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外国诗歌名作欣赏/名作欣赏精华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所选收文章,主要标准是:被欣赏文章为公认的名篇;欣赏文章的作者为学术界、文化界知名人士;欣赏文章为言之成理的新观点、在某一学术领域上的新贡献或在文学欣赏理论上的新创建;文章发表之后得到广泛好评的。本卷为飞白和辜正坤等编著的《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诗歌名作欣赏》。

内容推荐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诗歌名作欣赏》由飞白和辜正坤等编著。

本卷为《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诗歌名作欣赏》,选收欣赏文章28篇,涉及英、法、俄(苏)、德、美、意、波兰、印度、阿根廷、埃及、伊朗、葡萄牙、瑞典等国众多诗人。

目录

盘旋曲折寄深情

兼谈十四行诗的艺术特点

歌颂美、艺术和神性的诗歌

读米开朗基罗抒情诗十首

狂飙突进的号角

关于《普罗米修斯》及其他颂歌

难拾的坠欢难收的艳魂

读拜伦的《记得当年我们分手》

一曲礼赞大自然的亘古绝唱

谈《秋颂》的艺术魅力

风暴中的祈告

读叶芝的《为吾女祈祷》

“十年生死两茫茫”

弥尔顿的悼亡诗

千古卓绝一莎翁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名篇赏析

失却灵魂的现代人

赏析奥登的《无名的市民》

梦幻与追求

漫谈《牧神的午后》

失女之痛

雨果《静观集》中的组诗《给女儿的诗》

凄苦和颓唐的怪味

《恶之花》中的爱情诗

苦恋祖国俄罗斯

勃洛克的名诗《俄罗斯》欣赏

千彩诗笔绘百感

试析《我不叹惋、呼唤和哭泣……》的艺术特色

心潮激荡写初恋

普希金情诗四首赏析

怀疑与否定的旋律

莱蒙托夫抒情诗选赏

冬天的月亮

阿赫玛托娃五首诗赏析

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奇妙结合

评沃兹涅先斯基的《凝》

咫尺短篇写乡思

析“诗翁君王”邓南遮的抒情诗《夏日谣曲》

弗罗斯特两首佳作的赏析

现代派文学鉴赏的困惑

浅谈艾略特的《荒原》及其解读

将精神与物质融入诗中

爱默生的两首名诗赏析

直觉——想象——思考

读史蒂文斯《观察黑鸟的十三种方式》

狂放不羁的哈非兹

哲理·具体·具象·可读

申博尔斯卡诗作赏析

永远的老虎和黄金

博尔赫斯的《虎的金》鉴赏

诗与思的张力

细读泰戈尔《诗选》三首

大自然——灵魂永恒的归宿

特朗斯特吕姆诗歌鉴赏

试读章节

大自然——灵魂永恒的归宿

特朗斯特吕姆诗歌鉴赏

托马斯·特朗斯特吕姆是当代瑞典最杰出的诗人。他以大诗人的胸襟,把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及其欧洲传统抒情诗熔于一炉,诗境辽阔、深邃、神秘。他是一位心理学家,因而对于人类灵魂有更尖锐的穿透力。他对现代机器文明中人类刻板僵死的生活方式和沉重的精神重负,有极其深刻的感受和巨大的忧虑,他在诗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人们引向赋予生命无限活力的大自然。对立的人间意象与大自然意象的极富艺术魅力的运用,使诗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在这里,我们试着进入他的两首短诗,来寻找打开他的诗歌迷宫的钥匙。

尾曲

我沉到世界的深底,像铁锚。

抓住的一切都不是我所需求。

倦怠的愤慨,灼热的退让。

刽子手抓起石头,上帝在沙上书写。

寂静的房间。

月光下,家具站着欲飞

穿过一座没有装备的森林

我慢慢走入我的躯体。

喧嚣的世界,现代人几乎忘了为什么活着,大家在生活的激流中拼命挣扎,拼命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东西,可是最终发现抓住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于是心灰意冷,只剩下倦怠、愤慨、退让。刽子手(一个隐喻)已用巨石砸碎一切美好纯粹的事物。上帝的许诺犹如写在沙滩的字,顷刻被潮水抹去,一切是虚无,一切不可相信。即使回到寂静的房间,房间里的家具也试图摆脱人类,远远飞去。

在现代文明中,人已脱离了人自己(人的异化),人成为机器或别的物质,人的生存已失去意义。只有在没有现代装备、没有人工痕迹的森林里,在保留了原初的新鲜与和谐的大自然中,人才回归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短短的八行诗包容如此复杂的感受,显示了诗人巨大的艺术功力。意象的交错汇合与大幅度跳跃,给这首诗留下了辽阔的空间。一连串隐喻的设置(世界的深底、刽子手的石头、家具、没有装备的森林),超现实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我慢慢走人我的躯体”),使诗句产生了极大的张力。但是,诗没有因此而变得晦涩,它依然是透明的。“我讲的透明,意思是在某个具体事物后面能够透出其他事物,而在其之后又有其他,如此延伸,以至无穷。”(奥·埃利蒂斯《光明的对称》)我们在这首诗的意象深层,能够看到诗人内心所感受的一切。我们发现了某种真正的现实,它给我们带来警告和启示。

