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律方法阶梯(第2版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郑永流等编著的《法律方法阶梯(第2版)》全面构架了法律方法论的学科体系,介绍了价值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特别阐述了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方法的内容、意义和哲学基础。本教材参照国外教材的写作体例,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案例,十分具有可读性。作者深厚的研究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得本书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不仅利于教师教学,而且便于一般读者作为学习法学的入门工具书。 本次改版主要增加、替换一些案例;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正、调整;增加案例索引等。

目录

导言 法律方法与法律人

1 何谓法律人

2 法律人为定分止争而生

3 法律方法与判断者的价值立场

4 法律方法与法治

5 本书体系体例与使用建议

第一章 认识法律方法

1 法律方法的发生

 1-1 事实与规范不对称

 1-2 事实与规范不对称的原因

2 法律方法及其体系

 2-1 法律方法是法律应用中的方法

 2-2 法律方法的体系

3 法律方法的功能

 3-1 方法改变前提,前提改变结论,结论改变行为

 3-2 功能发生的机理

4 各部门法有自己的方法吗

 4-1 同中存异

5 法律方法是法定的吗

 5-1 中国合同法的解释条款

 5-2 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民法典的解释条款

6 法律方法论

 6-1 法律方法的性质

 6-2 法律方法的范围

7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7-1 称谓

 7-2 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的关系

 7-3 统合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7-4 法律方法论与法学

8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8-1 思维

 8-2 法律思维

 8-3 法律思维的要义

第二章 法律判断形成的过程

1 判断力对法律人的意义

2 处理事实和提出案件问题

 2-1 处理事实

 2-2 提出案件问题

3 寻找规范

 3-1 法源

 3-2 法源的顺序

4 分析事实构成

 4-1 规范

 4-2 法律规则及结构

 4-3 法律原则及类型

 4-4 规则与原则比较及关系

5 建构大前提

6 涵摄

 6-1 含义

 6-2 涵摄的过程

7 作出结论

第三章 法律判断形成的基础方法

1何谓基础方法

 1-1 推论与亚推论

 1-2 推论--引出必然性结论

 1-3 亚推论--引出或然性结论

 1-4 “实质推理”非推理而是权衡

2 演绎

 2-1 演绎的过程:从一般到特殊

 2-2 演绎结论的确定性

 2-3 演绎发生的时间

 2-4 演绎的类型

3 归纳

 3-1 归纳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

 3-2 归纳的功用:一般规则的获取

 3-3 归纳的局限性:归纳不完全

4 设证

 4-1 设证的过程:从特殊经由一般到特殊

 4-2 设证的功用:确定思考方向

 4-3 假设原因

5 小结

 5-1 演绎为推论,归纳和设证是亚推论

 5-2 演绎、归纳和设证的风险度

6 类比

 6-1 类比不是推论而是彼此比较

 6-2 类比的造法性

 6-3 类比与比喻、归纳

 6-4 类比与归纳、设证、演绎协同作用

7 论证

 7-1 论证的含义与法律论证的目的

 7-2 法律论证的对象

 7-3 法律论证的类型

 7-4 论证与其他方法

8 诠释

 8-1 诠释非方法

 8-2 诠释与解释

 8-3 诠释与论证、推论

第四章 小前提的建构及方法

1 冤假错案源于事实不清

2建构小前提的过程

 2-1 “评价”

 2-2 “求真”

 2-3 建构小前提的方法的类型

3 生活事实归入法律事实的方法:解释/诠释方法

  3-1 前理解

  3-2 诠释循环与等置

  3-3 对生活事实进行法律评价

4 求物质性之真的方法

 4-1 查明

 4-2 证明

 4-3 推定

5 求言辞之真的方法

 5-1 认定言辞证据的工作方法

 5-2 认定言辞证据的逻辑方法

第五章 理解法律行为的方法

1 法律行为的双重性质

2 法律行为的不同含义

 2-1 法理学上的含义

 2-2 民法上的含义

 2-3 行政法上的含义

3 民法中的法律行为的解释

 3-1 意思表示解释的标准

 3-2 意思表示解释的对象

 3-3 民事行为和商事行为的意思认定

 3-4 意思表示解释的方法

4合同解释的特别问题

 4-1 法律解释与合同解释

 4-2 格式条款和格式合同的解释

 4-3 合同漏洞填补

 4-4 遗嘱的解释

5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

 5-1 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立场与方法

 5-2 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举例

 5-3 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举例

第六章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一)--有法律规定的情形

1 法律规定不明确--法律解释

 1-1 法律解释的对象--法律文本

 1-2 法律解释的目的--确定立法者的原意

 1-3 确定立法者原意的方法--法律解释及体系构成

2 字义解释

 2-1 平义解释

 2-2 扩张解释

 2-3 限制解释

3体系解释

 3-1 体系解释的根据

 3-2 体系解释的效力等级标准

4 历史解释

 4-1 主观解释和客观解释

 4-2 历史解释使用的资料

5 解释方法的位阶关系

 5-1 法院的意见

 5-2 立法解释与立法、司法解释之间的位阶关系

6客观目的探究

 6-1 客观目的探究的发生条件

 6-2 何谓客观目的

 6-3 客观目的探究的结果

7 法律修正及方法

 7-1 明显的内容错误

 7-2 条文编排疏忽

8正当违背法律

第七章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二)--无法律规定的情形

1 何谓法律漏洞

l-1 含义

 1-2 为何有法律漏洞

2 法律漏洞的类型

 2-1 原初漏洞与继发漏洞

 2-2 私法漏洞与公法漏洞

3 有类似的规范参照--类比

 3-l 制定法的类比

 3-2 法的类比

 3-3 轻重相举

 3-4 扩张解释与类比

4 无类似的规范参照--法律补充

 4-1 习惯法补充

 4-2 法官法补充

 4-3 法理、学说补充

 4-4 政策补充

5 事项列举穷尽--反向推论

 5-1 反向推论的原理

 5-2 法律对反向推论的规定

 5-3 反向推论的结果不是原命题的逆命题

 5-4 反向推论的结果不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5-5反向推论适用的条件

6填补法律漏洞方法的选择和总结

第八章 法律原则、一般条款和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法

1 法律原则

 1-1 法律原则的特征

 1-2 法律原则之功用

2 原则的类型

 2-1 制定法外原则

 2-2 制定法内原则

3 原则与规则比较及关系

4 原则的适用

 4-1 适用条件

 4-2 制定法外原则的适用

 4-3 制定法内原则的适用

5 原则之间的冲突及解决

 5-1 原则冲突及冲突类型

 5-2 冲突的解决方法

6 一般条款

 6-1 含义

 6-2 区别

 6-3 一般条款的适用

7 不确定概念

 7-1 不确定概念实例

 7-2 不确定概念与法律漏洞

 7-3 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式

第九章 作出法律结论的方法

1 演绎前的等置

2 法律结论由演绎得出

 2-1 在载人汽车中盗窃案

 2-2 泸州遗产继承案

3 法律方法体系大观

4 判决只是一种意见

5 案例分析示例

附 录

第一部分 索引

 一、术语索引

 二、图表索引

 三、重要案例及所涉主题索引

第二部分 法律解释的文件

 一、关于法律解释的规定

 二、关于法律概念的法律解释(选)

第三部分教学参考材料

 一、教学大纲

 二、课堂讨论案例

 三、课堂讲授:PPT

第一版后记

重印小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律方法阶梯(第2版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永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10512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427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0-03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