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唐帝国的扩张(第1部廓清漠北)
内容
编辑推荐

醉罢君山所著的《大唐帝国的扩张(第1部廓清漠北)》是一部讲述唐代开拓进取的历史。唐是中国历史上国力空前强盛、疆域空前辽阔的王朝。大唐帝国战功赫赫,自开国始便积极进取,以钢铁般的意志,打垮一个又一个对手:在北方,廓清漠北,使中国声威远达北西伯利亚;在东方,征服朝鲜,并在白江口海战中大败日本海军;在西北,降服西突厥,使得西域在汉之后又一次回归中国;在中亚与南亚,大破中天竺、远征小勃律、大勃律,战胜阿拉伯等。

内容推荐

廓清漠北、打开西域之门、东方战争、帝国狙击者、叛乱时代、帝国熊途、过渡时代、日落大草原、西线争夺、决战中亚、盛唐终结……大唐帝国开疆拓土,雄视天下,最强盛之时,势力波及东亚、北亚、中亚甚至西亚与南亚。

赫日当中的大唐帝国如何崛起?又为何由强盛转而衰落,最终消亡?曲终收拨,血与剑交织的大唐帝国扩张终结的历史幕后,李唐皇室究竟演出了一幕幕怎样的故事?《大唐帝国的扩张(第1部廓清漠北)》以历史大事件为轴线,通过还原历史细节,透过大唐帝国的沧桑和辉煌,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

《大唐帝国的扩张(第1部廓清漠北)》由醉罢君山所著。

目录

第1部

第一章 廓清漠北(上)

第二章 廓清漠北(下)

第三章 打开西域大门

第四章 东方战争(上)

第五章 东方战争(下)

第六章 帝国狙击者

试读章节

一、威胁:对峙的开始

公元624年,持续了十四年之久的中国内战,终于尘埃落定。这年三月,大唐将领李靖击垮了盘踞在江南的宋帝辅公祏,至此,大唐政权完成一统中国的使命。

这一年是武德七年,李渊已经当了七年的皇帝。直到此时,他才感觉到了皇冠沉甸甸的分量。这些年,皇帝太多了,可谓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场接着一场残酷的战争,吞噬了无数的生命,也吞噬了一顶又一顶皇冠。只有笑到最后者,才是真正的赢家。

从此,大唐帝国在血与剑交织的背景中矗立,一个伟大的时代开始了。

当大唐帝国扫灭群雄之后,在北方辽阔的草原荒漠地带,一个庞大的汗国正成为新帝国最大的威胁,这便是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又称北突厥汗国,这是为了与西突厥汗国相区分。

突厥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突厥原为铁勒族的一个分支,曾经受柔然汗国的统治,在公元六世纪中叶,突厥出了一位英雄好汉,名叫土门。在土门不懈努力下,突厥开始崛起,公元552年,土门率领突厥勇士们大破柔然汗国,开始了突厥辉煌的历史。土门自立为可汗,称为“伊利可汗”。

从公元六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短短二十余年时间,是突厥最强盛的时期。此时正是北周与北齐对峙期,战争不断,而突厥利用北周与北齐的矛盾,坐收渔翁之利。北周与北齐为了拉拢突厥以为外援,纷纷不惜血本巴结突厥,使得突厥获利巨大。同时,突厥不断向外扩张,其国土东起辽河,西至西海(中亚里海),南抵大漠,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东西距达万里,南北距达五六千里,成为一个庞大的草原帝国。

但是在583年时,突厥国内却出现了分裂,分裂为突厥汗国(北突厥汗国)与西突厥汗国,两个汗国之间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在新兴大隋帝国的支持下,北突厥汗国最终击败了西突厥汗国,同时也臣服于大隋帝国。

