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初期家谱等被焚,这些信札都是九十年代初作者丁宝桢儿子的叔父从台湾带回来的。此后,整理和注释它们,就成为丁宝桢退休生活的一部分。丁宝桢去世后,丁宝桢的儿子对世面所见以旧信札为主题的书籍进行了一些调研,发现大都是把旧信札按一定顺序影印,再加入注释和不同程度的点评组合而成《丁文诚公家信》。其目的是先提供给专家,再通过专家消化后进.一步地推广。
图书 | 丁文诚公家信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革”初期家谱等被焚,这些信札都是九十年代初作者丁宝桢儿子的叔父从台湾带回来的。此后,整理和注释它们,就成为丁宝桢退休生活的一部分。丁宝桢去世后,丁宝桢的儿子对世面所见以旧信札为主题的书籍进行了一些调研,发现大都是把旧信札按一定顺序影印,再加入注释和不同程度的点评组合而成《丁文诚公家信》。其目的是先提供给专家,再通过专家消化后进.一步地推广。 内容推荐 《丁文诚公家信》汇集了丁宝桢写给其长子丁体常的十二封亲笔家信,时间跨度为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十一年(1885),向儿子传授为官理政、修身报国之道。 丁宝桢四世孙丁泽霆(1920—2006)为十二封家信做了注释,并编撰《丁慎五公年谱考》;丁宝桢五世孙丁健(笔名“垂健”)撰写了书中的“要点及背景资料”部分,并校订注解了《丁文诚公家信》。 目录 引 言 家信之一 残信两页 家信之二 家信之三 家信之四 家信之五 家信之六 家信之七 家信之八 家信之九 家信之十 家信之十一 家信之十二 尾 声 附 录 1.丁慎五公年谱考 2.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头品顶带护理广西巡抚广东布政使丁公墓志铭 3.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头品顶带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四川总督赠太子太保 谥文诚丁公墓志铭 4.亡室谌夫人家传 5.亡室谌夫人象赞 6.所涉及到的其他人物和事件 7.丁文诚公墓地略图 后 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丁文诚公家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宝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4060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49.06 |
丛书名 | |
印张 | 2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