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小开
内容
编辑推荐

宋路霞所著的《上海小开》写了一帮上海滩挺有名气的小开,其中有一生都“泡”在爵士乐中的查理林、朱兆和;有从票友到名角的李家之后李家载;有一辈子没赚过钱,却捐献了无锡蠡园的王亢元;有张静江的侄子、古钱大王张叔驯;有苏州潘家之后、网球国手潘家震;有晚清四川总督刘秉璋的曾孙、收藏大家刘耋龄;有唐绍仪的侄孙、一辈子都在玩邮票的唐无忌;有盛宣怀的儿子盛恩颐、盛异颐,孙子盛毓邮、盛毓度以及外孙庄元端。他们的心性、追求、背景、履历各不相同,但是都玩出了成绩,玩出了水平,展现了一段鲜活的无悔人生。

内容推荐

“小开”是旧上海一个特有的名词,一般指没有自己独立打理的一桩生意或没有赖以作主要生活来源的专业,只依靠父母或老家的财势,过着富裕生活的人。他们是上海滩一个很特殊、有趣的群体。他们大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社会精英,但也不是社会累赘;他们没有经营的头脑,但是很有玩儿的本事。他们很多人就玩了一辈子,玩出了名堂和学问,如书中提及的古钱大家张叔驯、邮票大王唐无忌、网球国手潘家震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开”这一个群体拓展了上海消费文化和海派时尚。《上海小开》用十个篇章白描勾勒出了十位上海滩有名小开的一生。

这些小开皆出身富贵名门,如李家载是李鸿章的曾侄孙,刘耊龄是刘秉璋曾孙。他们都是生长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之后又经历了解放、反右、“文革”、改革开放,其生活的天壤之别可以想象,或也难以想象。作者宋路霞多年从事中国近代家族史研究,从这些小开的经历来窥探其背后整个大家族的兴衰变化以及时代的变迁想来也是一个较为有趣特别的视角。作者通过采访有关当事人,并结合历史资料,将每一个人物的个性与活动都生动地用文字反映出来。文字资料之外,作者还搜罗了诸多一手的珍贵照片,使书稿兼具知识性与可读性。

《上海小开》是“精品上海书系”中的第十本作品。

目录

从名票到名角

 ——李鸿章的曾侄孙李家载/1

古钱大王传奇

 ——张静江的侄子张叔驯/18

小校经阁的传人

 ——刘秉璋的曾孙刘耋龄/39

邮票大王的传人

 ——唐绍仪的侄孙唐无忌/54

从“网球小潘”到网球国手

 ——苏州潘家之后潘家震/71

与体育结缘的一家

 ——盛家的公子们/86

从玩小汽车到造大卡车

 ——盛宣怀的外孙庄元端/100

不会赚钱但很爱国

 ——捐献无锡蠡园的王亢元/117

为了爵士乐来到人间

 ——怀旧金曲的查理林/134

爵士乐手的爵士传奇

 ——朱季琳的孙子朱兆和/152

试读章节

南京西路附近的吴江路很早以前是一条小河,后来成了一条弯弯的马路,近些年来商铺林立,一到晚间,比数米开外的南京西路还要热闹。可是从前不是这样,吴江路不是一条美食街,那里闻不到什么油香味、麻辣味,倒是常能听到吹拉弹唱的声音,因为这里有个出名的大弄堂天乐坊,里面有个不是票房胜似票房的人家——40号李家。半个世纪里,国内凡是喜欢言派京剧的,没有不到这儿来“磨蹭”的。这儿实际上成了言派艺术在南方的大本营。“盟主”就是著名言派艺术家李家载,他是李鸿章的五弟李凤章的后代。

李家的老五房

李鸿章家族有六房,在上海滩留有很多传奇故事,有政界的、商界的、外交的、科技界的……李家载的祖父一代已经到了上海,除了经营房地产,在戏剧界也很出名,是个很有影响的票友世家。

李家后人在上海的居住地,上世纪初大多都环绕在跑马厅(今人民广场)附近,老二房(李鸿章一支)在威海路茂名路;老三房(李鹤章一支)在威海路黄陂北路;老五房(李凤章一支)原先也住在威海路茂名路,一所叫三茅宫的道观附近,后来由于连遭两次不幸,搬到了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旁边的吴江路,在天乐坊顶下了房子,两代人住了四栋楼。

李家载是李家老五房李凤章的曾孙,父亲叫李国澄。他祖父李经翊一百多年前就已从安徽移居上海。由于他的伯祖李经祜一房无后(李经祜9岁去世,夫人柯氏抱牌位结婚),于是柯氏过继李家载的父亲李国澄为子。由于李家载的祖父李经翊原本也是从老六房(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一支)过继来的,他们父子两代人先后都过继给了五房,所以李家载也就算到了老五房的谱系上。

李鸿章的五弟李凤章虽无亲生儿子,却有的是钞票,是李家首富,是李家兄弟中唯一没有上前线打过仗的人,他在芜湖经营房地产,为这个票友世家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条件。李家载的父亲李国澄是有名的票友,喜欢谭派戏,能粉墨登场。早年有些名角从北方南下来上海唱戏,就住在李国澄家里,他们常常一起躺在大烟铺上,一边抽烟一边聊戏。李国澄原先住在三茅宫附近一处二进五楼五底的大宅子,那原先是李根源的老房子,还有一个宽敞的庭院。后来发生火灾,还遭遇过强盗上门,为防不测,他们先到苏州避了两年,从苏州再回上海时,正值浙江兴业银行投资的天乐坊造好,就搬进了天乐坊。

