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往事如烟--刘瑞棻纪念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往事如烟--刘瑞棻纪念文集》编著者刘斌。

本书名为《往事如烟》,我希望我们要常记革命时期的往事,常记延安时期的往事,常记那些曾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做出过贡献的人们。窑洞油灯之光、小米芬芳之香,念之使人眼前光明、心中香甜,往事并不如烟,前贤风范久长!查看所有商品描

内容推荐

《往事如烟--刘瑞棻纪念文集》编著者刘斌。

《往事如烟--刘瑞棻纪念文集》为西北大学老校长刘端棻的纪念文集。文中收录的刘校长的朋友、学生及亲人们对刘端棻校长的纪念性文章数篇,他们对刘校长在学术上、生活上、工作上的各个不同方面的回忆片段为我们勾画出了刘端棻校长积极敬业、无私奉献、满怀热情的高尚形象。

目录

刘老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刘端棻逝世百日痛怀/白玉洁等

在习仲勋的领导下工作和战斗——追思著名教育家刘端棻/姜秉正

怀念刘端棻校长/蒲克

鞠躬尽瘁育英才——沉痛悼念刘端棻同志/吕 夷

悼端 同志/刘静

他为党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张 馨

怀念刘公端菜/李东甫

一代师表风范永存——回忆刘端棻老师/林平

深切怀念我们的老校长/洪 波

老师的风采——记刘端棻老师的二三事/霍力攻

刘端棻、霍力攻——不寻常的师生关系/千里青

老校长刘端棻和我的《自然科学史讲话》/高之栋

忆刘端棻同志在徐杨蹲点/白玉钧

端橥刘老为我平反——刘端棻同志和我的交往/傅道义

缅怀刘老/余树声

在和刘老相处的日子里/王改明

简评《回首延安——边区教育生活十二年》出版/李忠全

从南京到延安——答友人问/刘 斌

《回首延安——边区教育生活十二年》前后/刘 斌

当时已奠百年基——《回首延安一边区教育生活十二年》读后/华 岗

晚钟悠韵久萦怀——刘端棻老伯逝世三周年祭/李廷华

“没啥”——怀念父亲/刘 斌

缅怀我的老师刘端棻/王秀奇

怀念刘端橥同志/张铁

无私无畏风范长存——纪念刘端棻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田克恭

先辈精神后生楷模——缅怀刘端菜院长/张应超

风范留千秋——怀念崇敬的老前辈刘端棻/常志诚

不朽的雕像——纪念人民教育家刘端棻/忽培元

难忘也永不会忘却的往事/吕效林

姐夫,一位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吕 琴

怀念姐夫/杨明生

难忘的点滴回忆/刘淑芝

父亲最后的时刻/刘宪宪

忆我的姨夫/杨大联

刘端棻传略/吕夷

后记

试读章节

刘端棻的实践第一论点,一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会变成生产力,使游击学校变成了窑洞师范,使缺衣少粮变成有吃有穿,经费得到补偿,种的南瓜、大豆使师生的伙食得到改善。当今社会所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中的内涵不就也包括科教与生产相结合的问题吗?

刘端棻在他的教育理论文章中多次指出:“边区的民主政治决定着边区的民主教育。”当时陕甘宁边区是个特区,它是模范的民主抗日根据地,边区二师就是遵循边区的民主教育方针办学的,它是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亦即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二师在刘端蕖主持下,逐步形成了民主与科学的学风,“即实事求是的学风。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大众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他认为,教学内容只要是科学的,人民需要的,学校就设置正式课程。当时二师开课相当全面,设有国文、数学(包括珠算)、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军事,还有教育学、心理学、小学管理和教材教法。“当时政治课内容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持久战》等,因为它讲的是抗日的科学真理。我们还开设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课,因为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在教与学的实施上则是采取民主的方法,自由讨论的方法,而不是倾灌式、填鸭式的古板方法。刘端棻民主治校还包括课外的生活会、讨论会、辩论会和各学科的课外研究会。也包括社会活动、文艺活动等,这些都是创造民主氛围,活跃思想的好办法,都激发了师生独立思考,探求真理的民主精神。

“领导和学生的关系,如果搞不好,民主教育问题就无法解决。”二师全体师生打成一片,凝聚力很强,这个“凝聚力”的核心就是民主教育。这所学校的师生,不论从校长到职员、从学生到马夫,都是一律平等的、民主的、团结一致的,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和隔阂。其原因:“教师是为革命而来,学生也是为革命而来,都是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到了这所学校,大家都是为革命而教,为革命而学。”大家都朝夕相处,亲如一家,吃的一样,穿的一样,用的一样,住的一样,即便在玩的时候,赏罚节目也是一样。

刘端棻举办的二师学校的露天课堂教育与举办各种展览会和开展多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相结合,生动活泼,给我们的教育深刻极了。办二师剧团、秧歌队、宣传队,举行音乐体育比赛,都紧紧地配合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篝火娱乐,知识题问答晚会,学校搬到哪里就办到哪里。每次篝火晚会,刘校长都亲自到会。学生围坐一大圈,晚会在锣鼓声中开始,中间的篝火火光冲天,围坐一圈的师生,手传毛巾,口哨声响,毛巾落在谁手里,谁就按要的号数,或唱歌、唱戏,或说谜语和答题。知识解答题,紧密配合课堂教学、政治、历史、地理,自然、常识,方方面面。在付家山的一次篝火晚会上,拉拉队矛头对准了刘校长,逼得他唱了一首幼儿园的翻译儿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个没有尾巴,一个没有耳朵,真奇怪,真奇怪!”