随着隋炀帝上台后倒行逆施,穷兵黩武,终于激发民变,国家陷入大动乱之中,突厥汗国也乘机摆脱隋王朝的控制。

提起突厥汗国,皇帝李渊便有一种隐隐的心痛。

这位大唐皇帝,曾一度被迫臣服于突厥。

那是在七年前的617年,隋帝国已是分崩离析。这是一个造反者的时代,起义与叛乱此起彼伏,时为大隋帝国唐国公的李渊审时度势,在他控制下的太原揭竿起兵,逐鹿中原。

中原地区的一片混乱局面,使得北方的突厥汗国乘机崛起。始毕可汗,一位杰出的突厥首领,趁隋王朝大乱之际,极力扩张实力,在大漠南北刮起一股突厥旋风,拓地万里,控弦百万,不仅征服周边其他游牧民族,而且开始染指中原的事务。北方的各路军阀,或多或少都在拉拢突厥,甚至投靠突厥。

李渊,这位后来的大唐开国皇帝,为了避免与强大的突厥汗国对抗,同时也希望获得始毕可汗的支持,跟许多军阀一样,选择了与突厥结盟,实际上乃是臣服于突厥汗国。以此为条件,李渊得到了突厥人在武器、马匹、粮秣、人员等方面的援助。

一年之后,李渊在长安登基,建国号为“唐”。即便他头戴皇冠,突厥人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李渊也不过是其摆布的众多棋子中的一颗罢了,自恃有功的突厥使者每到长安城,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突厥决不会做赔本的生意。付出之后,必定要连本带息收回。

公元620年,突厥开始得寸进尺了。这一年,李唐军队打垮了刘武周的政权,收复太原。在这场战争中,刚上台不久的处罗可汗派了两千人的突厥部队协助唐军,战场的硝烟刚刚散尽,突厥人便找上门来抢地盘。

六月,处罗可汗亲自抵达太原。视察了太原的防务之后,对太原所属的并州军事长官、检校并州总管李仲文说:“并州刚经历战乱,守备不足,突厥军队愿意帮助唐军协防。”李仲文听了哭笑不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突厥人哪里是想协助唐军,分明是监视唐军的一举一动。

可是连皇帝李渊对突厥可汗都毕恭毕敬了,李仲文只是并州总管,有什么办法来约束突厥可汗呢?面对强大的突厥,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了。

突厥的伦特勒带了数百名骑兵留在并州,并在石岭(今山西忻州南)以北诸险要地带屯兵把守。安排妥当之后,处罗可汗才放心地返回突厥。

“欺人太甚!”李渊心中窝了一把火。一个月后,李渊找到了一次报复的机会。

李渊正准备与盘踞在洛阳的军阀王世充开战,这时,突厥人却打算支持王世充,以遏制李唐的势力。处罗可汗派遣特使秘密前往洛阳,欲与王世充会晤,同时带去大量的牛羊,作为支持王世充的军备物资。

突厥人搅了进来,怎么办?是睁一眼闭一眼装没看见,还是狠狠打击一下突厥人的气焰?

李渊踱来踱去。很显然,突厥希望看到中原诸雄维持一种均势,这样对突厥最有利,可是李渊又怎么甘心做一个草头王呢?想到这里,李渊拳头一握,嘴里挤出一个字:“打!”

突厥特使在一支护卫队的保护下,正秘密向洛阳方向行进。

P2-4

序言

这是一部关于大唐帝国开拓进取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长河里,汉、唐是两座巍巍高山,这两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是很相近的:政治相对开明,汉有文景之治、明章之治,唐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对外战争均取得赫赫战功,汉代开拓西域、西南,击破匈奴,唐代经略中亚,两灭突厥;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原政权在历史上多次遭受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强有力挑战,只有在汉唐时代才有过绝对的军事优势。汉如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唐如赫日当中,烈焰灼人。