出名的皮大王

李家老五房两代无子,全靠过继,所以儿子特别吃香。到了李家载一代,他上有姐姐,下有妹妹,就他一个男孩,自然更成了宝贝疙瘩。他从小长得虎头虎脑,精力充沛(据说他先天营养过剩,生下来就十斤),皮的本事很大。

李家载有个表弟叫宋湛清(他俩的母亲是亲姐妹,外公沈玉麟曾任轮船招商局经理,晚年住在苏州大石头巷),与他同年生,就是小几个月。两个人一个人高马大,敢冲敢杀,天不怕地不怕;一个从小多病,长得很瘦,个头小,胆子也小,像个影子,整天跟在表哥屁股后头转悠。

有一年他们过10岁生日,家里办堂会,为适合小孩子胃口,请的不是京剧班子,而是请来一个杂技班子表演魔术,还请了很多亲戚朋友带孩子来观看。孩子们自然非常兴奋,那还是住在威海路的时代。

那天一早杂技班子就来了,在院子里搭一个台,拉上布幔,搬进来很多道具。人家在楼下客厅里作准备时,李家载和宋湛清小哥俩从窗口走过,他们好奇地往里看,只见一个伙计把一只活的兔子放进了一个甏,盖上盖子放在一边,然后忙别的去了。

李家载脑子一转,有戏了,对表弟说:“我们把那兔子捉出来玩好吧?”

“好呀!”宋湛清兴致也很高,他一贯是表哥的搭档。

两个人趁大人不备,悄悄溜进去,把兔子从甏里抓出来,又担心被人发觉,因为那甏的分量一下子轻了许多,于是就拿块砖头放进去,然后抱着兔子上楼玩去了。魔术表演开始,当应当把兔子变出来的时候,那兔子总也蹦不出来,演员急了一头汗,伸手一抓,竟是块砖头,惹得台下哄堂大笑。

那时的杂技班子都是些草台班子,常年走街串巷,靠手艺吃饭的。这下出了大洋相,而且是在李鸿章家族的堂会上,传出去不得了,人家丢不起这个脸,只好拱手作揖,向台下讨饶:“各位大爷,我们是靠手艺吃饭的,从来没有得罪过你们李家,请不要开玩笑了,把兔子还给我们……”大人们一听,就知道是两个皮大王干的,别人不会干这种事。等到人们迁怒于他俩时,他俩早不知溜到哪里去了。

P1-3

序言

上海小开是20世纪上半期上海滩一个很特殊、很时尚、很牛气,也很有趣的群体。依现在的习惯说法,他们是当年的富二代、官三代、高富帅、公子哥儿……这样的比喻或略显粗简,因为他们不但家庭富裕,吃喝不愁,而且头脑灵活,受过传统文化教育,也受过租界里欧风美雨的长期熏陶。比起中原地区的富家子弟来,他们身上多了很多“洋味”——抽洋烟,喝洋酒,打网球,跳交谊舞,听爵士乐,头上和脚上一定铮亮,“裤线可以切西瓜”,总之,走在大街上,“腔式”和“派头”定规一流。

他们最初不属于社会精英,自然也不全是社会累赘;他们大多不大会赚钱,但是很会花钱;他们往往没有经营经济实体的天赋,但是很有玩的本事;他们心气很高,英语熟练,不会落伍,一辈子瞄准世界新潮流;至于能不能出人头地,他们似乎并不太在意或在乎。总之,他们是一群有钱、有闲、有聪明脑袋、有想法、有家族背景、有个人追求、天塌下来也不肯放弃自己兴趣爱好的上海男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开所痴迷的东西往往是海派文化的组成部分,有西风东渐中的舶来品,如爵士乐、交谊舞、网球、集邮、船模、无线电,也有中国传统的古老文化,如京剧、昆曲、围棋、文物收藏,这很能说明海派文化的交融性、广泛性,因此也很有代表性。他们中有的人沉湎在自己的爱好里,玩了一辈子,终于玩出了水平,玩出了高雅,玩出了名堂,甚至在某一领域独占鳌头,成了专家、学者。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轨迹,原本属于上流社会的一分子,但是随着20世纪下半期的生活动荡,他们或出国,或留在上海,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天翻地覆,他们对所痴迷的始终不离不弃,所以更多了些跌宕起伏、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书写了一帮上海滩挺有名气的小开,其中有一生都“泡”在爵士乐中的查理林、朱兆和;有从票友到名角的李家之后李家载;有一辈子没赚过钱,却捐献了无锡蠡园的王亢元;有张静江的侄子、古钱大王张叔驯;有苏州潘家之后、网球国手潘家震;有晚清四川总督刘秉璋的曾孙、收藏大家刘耋龄;有唐绍仪的侄孙、一辈子都在玩邮票的唐无忌;有盛宣怀的儿子盛恩颐、盛异颐,孙子盛毓邮、盛毓度以及外孙庄元端。他们的心性、追求、背景、履历各不相同,但是都玩出了成绩,玩出了水平,展现了一段鲜活的无悔人生。

新中国成立时他们大多数人正年轻,既不属于地主、老财、资本家,也不属于工人、贫下中农。他们是非常边缘的、不受重用和信任的一群,越是会玩就越是不被正眼相看,被视为不务正业、小资产阶级情调、剥削阶级的醉生梦死……正因为如此,也使得他们的人生轨迹比一般普通人更风情万种,甚至有些天方夜谭的传奇意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历史,因为他们的生活折射出了一个阶层的社会变迁、人生百态的变奏、世事无常的残酷、海派文化的韧性。

这些真实故事的碎片丢之可惜,于是记下来,印出来,但愿能得到关注上海、热爱上海的读者们的喜欢。

宋路霞

2013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小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路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39755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3141793
中图分类号 K820.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9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