徐缓的音乐

大厦今天不开放。太阳从窗玻璃挤入

照暖了集子的上端

坚固得可负载别人命运的桌子。

今天我们到户外,在宽阔的长坡上。

有人穿暗色的衣服。你要是站在阳光里闭上眼睛

你会感到像被慢慢地吹送向前。

我太少来到海边。可现在我来了,

在有宁静背部的石子中间。

那些石子慢慢倒退走出海。

紧张而单调的、迪斯科旋律般让人晕眩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今天是星期天,不需要办公。平日里天天按照某种条条框框处置别人的命运,这样的工作多么沉重,心事多么沉重(像那张负载别人命运的桌子般沉重)。

今天来到户外,把自己投进大自然。尽管仍旧有人穿暗色的衣服(隐喻:难以完全摆脱的某种沉重),但假如站在阳光里闭上眼睛,不去回顾那些沉重的事物,让精神处在放松状态,全身心领略阳光的温暖,就会感到说不出的轻盈和舒畅,好像被阳光慢慢地吹送向前。多么温柔而善解人意的阳光啊!

于是后悔以前太少来到海边。接着又庆幸自己毕竟来了。看着那些有宁静背部的石子慢慢倒退着走出海(退潮),自己的心灵也感到了一种宁静和从容,像石子走出海一样,心灵也走出了尘世的喧嚣、命运的……

序言

品读名作 余香在口

赵学文

2010年秋天,《名作欣赏》度过了它的30周年生日。

在座谈会上,前几任主编都说,30年来,《名作欣赏》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文章,构建起了文学欣赏的理论框架,许多文章都因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如果能编辑出版《名作欣赏》名人名篇的精选本,从杂志到书,既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收藏要求,又能对《名作欣赏》有个回顾总结。作为现任主编,我很赞成他们的看法,于是,从当年年底开始着手组织力量进行“《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我出生在60年代,曾是《名作欣赏》多年的忠实读者。从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品读,再到众多学界名家的赏析品位,《名作欣赏》如一泓清泉沁入我们的心田,照亮了我们的读书行程,所受教益自然是融汇于血液里,渗透在学养中。1986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师范学校任教语文,《名作欣赏》又成为我语文讲坛上撷英咀芳的丰富源泉。许多年后,我担任了《名作欣赏》的主编,面对这样一份曾经滋养过自己的刊物,我的这种惶恐几近僧人见到佛祖吧。

办刊几年来,作为刊物主编,我常常被读者对《名作欣赏》的厚爱所感动。2010年《名作欣赏》举办30周年社庆,当我们寻找拥有30年全套《名作欣赏》杂志的读者的启事刊出后,一时间电话、来函充盈编辑部。30年,对于个人来说可谓岁月漫漫,然而数百读者孜孜订阅,精心呵护,细心收藏,这份执着令我们办刊人心生温暖,倍感骄傲。社庆时,我们邀请了西安的杨德盛先生参加,杨先生至今仍一字不落地阅读每期《名作欣赏》,对历年来的好文章、好作者,如数家珍,令人感佩。在《名作欣赏》编刊,与学界同仁交流,许多人都说自己是读着《名作欣赏》成长起来的,特别是中老年学者,几乎无人不知《名作欣赏》。2012年,杂志社组织了一次“‘80后’作家小说派对’,活动,黑龙江儿童文学作家黑鹤推却了很多事,千里迢迢赶往太原,只为了却一桩心愿,见见《名作欣赏》的编辑。她的母亲是《名作欣赏》的一位忠实读者,她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名作欣赏》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与结实的黑鹤举起原浆汾酒一饮而尽,那种在《名作欣赏》工作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编辑“《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过程,对于我们,也是重新认识过去,从过去印迹的追寻中重识《名作欣赏》独特价值的过程。虽然今天已然是出版过剩、阅读过剩的时代,书店里各种读物应有尽有,轻击键盘便可任意找到各种经典作品,但惟有作品品读的独有见解是随时的、个别的。30年的《名作欣赏》留给我们许多名字熠熠生辉的学界大家以名作推介和普及为己任的学人精神,更留下了他们舍弃八股学术文风的隽永的品读文字和言常人所未言的精辟见解。这些独特的品质,对《名作欣赏》的老读者来说,仍余香在口;对《名作欣赏》的新读者来说,无疑是欣赏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入门之径。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即将与读者见面了,令我们不能不遗憾的是,这个选本远远不能容纳《名作欣赏》曾经刊出的众多好文章。那些伟大的古今中外作家和闻名遐迩的当代作家、学者,因其思想艺术的贡献而会被我们铭记。我们也感谢把半生精力倾注在《名作欣赏》杂志的首任主编张仁健先生。第二任主编解正德先生、第三任主编原琳先生继往开来,成绩为人称道。胡晓青先生老骥伏枥,在丛书编辑过程中超负荷工作,个中滋味是不亲历其事者难以想象的。我的挚友北京大学出版社周雁翎博士对该选题的热情和他身上的北大人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令我敬佩。出版精品图书需要的是慢功夫,在历时两年之后,编辑人、出版人付出了很多努力,该丛书终于付梓,辛苦地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后的释然,对所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的人来说都是极好的宽慰。

谨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外国诗歌名作欣赏/名作欣赏精华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飞白//辜正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07871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6.2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