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一起毕业/当代大学生长篇小说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手术室的无影灯倏地亮了起来。刺眼的灯光照着手术台上一个皮肤黝黑的女人身上。她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紧紧地闭着眼睛,眉头紧锁。麻醉师已经完成了任务,十多名白衣天使已准备就绪,站在了手术台旁。被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的主刀医生,带上消毒手套,拿起手术刀,冰凉的刀刃马上就要贴近女人肾部皮肤的时候,伴随着一阵凌乱的脚步声,手术室的门被砰地一脚踢开。一个年轻斯文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声嘶力竭地喊道:“住——手——”这是乔力主编的《我们一起毕业》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一个关于大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故事。一个充满曲折与艰辛的故事。一群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年轻人,怀揣着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走出大学校门,走向社会。他们面对亲情的变故、友情的考验、爱情的抉择,体会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深刻含义。《我们一起毕业》围绕主人公夏天、程毅等人在追求爱情和自主创业期间遇见的酸楚和尴尬,以不同角度展现了他们内心深处折射出的多侧面的光辉,写照了他们怎样慢慢走向成熟并完成人生心性的蜕变与丰富。

这就是由乔力主编的《我们一起毕业》。

试读章节

王启明夫妇的卧室里传来两个人的说话声。“这个孩子都是被你惯坏的,这么大了,什么事情都不想,就是玩儿,除了玩儿就是和女孩子混在一起,上学不好好上,毕业了该工作了还是玩儿,我真是被他气死了。”王启明气愤地跟李艳丽说。

“你就会埋怨我,总说我惯的,原来家境不好,王鹏也跟咱们遭了不少罪,那时候我们住在平房,冬天特别冷,又不舍得烧煤,门口的墙上都是冰。有一天我洗完衣服,水冻在门槛上关不上门,我就使劲刨,王鹏看见也在一边帮我,我当时心都要碎了,那时候你在~IULT?”李艳丽激动地说。“你总提这件事,我不是跑长途嘛,就为了多赚几个钱嘛。”王启明抢白说。“赚钱不就是想让小鹏过得好吗?现在过得好了,我就惯着他怎么了?”李艳丽说完,两个人谁也不说话了。

“这么早又是上哪儿去啊?”王启明冷冷地说道,王鹏没有回答站在门口。“小鹏啊,我是不会害你的,马上就要去报到了,能不能不出去惹事了?我的小祖宗啊。”王启明缓和下来语气站在儿子身后说着,王鹏无奈地转过来说:“爸,我已经长大了,你们说的我都明白,我听你们的,我会去报到的,但是你们别拦着我去找夏天。”王鹏说完又出了门。“孩子,你还没吃早饭呢?”李艳丽边说边拿起两片面包追出去了,塞到王鹏手里。

王鹏站在门前,两手提着高档礼品,刚要敲门,看见夏天母女正推着三轮车从胡同口过来,在王鹏心里曾经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一下子落了地,画面好像凝结在这一刻。王鹏放下手里的东西马上过去帮母女俩推车,那一刻他突然间觉得自己应给夏天撑起一片天,想让自己成为夏天的依靠。两个人什么也没说,母亲识趣地先去开门。

“王鹏今天在家里吃饭吧,阿姨给你做好吃的。”张桂芬殷勤地招呼着王鹏。

“不用了阿姨,我是问问夏天工作怎么样了,一会儿就走了。”

王鹏刚说完,夏天马上小声地回:“我的事儿,不用你管。”

“夏天你是不是不打算原谅我了?”王鹏大声地说。

“夏天,王鹏对你多好啊,你别太任性啊!”张桂芬圆场说。

张桂芬边忙活做饭边留意两人说什么,屋里传来两个人小声的争吵。“你以后别来我家了。”夏天表情严肃地说。

“为什么我不能来啊,你是不是背着我又和程毅那穷小子……”王鹏激动地说。

“你说话客气点儿。”夏天生气地说。

“怎么了?嫌我说话不客气了?”王鹏反问。

“王鹏,我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我和谁怎么样,和你都没关系。”  夏天说完,王鹏怒视着夏天说:“你可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儿亲口答应我的,这时候又反悔了?”

