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方智范所著的《理解与创新:人本中心的透视和解读》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到第三部分,集中反映了作者对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认识;第四和第五部分,选取了与文学教育、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文相关的若干专题,阐述作者的看法,预设目标是,以对文学作品和文学史专题的理解为基点,让广大语文教师站得再高一点,看得再深一点,联系得再广一点,真正做到从“理解”走向“创新”。
总序
卷首语
“以人为本”:语文课程的灵魂
我心中向往的语文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回归语文之本
“无用之用”:谈文学审美教育
关注人文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人本”与“文本”互动:语文教学的路向
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
重视读书、积累和感悟:在继承中求革新
真实·扎实·和谐·灵活:教学中的教师素养
高中语文必修课教学实施的六大关系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的三个要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诠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诠释
传统与创新:语文教材的建构
语文教材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
语文新教材的现代品格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新建构
文学作品教学新视野
探索人的精神世界:打破两极对立思维
由独感指向共感:创作主体的情感探析
主旋律与多旋律:作品主题的复杂呈现
音乐抒情与文学抒情:古典诗词的形式美感
“人心”的观照与“文情”的透视
神性和人性的交融:我读屈原《离骚》
让散文充盈诗性:我读《庄子》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读《史记》
性情·意境·语言:我读陶渊明诗
个人性分与诗风差异:我读李杜诗
新天下人耳目:我读东坡词
直观感相·活跃生命·最高灵境:我读宋代咏物词
后记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