为配合课堂教学,刘校长主持了在付家山办的一次展览,给全校师生教育很大,震动了付家山的男男女女,自然课教员杨烈光,配合教学,发动学生上山下河,采来各种自然标本,借了群众一孔窑洞,办起标本室。我们的刘校长赞不绝口,很快加以引申,在付家山学校伙房门前的场里,向群众借来各种材料,发动学生搭了有三间大瓦房大的一个展览室,展览内容十分丰富。

P12-P13

序言

我来陕西工作后,一直在深入了解学习陕西的历史。陕西的老同志很多,他们为中国革命和陕西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经做出过重大贡献。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今天人们对他们中的一些同志认知渐渐模糊了。刘端棻同志就是其中之一。

刘端菜同志是河北人,1937年底奔赴延安。他在陕北工作生活12年,始终献身于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他先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鲁迅师范、关中师范、延安师范、边区师范、子长中学和延安大学工作或担任领导,为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做出过突出贡献。其间,他还作为习仲勋同志的助手创办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习仲勋同志生前为该校校史的出版写过一篇《序言》,他在《序言》中写到:“创办二师的刘端棻同志,不受旧教育框框的束缚,坚持马列主义立场和观点,从实际出发,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辗转陕甘,依托农村,因陋就简,坚持办学。以后历届校长也是这么做的。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这是老一辈革命家对刘端菜同志的高度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在陕西宣传教育战线工作,曾担任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副校长和西北大学校长,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副校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西北大学是我省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刘端菜担任校长、副校长长达12年,曾对学校的改造和重建做出过重要贡献。

1992年12月,刘端棻同志因病去世。当我和一些老同志谈起他时,大家都还深情地回忆起和他在一起的时光、相处点滴事。我们纪念他,有两点不可忘怀:

第一,历史不可忘记,今天的教育是我们党创立的陕甘宁边区革命教育的延伸和发展。

过去的历史不能忘记,革命的历史不容磨灭,我们的今天都是从昨天走来的。我们今天的教育也应该是过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众所周知,我们今天的文化教育事业有几个主要传统,除了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五四新文化传统和苏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外,在革命文化教育传统中以陕甘宁边区文化为代表占有重要地位。当年一大批我们党在延安创办的学校,成了全国解放后一些大学的前身,也成了我们国家一批骨干、知名大学的源头,为今天的中国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历史动力和精神养料。我们省的同志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十分珍惜和认真研究,继承、弘扬这一段历史和传统。刘端菜同志是陕甘宁边区教育界一位重要人物,研究这一段历史,我认为,必须要了解他。

第二,党中央和全国热血青年成就了延安热土,使之成为革命圣地。

我常想,当年不仅陕西籍的同志,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志,成就了延安这个革命圣地。20世纪的陕北黄土高原,偏僻而贫瘠。当时延安这片热土,为什么会成为全国人民和热血青年心之向往的地方?正是因为有了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因为有了人民军队,因为有了忠诚于党和解放事业的陕西人民、延安人民。由此形成了历久弥新的延安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在当时为了共同革命理想信念来自五湖四海的“延安人”身上,他们舍弃小我、献身大义,大开放、大融合、大进取,从而汇聚起了中国革命的强大洪流。刘端棻就是这么一位并非生于斯长于斯、但甘于将热血与汗水奉献于斯的“延安人”。今天我们缅怀像刘端菜这样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老同志,重在从他们身上吸收正能量,作为自己讲党性、重奉献、正表冠的一面好镜子。他们身上凝聚的延安精神不朽,他们为建设陕西、建设新中国忘我奋斗的革命历程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只有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陕西梦!

西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纪念刘端菜同志的丈集,这很好。诵过纪念他,重温陕甘宁边区红色教育的光辉历程,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砥砺前行,三秦大地会更加富裕、和谐、美丽。本书名为《往事如烟》,我希望我们要常记革命时期的往事,常记延安时期的往事,常记那些曾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做出过贡献的人们。窑洞油灯之光、小米芬芳之香,念之使人眼前光明、心中香甜,往事并不如烟,前贤风范久长!

后记

教育家刘端棻去世已二十一年了。此间,他的同事战友、学生下级、亲人晚辈先后撰文,缅怀其生前往事。为了留下这些宝贵的记忆,我们从中遴选三十五篇汇集成册,呈交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吕夷先生编写有《刘端棻传略》一部,内容翔实,特附于后。文集名日《往事如烟》。

此书的编辑出版得到西北大学诸位领导、特别是副校长杨春德先生的关心和支持,出版社马来社长和责任编辑褚骊英女士也为此书倾注心血,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先生长期关心教育事业,敬重杏坛学人,亲为此书作序,尤其令人感动。

值此文集出版之际,我们在怀念教育家刘端□的同时,备感时代责任之重。我辈当不懈努力,为陕西的各项事业大发展多多做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往事如烟--刘瑞棻纪念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432434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6
CIP核字 2013178893
中图分类号 K825.46-53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5
17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