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中后期文学流派与文风演化
内容
目录

绪论

 一 明人文学流派情结与中晚明文风的演化

 二 复古文化传统与政治背景下的明代诗文

 三 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茶陵派:明中叶复古文风的开启

 第一节 茶陵派与明中叶复古文风的开启

一 诗法盛唐,兼顾宋元

二 文宗欧曾,偶及秦汉

 第二节 茶陵派对台阁体的因袭与超越

一 台阁体的体认

二 台阁体的改造

三 诗言情的重视

第二章 七子派:明代复古文风的鼎盛

 第一节 七子派考略

一 七子称谓起源及其成员构成考

二 七子派称谓来源及成员构成考

 第二节 七子派与弘正、嘉隆文风之转捩

一 七子派的崛起与弘正、嘉隆文风的转向

二 文必先秦、两汉,诗必汉魏、盛唐

三 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宋无诗论

 第三节 郎署文学意识的觉醒与文学审美特质的寻复

一 郎署文学意识的觉醒与人格意识的彰显

二 文学审美特质的寻复与文学传统的再续

第三章 唐宋派:尊唐崇宋文风的复归

 第一节 唐宋派的兴起与嘉靖初诗风的演化

一 唐宋派的兴起

二 唐宋派与嘉靖初诗风的演化

 第二节 唐宋派与嘉靖前期文风的演变

一 由宗法汉魏而师法唐宋

二 文以明道与法度的重申

 第三节 唐顺之“本色论”及其理论价值——兼论阳明心学与唐宋派文风转向之关系

一 唐顺之“本色论”及其理论价值

二 阳明心学与唐宋派文风转向之关系

第四章 公安派:信心反古文风的倡扬

 第一节 公安派兴起的学术、文学渊源

一 公安派名称来源

二 公安派的学术、文学渊源

三 公安派的兴起及文坛风尚

 第二节 公安派与晚明文风之转向

一 师心与反古: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二 公安派与晚明文学革新先锋之关系

 第三节 由信口师心趋向信心师古

一 由信口师心趋向信心师古:文学理论的自我调纠

二 公安派文学理论自我调纠的学术氛围、政治背景

第五章 竟陵派:晚明复古文学思潮的回归

 第一节 竟陵派兴起与发展

一 竟陵派诗学源流考略

二 竟陵派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竟陵派与晚明复古文学思潮的回归

一 信心信古求真情

二 师心师古宜雅正

 第三节 竟陵派“深幽孤峭”文风成因探赜——兼论晚明激进文风回落、复古文风回归

一 政治、学术背景下的文人心态所趋

二 中国古代文人传统依古意识使之然

第六章 云间派:明末复古文风之复盛

 第一节 云间派形成考

一 云间派称谓来源考

二 云间派形成时限考

 第二节 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

一 云间派文学复古宗崇方向:文当规摹两汉,诗必宗趣开元

二 云间派文学复古操作程序: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

 第三节 云间派文学复古与图存救亡

一 复兴古学以图存

二 倡导实学以救亡

结语 文学流派、文风演化与文学史建构

主要引用和参考书目

后记

编辑推荐

《明中后期文学流派与文风演化》主要以明代中后期茶陵派、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云间派等几大重要文学流派为参照重心,在明代文化复古的大背景下,梳理、探析明代中后期主流文风的演变规律及其意蕴。本书由薛泉著。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以明代中后期茶陵派、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云间派等几大重要文学流派为参照重心, 在明代文化复古的大背景下, 梳理、探析明代中后期主流文风的演变规律及其意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中后期文学流派与文风演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17651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2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