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母亲(精)/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母亲(精)》是写前一代革命女性的典型作品。丁玲以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为背景,叙述自己的母亲在大时代来临以前,以一个年轻寡妇,在旧社会中遭遇了层层的苦痛和压迫,使她觉悟到女性的伟大革命,而独自走向光明去的经过。

内容推荐

《母亲(精)》是丁玲诸多作品中的名作之一。丁玲母亲原名余曼贞,这部《母亲(精)》即是以其亲生母亲为原型的创作,其中的小菡与弟弟即以丁玲本人与幼年夭折的弟弟为原型。丁玲的母亲可说是一位旧社会颇具先进性与开放头脑的伟大母亲,在早年守寡的孤苦境地中,凭借顽强的意志抚养他们长大。在一次回武陵城(娘家)的偶然机会中,她接触到了新式女子学堂,并深深地迷恋上去学堂读书,以求自己开创出自立的生活道路。她送孩子读书,自己也读书、放脚,结交同道好友,议论时政,并具有一颗爱国之心。这样的一位女性在那个时代所做的一切,都堪称壮举,体现了女性在革命大潮风雨欲来时的精神觉悟。这部作品,有着细腻流畅而优美的散文化之美,人物描写与对话,又有中国古典小说的优良传统,堪称新文学佳作典范。

试读章节

是十月里的一个下午了。金色的阳光,洒遍了田野,一些割了稻的田野;洒遍了远远近近的小山,那些在秋阳下欲黄的可爱的无名的小山。风带点稻草的香味,带点路旁矮树丛里的野花的香味,也带点牛粪的香味,四方飘着。水从灵灵溪的上游流来,浅浅的,在乱石上“泊泊泊”的低唱着,绕着屋旁的小路流下去了。因为不是当道的地方,没有什么人影。对面山脚边,有几个小孩骑在牛背上,找有草的地方行走。不知道是那个山上,也传来叮叮的伐木的声音。这原来就很幽静的灵灵坳,在农忙后的时候,是更显得寂静的。

小菡,一个三岁大的女孩子,小的圆脸上,浮着天真,和快乐。穿一件蓝绸的薄棉衣,跟在么妈的后面,不稳的在菜园里的小路上走着。么妈在那里摘了好些白菜,又走到另外的一畦上,蹲着去掘萝卜。小菡也蹲着,没有蹲好,却坐在地下了。么妈望了她的小脸一下,塞给她一个小的红萝卜,笑着说:

“小菡乖,喂,拿着,玩玩,不要吃,脏呵!”小菡捧着了萝卜,也望了望么妈的脸,全是皱纹,但是她也聪明的笑了。望望萝卜,又去望远远的天了。

么妈摘好了菜,挽着一个大篮子,一手牵着小菡,慢慢的走出菜园。关了菜园的门,一个编着细篾细枝藤的矮门,便又在池塘旁的路上走着。三个鹅,八只鸭子在塘里面轻轻的游。时时有落叶被风飘了过来。她们转过了一堆树丛,走上石板路上时,就看见秋蝉,正在大门外的石坎上晒太阳,顺儿在坪里踢毽子。顺儿一看见么妈便朝大门里跑,却被么妈叫住了:

“那里跑!快过来引小菡。要你陪着三奶奶,怎么我一走就野出来了?秋蝉也不是东西,自己不晓得,十六七岁了,老呆在外面做什么?里面没有人,三奶奶要个什么东西,还得跑出来请你们么?”

秋蝉不敢做声,歪着脸嘴踅身走进里面去了。顺儿笑着来牵小菡,小菡举着红萝卜走了过来。蓝绸的衣裤上,和那白的小的孝鞋上都染了好些黄泥。

“小菡!你到什么地方去了来?”

“同么妈到菜园,有虫虫。”

“虫虫咬手手呢。”

么妈看见小菡已经很好的同顺儿玩去了,便也踅转身朝侧面的厨房走去。厨房侧面还堆着许多木料,那栋横的预备做花厅的房子,还是孤另另的几根梁柱,空空的站在那儿,这还是在春天的时候立上去了的,好久就没有匠人来了。自从春天三老爷病后,这个屋里的女主人就百事都废弃,这座在预计中很辉煌玲珑的小花厅,自然是无人管了。经了日晒夜露,风吹雨打的那些梁柱,都变得有点憔悴了。

么妈在厨房里打了一个转身,便又走了出来。小菡和顺儿还在石坪上玩。黑儿也在那里打着圈子嗅着。么妈望了望天气,太阳已在山上了。于是又喊道:

“带小菡进去,外边有风,天晏了。”

小菡看见了么妈,却扑到她的怀里,要她牵。她蹲下来在那小的嫩脸上,用缺了牙齿的瘪嘴亲了一亲,便哄着她:

“弟弟醒来了,快去看弟弟,妈在喊你呢,听见了没有?”

小菡张着耳朵听了一听,便又笑了,天真在脸上漾着。她用小脚跟着顺儿跑,嘴里伊伊哑哑的唱了起来:

“摇呀摇,摇呀摇,弟弟睡觉……”

P1-3

序言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编辑赵家璧在上海良友图书公司老板伍联德的支持下,历经十余年,陆续出版《良友文学丛书》,计四十佘种。其中三十九种在上海出版,各书循序编号,后出几种则无。该套丛书以收入当时左翼及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主,也选入其他各派作家作品。其中小说居多,兼及散文和文艺论著;第一号是鲁迅的译作《竖琴》。丛书一律软布面精装(亦有平装普及本),外加彩印封套,书页选用米色道林纸,售价均为大洋九角。

《良友文学丛书》选目精良,在现在看来,皆为名家名作;布面精装的装帧更是被许多爱书人誉为“有型有款”。不可否认,在装帧设计日益进步的当下,这套出版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丛书外形已难称书中翘楚,但因岁月洗汰,人为毁弃,这套曾在出版史上一度“金碧辉煌”过的丛书首版已然成为新文学极其珍贵的稀见“善本”。

在《良友文学丛书》首版八十周年之际,为满足现代普通读者和图书馆对该丛书阅读与收藏的需求,我们依据《良友文学丛书》旧版进行再版(四种特大本不在其列)。本着尊重旧版原貌的原则,仅对旧版中失校之处予以订正。新版《良友文学丛书》采用简体横排的形式,以旧版书影做插图,装帧力求保持旧版风格,又满足当下读者的审美趣味。希望这一出版活动对缅怀中国出版前辈们的历史功绩和传承中国文化有所裨益,也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把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母亲(精)/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35519
开本 16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5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