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道设计(建筑中的线索与秩序)
内容
目录

序一 非序/IV

序二 道在设计之外/VI

前言/VIII

第一章 建筑中的线索与秩序综述/001

 1.1 诡异线索/002

 1.2 循着线索感受秩序/012

 1.3 多重线索下的平行秩序/019

 1.4 竖向线索下的膨胀秩序/028

第二章 生命和文化中的线索与秩序/039

 2.1 源起伦理/040

 2.2 无限延续/048

 2.3 人、建筑与社会的共识/056

 2.4 写实的城市图景/063

 2.5 面向“存在”的设计/070

 2.6 废墟之上/077

第三章 场地和环境中的线索与秩序/087

 3.1 建筑对环境的制衡/088

 3.2 建筑与环境共生/095

 3.3 场所的力量/103

 3.4 诗意的弥散/111

第四章 时空中的线索与秩序/121

 4.1 人与空间的发生/122

 4.2 空间运动与“空间链”/129

 4.3 无归宿空间/138

 4.4 穿透性影像概念/146

 4.5 对话心象/154

 4.6 空间的梦幻与戏剧性/163

 4.7 光色不羁/171

 4.8 真实与虚无/179

第五章 形式和能量中的线索与秩序/189

 5.1 建筑形、建筑性与非建筑/190

 5.2 建筑表皮/199

 5.3 肌理/208

 5.4 细部与建构/216

 5.5 线索与断片/225

 5.6 建筑的时尚化/234

图片来源/246

参考文献/247

后记/251

内容推荐

徐守珩所著的《道设计(建筑中的线索与秩序)》对建筑设计的线索与秩序进行了完整的梳理,主要归纳为“生命和文化的”、“场地和环境的”、“时空的”,以及“形式和能量的”4个层面的内容,并在这些内容的阐述中,建立起了建筑与伦理、社会、城市、环境、场所、时空、意象、表皮、肌理、建构等方面的关联。力求让读者通过了解“秩序”背后潜在的、多重交织的线索,去思考和感受建筑中“存在的秩序”,实现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对话。

《道设计(建筑中的线索与秩序)》主要供建筑院校的学生、从事相关教学的教师、建筑、城市规划、景观等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城市管理者,以及城市、建筑文化的研究者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道设计(建筑中的线索与秩序)》作者徐守珩君从日常设计开始,一步步踏上不断深入思考的建筑求道之旅,积年之功,集腋成裘,终竞鸿篇巨制,令人感佩。本书以实际设计案例为依托,将东方之道与西方的学术理论融会贯通,初步建构起一个带有个人特色的建筑思想体系。其中,“道”代表本体论的思考,而“线索”与“秩序”则分别对应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途径,三者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解释系统,其顶点是“道”,而线索与秩序则是道的显现。在道、线索、秩序这个统一的解释系统之下,本书作者以极大的发散性和海量的旁征博引拓展了建筑师的常规思想疆域,也为读者打开了许多扇进入不同思考象限的“方便之门”。对于建筑的初学者和年轻的设计师来说,此举可谓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道设计(建筑中的线索与秩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守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398387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7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