强汉与盛唐,哪个朝代更伟大呢?这是很难比较的。汉代前后四百余年,其超级强国的地位,自始至终未受到动摇,王夫之曾经这样评说道:“国恒以弱丧,而汉独以强亡。”相比之下,唐王朝的寿命要短得多,前后二百八十九年。“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盛衰的分水岭,唐代真正强盛的时间只有一百多年,这是比不上汉代的。然而,唐帝国面临的对手之强,远甚于汉时,无论是北突厥、西突厥、吐蕃或阿拉伯帝国,均是超一流的对手,故而其武功之取得,较汉代尤显艰难。

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是李渊,然而其恢弘格局的奠基者实际上是唐太宗李世民。他集仁君、明君、雄君于一身,他的伟大之处,在于给大国安上一颗雄心。从唐王朝初创的那天起,便受到北方突厥的严重威胁,甚至一度委曲求全。唐太宗即位时,北突厥兵临城下,震动帝都,以李世民之雄才,尚且不得不签城下之盟。知耻而后勇,励精图治的唐太宗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便彻底击破北突厥,俘其可汗,这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迹。对比汉匈战争,以汉之强,仍耗费百余年才降服强敌,唐王朝之霸气,由是可窥一斑。灭北突厥不过是唐初扩张的起点,在之后的二十年里,唐太宗武功之盛,在中国历史上殆可称为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继消灭北突厥后,唐帝国又扫平北方强国薛延陀,廓清漠北,北疆边患不复存在,历史学家岑仲勉评曰:“声威之北及,想蒙古时代尚比太宗为逊色。”打通西域是唐太宗的第二个战略方向,这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征吐谷浑、攻高昌、伐龟兹、战西突厥都是这一战略的组成部分。唐太宗时代,唯一没有打赢的战争是征高丽之战,这场战争的失利,恰恰是因为皇帝亲征。为顾及皇帝的安全,唐朝军队放弃了大纵深的战略,转而采取逐城逐地的争夺,速决战最后成了持久战,这种战略对于劳师远征的一方是相当不利的。

凭借唐太宗奠定的坚实基业以及遗留下的政治资本,唐高宗时代仍然延续扩张势头。在平百济之战中,中国与日本第一次正面交锋,唐朝海军大破日本海军,取得白江口海战的胜利。唐太宗生前未能打败的高丽,也在唐高宗时被征服。在中亚战场,西突厥汗国在唐朝军队的打击下解体,大唐的势力深入中亚,直抵伊朗高原,这也是帝国声势最盛的时代。然而盛极必衰也是自然规律,在唐高宗统治的后期,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政权在论钦陵的执政下崛起,大非川之败标志着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北突厥复国则令唐政权北疆再陷危局,帝国的第一期扩张也宣告终结。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女皇,从个人奋斗的角度来看,她是个成功者,但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她的统治能力似乎被远远高估了。她的统治并不始自称帝,而是在唐高宗后期便已主持政局,而唐帝国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走向熊途。武则天时代,太宗、高宗时的对外战争成果损失大半,帝国不仅失去昔日的威风,边疆也屡屡告急:北方突厥的入侵,契丹的叛乱,吐蕃的进攻,等等。不过女皇还是小心翼翼地驾驶着帝国航母,没有令它触礁沉没,尽管外壳受损严重,整个船体却还未倾覆。

到了唐玄宗时,大唐帝国迎来第二个春天。“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最鼎盛的一个时期,盛世之盛,主要在于经济及文化,若论武功,仍然不及太宗时代。唐太宗的战略是大纵深的围歼,不打则罢,一打势必要一战定胜负,贵在速决,而不打持久战。唐玄宗时的战略格局没那么大,多是陷入旷日持久的苦战,或是一城一池的争夺,或是边界线上的拉锯战,难以看到初唐行云流水、势如破竹的战争场景。玄宗时代的战争十分频繁,而且范围很广,与突厥、吐蕃、契丹、突骑施、大食、南诏均有军事冲突,几乎与周边有实力的政权都交锋过,其中战果比较大的是平突厥之役与中亚争夺战。与唐太宗平突厥有所不同,唐玄宗平突厥更多倚靠回纥等游牧部落的力量,实际上是以夷制夷的手段。中亚争夺战则是盛唐军事史最精彩的篇章,唐、大食、突厥、吐蕃四大势力角逐于中亚,尽显纵横捭阖的智谋,高潮迭起、险象环生,精彩纷呈。然而唐玄宗善始却不能善终,“安史之乱”的爆发,终于结束了大唐帝国一百多年的强盛史,盛唐成了记忆中的光辉时代。

