他们羞于谈论内心世界而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津津乐道;男人沉迷于足球、拳击、网络、个人事业等,却对家务劳动神经过敏。同一个物种,可以进化得如此截然不同。

日本人喜欢用猫和狗来比喻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女人恋家,不声不响,温柔地待在一处,像猫一样爱干净,走起路来步态轻盈,不仅充满了妩媚,而且比较自恋和神经质。而男人则像狗一样,整天大喊大叫,精力充沛,一帮子五大三粗的乌合之众,在领导面前摇晃着尾巴,但一转身也能做出惊天动地的豪举。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生物学、心理学的原因呢?德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施万尼茨这样说道:“男人是人造的,女人是自然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女人是人生出来的,男人是人塑造出来的。女人的品质是天生的,是文化的继承:而男人要想成为男人,则需通过一整套由社会组织的仪式来塑造。例如人生刚开始,男人是一个小孩子,他在女性社会里成长,受母亲的保护和宠爱,举手投足基本上可以和女人一样,可以害羞,可以哭,也可以流露出自己的胆怯。总之,他的情感可以自由宣泄,他的行为也是可爱的。

但到了一定阶段,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男孩子就要和女孩子分开,他们要经受特别的磨炼。他们被告知不许哭,要强忍眼泪,不许撒娇,可以冷酷无情,但要勇敢,不许软弱,要除掉孩子气,尽快成熟、粗犷起来。要学会忍受孤独和痛苦,不能太情绪化,总之,有许多的“不”和更多的“要”,原先儿童的角色将在他内心中逐渐消失。

男女性别关系并不是一种对称关系。即女人的一半是男人,但男人的一半绝不是女人。例如,从性别角色上来说,社会通常会容忍一个女扮男装的女人,但绝对讨厌一个男扮女装的男人。一个女人如果能干、豪爽、有事业心,社会不仅不会表示反感,反而会相当敬重。女人如果失去自己女性化的东西,如强忍眼泪,冷酷无情,并不会遭到指责,在我们现代社会文化中,女人的表现早已和男人一样了。如果一个女孩子表现得很野,而且像个“男人婆”,这样的女孩并不会遭到唾弃。

但是反过来男人要像女人那样,社会却不能接受了。他会被指责为缺乏男性气概,或“娘娘腔”,或被怀疑做过变性手术。在同性恋问题上也是如此,对待女同性恋者,人们只是不认同,对男同性恋者则绝对是敌视、厌恶或倒胃口了。

社会的文化与塑造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形成影响是如此之大。

女性为何喜欢有人送花?

某男士到一位女士家访问,怀中抱着她喜欢的花束,按响门铃后,女士开门后,扑面送来一束鲜花,一瞥之下,非常欣喜。在影视剧中,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

女性为何都喜欢有人送花给她们呢?从心理学上分析有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花朵鲜艳美丽,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近距离的美的象征。美丽作为礼物来赠送,哪位女性都会感到高兴,都会产生一种情不自禁的陶醉感。

第二,满足了女性爱美的自尊心。首饰项链尽管喜欢,可是没有生命力,鲜花充满了芬芳的生命力,让人更易产生亲近感,女性当然高兴。

第三,鲜花虽美,价格并不昂贵,容易接受。如果男±赠送昂贵的项链或钻石戒指,女性方面会想:他要有什么用心?容易产生警戒心理或心理负担。鲜花是女性的象征,女人爱美,追求美的象征,所以喜欢有人送花。

男人为何喜欢漂亮的女性?

时下女大学生的求职应聘遇到一些难题,有些企事业单位对女大学生的身材、容貌、长相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不仅要有学历“知本”,还要有“姿本”。这也难怪,你看看当今的影视颁奖仪式、剪彩活动和奥运小姐的选拔等,美女的商业用途越来越广泛,美女经济正在引导时代发展新潮流,从城市旅游形象大使到期刊封面女郎,从汽车展上的靓女到擂台赛举牌的女郎。

男人为何喜欢漂亮的女性7其实这个问题很愚蠢,美日两国的心理学者经过共同研究,提出以下五条理由:

第一,从学习心理学上讲,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例如影视剧中的影星,电视台的主持人,“美”才有人气,有人气才有前途,因此“美”和“人气”是巴甫洛夫经典条件的反应之一。

第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这是男人的生理自然反应。

第三,与漂亮女性在一起的男人容易得到肯定或好评,因为这个男人必是有某种优点或长处,如钱财、事业、权利、社会地位等相伴,才能更多地受到美人青睐。

第四,漂亮的女性一般具有较高的魅力,能够给与之相伴的男性产生一种“背光效果”。什么是“背光效果”呢?就是我们去庙宇看到的神佛像背后有光环等装饰,让人产生敬重感,使人驻足观望,这种心理影响口L{做“背光效果”,也叫做魅力传感。P3-5

序言

人类一直在寻求幸福。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哲学家们就已经将幸福定为哲学研究的首要目标。

幸福,不仅是物质的丰裕和享受,而且是社会地位、成就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心灵上的享受和自由。幸福就像是一件艺术品,需要人们去创造、捕捉和感受,就像诗人、作家、音乐家和戏剧家的作品,让人升华,或催人泪下;又让人感到轻松、自信和快乐。

也有一些奇特的时刻,幸福是从危机和灾难中突然显现并发挥作用的。只有那些经历过痛苦、挫折的磨炼,又能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能见证这种奇观。从不幸中进发出幸福的火花,更加美丽。尽管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有过此种经历的人感受却是千差万别的。

中国的禅宗认为,幸福在于人的内心,心灵保持觉醒,超然物外,无牵无挂,处于空灵愉悦的境界,享受着心境俱泯的忘机禅悦,这是精神的无上幸福,也是人生的最高智慧。这就好像人的内心时时有一盏明灯,散发着能量,洋溢着追求幸福的光芒,这就是本书取名为《心能量》的喻意。

本书共分三个专辑:第一辑“婚姻与性爱”,探讨目前社会男女两性的爱、性和婚姻问题。爱和性对于人类生活,就像空气和水对于生命;爱和性是人类生活的基石,而有了婚姻,生命才能够繁衍和继续。但如果空气和水被污染了,生命的质量就会下降,甚至会消亡。幸福的性爱和婚姻,就是清新或纯洁的空气和水。

第二辑“危机与援助”,主要以案例故事为主,关注现代社会人生百态。人,都希望生活在没有危机、安定和平的环境中,但如果没有居安思危、危机管理的意识,将会给自身带来更大的危险。因此各种心理援助、咨询和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成为现代人必须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三辑“文化与分析”,展示社会传统文化与心理生活的关系,从解梦、古典名著、孩子的童话,直到人们的职场、社区生活和业余休闲,揭示我们今天大伤脑筋的许多问题,其实是人类所共有的问题。结合书中心理自测量表,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理解“自我”。

本书以散文、故事、寓言或小品等艺术形式来叙述,实质上是一种心理学和文学艺术相结合的文化产物。是为了让读者获得一种更为愉悦和轻松的阅读感觉。

阅读本书,相信读者在追求人生旅程的幸福感时,能够点起一盏明亮的心灯,从中获得智慧的启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能量(徐光兴心理学随笔)/心理花园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光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69469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3247242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