两个人正在争吵的时候,张桂芬端着两盘菜进来了,故意假装没听见笑着问:“你们洗洗手过来吃饭吧,说什么呢,那么热乎?”两个人谁也不说话了,都坐下吃饭。“王鹏,阿姨做的肯定没有你们家做的好。”张桂芬客气地说。

“没有啊,阿姨您做的非常好吃啊,比我妈做的好吃。”王鹏更是客气地回答。

就在这个时候,夏天的手机响了,是程毅来的电话。“喂。”夏天小声地接起来,往院里走,王鹏也跟着出来了,夏天打开院门看见程毅在门口站着,王鹏在后边大声说:“我以为是谁给我女朋友打电话呢,原来是你啊!有什么事儿吗?要不进来说吧,正好我们在吃饭呢,一起吃点吧?”王鹏故意阴阳怪气地说。程毅看见这一幕,狠狠地看了夏天一眼转身走了,夏天便在后面追喊他:“程毅,不是你想的那样。”

突然程毅转过身来情绪激动地两手把着夏天的双肩歇斯底里地喊:“那你说是怎么回事啊!”程毅愤怒的眼神好像变了一个人,这样的眼神真的是把夏天吓坏了。“程毅你听我解释啊。”夏天刚一开口,就被程毅呛了回去:“没什么好解释的,我亲眼看见了,我看错你了夏天,你口是心非,爱慕虚荣。”说完扬长而去。

夏天站在原地不知说什么,已经泪流满面了。“你看看,这就是你欣赏的男人啊?”王鹏在一旁冷言说,回到饭桌前夏天的电话又响了,夏天马上接起来。“啊,行,我知道了。”夏天平静地接完电话进屋了。王鹏和张桂芬互相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夏天穿好衣服出了门。“你去哪啊?我送你吧。”王鹏在后面追出去,拉住了夏天的胳膊。夏天用仇恨的目光盯着他,没开口说话。王鹏看着她的眼神,无奈地松开了手。

P33-35

序言

作家是可以培养的

潘晓彦

大学是培养创造力之所。而今,我们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学子于丹、苏河、贺晓、杜昌艳、乔力的长篇处女作《马图腾》、《戈壁泪》、《开往明天的火车》、《寻梦伊甸园》、《我们一起毕业》,已分别由东方出版社和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们期盼已久、令人欣慰的喜事。首先对我们的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来就应如此:让学生具备文字运用与创造能力,爱好写作,拥有相伴一生的写作习惯,进而养成一方学府的写作风气和传统。产生影响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与发展的作家。这是大学及其文学院应该担当的天职。

作家是可以培养的,美国芝加哥大学近一个世纪的创意写作教学早已证明了这一观点。而对于我们,自成立“乃寅写作班”以来,便获得了虽不多却十分珍贵并将不断丰富成熟且包蕴深刻的经验体会。

我们学院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特别邀请校友、讲座教授、著名作家韩乃寅执教指导,我与他共同研究了针对性强且富有实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幅度调整教学内容,灵活设置课堂时空。安排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触动心灵的讲座——韩教授亲自主讲《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长篇小说创作》等,又邀请获鲁迅文学奖的著名诗人李琦教授主讲《文学与人生》、茅盾文学奖评委贾宏图教授主讲《读书与人生》,与学生一同品味深婉的人生百态。或将课堂放进妩媚的校园和清新的自然,在亲情般的氛围中,激发了写作班学生的创作热情。我们文学院派老师带队,引领学生追寻作家步履,去山东高密莫言故乡考察学习,切近地感受作家成长的生命及心路历程。我们又定期组织写作班学生观看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编制的我国著名作家谈创作的影像,让学生们真切地体会文学创作是一个历练人生、艰苦跋涉并充实升华的过程。