历史是一面魔镜,包纳过往的所有人与事。但倘若认为过往等同于消逝,那未免不贴切。事实上,历史是充满生命力的存在,它默然不语,却悄无声息地传递着无形的力量。这就好比个人,他当下的性格、能力,无不与过往的经历相关联,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带走一切,而是留下精神的印记。一个人曾经取得越多的成就,自信心就越加强大,这是显而易见的心理现象。一个国家同样受到这种心理规律的支配,我们搜寻历史,便是在寻求一种力量。

现代成功学认为,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他心灵力量的强弱。哈尼尔曾这样说过:“在我们‘做’什么之前,我们必定已经‘是’什么了。我们只能‘做’到我们所‘是’的程度。”如果我们把这种理论引申到国家,那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国之所以能成为大国,在于有一颗雄心。有了雄心,一切困难就不成其为困难,就如古人所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大国并不总是强国,就像晚清时的中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可是不过就是被列强宰割的大肥肉罢了。当然,晚清时的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欧美。可是我们也发现,在历史上,并非先进文明总能战胜落后文明。古罗马毁于蛮族之手,南宋灭于蒙古之手,这都是例子,可见器物进步、经济领先、文明发达并不一定能保证国家安全,失去了雄心,就失去了斗志。就像南宋,经济其实不错,学术也很发达,科技水平也高,当时发明的武器也很多,可是朝廷只是苟且偷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没有雄心,最后只有灭亡。

大国雄心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国家统治者得有雄心。要是政策的制定者只是鼠目寸光,那肯定没戏;其二,国民要有发扬蹈厉的精神。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汉代的伟人们在唐代是备受推崇的,唐代的诗歌、散文包括墓志铭里,都充满歌颂汉代伟人的词句,像卫青、霍去病、张骞、班超、马援等人,那是唐人的榜样。可是唐代的伟人们在后世却没有得到前辈们的地位,王玄策在天竺的惊人勋绩,在后世默默无闻;大英雄苏定方在小说里成了反面人物;第一次打败日本人的刘仁轨,知名度也不高,后世也没什么人写诗歌来颂扬他。这主要原因在于汉以后还有唐,唐以后就没有相媲美的朝代了。当然,我认为一个新的中兴时代就要到来,所以我先做点歌颂唐代伟人的活。

《大唐帝国的扩张》以扩张史为视角来写两个强盛王朝的历史,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借此来表现中国历史文化中刚健雄强的一面。有人会说,现在世界潮流是和平对话,不能再说扩张了。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我认为扩张的形式会有别于古代,不再以领土的扩张为主,取而代之的是势力的扩张、影响力的扩张。有人要用第一岛链来封锁中国,我们需不需要去突破?需不需要把海上力量扩张到蓝海深处?有人要在印度洋上充当海盗,杀人越货,我们要不要派海军去那里巡逻?有人要抢钓鱼岛,我们要不要有一种“犯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无畏气概呢?要不要有凛然不可犯的大国雄心呢?  本书从写作到定稿,历时四载,三易其稿,殊为不易,终得顺利完成并付梓。在这里要感谢我家人的支持与理解,因为写书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务正业。我还要感谢责任编辑刘春雨女士,她极其严谨认真,并指正书中若干错误。同时,我也感谢许多素未谋面的网友,他们坚定不移地支持与热情的鼓励,给了我莫大地帮助。

醉罢君山

记于2012年9月2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唐帝国的扩张(第1部廓清漠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醉罢君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201633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2.09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