而写作实训则是我们施教的重心。韩乃寅教授对此更是无私地付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劳动。他很快抓住每位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从构思提纲到人物关系及性格塑造,都有认真的指导意见。由于韩乃寅老师不与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除来辅导外,无数次电话穿越时空,回响在哈尔滨、北京、海南和牡丹江之间,一年多的时间,约近两千个短信和通话留在学生的手机里,更化作深浓的感动,汩汩流淌在学生稚嫩而真诚的笔端。于此,我们终于唤回了师生久违了的富于生机的课堂效果,学生真正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他们兴趣盎然,热切期盼不断拥有更新的收获。

其实,我们如此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还有更深层的人文原因:使学生热爱生活、谭思深虑,拥有健康的价值观念、诗化乐观的情怀和审美智慧,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获得和体现无穷的创造力;同时,以此为契机,形成运筹文墨的高雅风气和传统,让写作裹挟着厚重的中华文化与现代信息,澄净校园,淑美社会。

“乃寅写作班”的命名,对于我们独具深长的意味。韩乃寅教授曾就读于我校,大学时代就开始发表和出版文学作品,并加入了省作家协会,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由此开始,执着坚韧地走过了几十年的时光,创作了千万余字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如《远离太阳的地方》、《高天厚土》、《龙抬头》、《七七级》等。他有六部作品拍成电视剧,其中《破天荒》等三部分别在央视一套和八套黄金时段播出。而今,他仍耕耘不辍,又不忘培育之恩,结草衔环回报母校,并有为之培养一个校园大学生作家群的令人敬重和感动的愿望。当我们文学院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述高等文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评述韩乃寅作品特色章节时,总会怀有特别的感情。如今,韩乃寅教授又以自己的实践来辅导在校学生,我们深切地希望后来的学子能秉承这一令我们感到荣耀的写作传统,希望“乃寅写作班”作为一个标志,成为我校及文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

我作为这个写作班的导师和负责人,感谢前辈、学兄韩乃寅教授,在繁忙的社会兼职与创作中,还能慷慨地付出时间和精力,更感谢东方出版社的彭明哲副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的马合省主任,感谢李琦老师、贾宏图老师,感谢为“乃寅写作班”付出劳动的同事们,感谢印证了我们教育理想的学生们。同时,也为我们牡丹江师范学院及其文学院送上我的祝福:无论春华秋实、盛夏冬雪,北方边陲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能不断传出令人惊喜、欣慰且在未来的日子里作家辈出的好消息!

2013年6月1日

后记

这两天收拾书,发现了一本我在大学手写稿的小说《我们都是好孩子》,翻开看着,自己都觉得好幼稚,但却勾起了我不少的大学回忆。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就是想写一部记录自己成长的小说。在大学的时候我写了一部记录我高中生活的小说,但是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懂,不知道什么才是生活,不知道该怎么把我身边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以致我心里一直有一种遗憾。

那是2009年,毕业后,我经历了找工作的辛苦,也经历了什么叫作“公平”,更是看见了社会的多面性。这些经历让我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身边的同学们也跟我一样在经历着,在努力着。他们每个人都为我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他们中间有坚持自己最初梦想的,有向现实低头的……每个人都经历着各式各样的生活,这些身边真实的故事促使我再燃写部小说的欲望.记录下这段难忘的生活经历。

现在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话了。是我经历了,生活过了,我的小说内容才丰富了,饱满了。

这部小说我创作了半年时间,故事里有你,有我,有我们每个经历过毕业的人的影子。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这都是我们青春的那段青涩岁月的记忆。

这部小说能够顺利完成,我首先要感谢我的母校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是这里让我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大学时光,才让我的小说有了鲜活的生命。

我更要感谢我走上写作道路上的启蒙恩师韩乃寅老师,我在他身上学到的不只是写作,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对写作的执着和认真的精神。无论工作有多忙,他依然坚持每天写作,他把写作融入了生命。最后我要谢谢我大学最好的朋友那文静。

作者

2013年4月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一起毕业/当代大学生长篇小说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乔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40823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201313916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5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