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外国小说名作欣赏(名作欣赏精华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丛书荟萃《名作欣赏》杂志三十余年精选篇章,将四百余篇名家所写的赏析中外文学名著的经典文章,以古今中外为经,以文学体裁为纬,分门别类编辑成书,共十二分册。 所辑篇目,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值得珍藏。萧乾和柳鸣九编著的《外国小说名作欣赏》是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萧乾和柳鸣九编著的《外国小说名作欣赏》内容介绍:《名作欣赏》杂志创刊于1980年,以鉴赏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培养文学和艺术欣赏趣味、提升人文素养为宗旨,以发表名家赏析名著的经典之作为特色。

杂志闻名于全国文化界、文学界、教育界,无数读者说,我们是看着《名作欣赏》长大的,许多业已功成名就的学者更是说,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名作欣赏》上发表的。这些文章如一泓泓清泉沁入我们的心田,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也为许多作者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创刊三十余年来,《名作欣赏》获得过无数荣誉,是全国唯一以鉴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为内容的大型期刊,曾蝉联首届、第二届、第三届政府最高奖一国家期刊奖,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丛书荟萃《名作欣赏》杂志三十余年精选篇章,将四百余篇名家所写的赏析中外文学名著的经典文章,以古今中外为经,以文学体裁为纬,分门别类编辑成书,共十二分册。

所辑篇目,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值得珍藏。《外国小说名作欣赏》是该系列之一。

目录

《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的实质

豹尾一甩精神全现

读《该这样看待事物》兼谈小说结尾的艺术

《双城记》:双重的警告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毛姆小说《露水姻缘》艺术欣赏

夏娃和她的亚当

从《呼啸山庄》看妇女在爱情和家庭中的地位

一曲含泪的牧歌

《我的异父兄弟》译后

《阿格尼丝·格雷》与“等待”的艺术

文化深层的激荡

《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的文化意义

《忏悔录》:悲愤的力量

小仲马写《茶花女》

存在主义文学、加缪和《沉默的人》

情欲和子嗣

从莫泊桑《一个女雇工的故事》想到的

“新小说”的典范之作

读罗布格里耶的小说《橡皮》

这是一堵什么样的墙

读萨特短篇小说《墙》

从“安娜病危”看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

读库普林的《童园》和《一丛丁香》

一坛酝酿了三十年的美酒

屠格涅夫的《玛莎》简读

剜除我们内心的黑暗势力

重读《罪与罚》

《黑桃皇后》:魅力与价值

倔强的性格美丽的心灵

读阿·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俄罗斯性格》

父子情仇

布宁短篇小说《乌鸦》赏析

古老的主题别开生面的处理

评欧·亨利的《爱的牺牲》

一篇海明威式小小说

读《桥畔的老人》

错位的怪诞

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一个词·一部经典·一位天才

说《第22条军规》与海勒

不幸起因于不能承受孤独

读爱伦·坡的《人群中的人》

融抒情、象征、隐喻为一体

读黑塞小说《笛梦》

现实主义检验下的现代派艺术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

跨文化的“万里长城”

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解析

女性“二十四小时”模式的根由探

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女性自我的探索

《钢琴教师》的解密式阅读

《十日谈》:现代性文化的萌芽

高压下的人性

读鲍罗夫斯基的《女士们先生们。请进毒气室》

孤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解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迷人的“无限”

博尔赫斯《沙之书》

试读章节

我国古典文论中关于结尾艺术的见解多半是就诗歌、散文而言的。诗歌、散文基本上是抒情、表意、明理性的,易于用精彩有力的结句结段,或拍合上文以“醒明本旨”,振作全篇;或宕开一层以转出别意,拓化新境。但是,以情节描写为主的小说、戏剧,其结尾往往是冲突的和缓、矛盾的解决、情节的收煞、故事的结局,那种由张入弛、由高趋低的客观态势不能不对结尾的处理起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小说戏剧的结尾,能够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已属可贵,而奇峰突起、新境别开则尤为难能可贵。

尽管如此,高明的小说家独运灵思,使作品的结尾处理臻于上述我国古典文论对诗文提出的种种卓绝艺术境界者,依然是不乏其例的。

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代表作《项链》的结尾确乎是“如截奔马”。小说写到终篇读者才意外地获知:那位贪图虚荣的小市民玛蒂尔德·罗赛尔夫人,十年前问女友借用而在舞会上丢失的项链原来是只值五百法郎的赝品!而她却以为是一串真正的钻石项链,为原样归还,忍痛借了三万六千法郎的重债,含辛茹苦地在贫穷和困顿中整整挣扎了十年!不难想象,这一天外飞来的奇峰落入罗赛尔夫人的心海之中,该当激起何等汹涌澎湃的思潮!但是,正当读者急欲看一个新的情节展开的时候,作者却“如截奔马”猛勒缰绳,戛然止步了。作品本应奔腾向前的情节之马虽然截止不前,但读者激动亢奋起来的思绪之马却在作者所开拓的宽广的想象大道上奔腾不息。这等高明的结尾处理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便正像我国古人所形容的“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鼻祖欧·亨利的作品素以结局的出奇而制胜。我们所熟知的《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等名作大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作者在情节的演进过程中,总是把足以“醒明本旨”的东西深深地隐藏起来,直到结尾时重笔一戮,捅破“包袱”,露出真相,造成一种出人意料、恍然而悟的审美情趣。《麦琪的礼物》一直明写妻子德拉为给丈夫杰姆购买节日礼品金表链而卖掉自己美发的过程及其心理。而丈夫方面的动向却是悄然掩盖着的。直到德拉把礼品奉献出来时,杰姆这一方面的真情方才揭晓。原来杰姆出于同样深厚的恩爱之情,卖掉了自己的金表为妻子买回了全套的发梳。看到这个“反巧合”式的结局,我们不由与这对恩爱夫妻一起深深感受到那个金钱世界对于下层人物美好感情的无情的嘲弄和践踏。《最后一片叶子》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一直牵动读者思绪的是垂危病人年轻女画家琼西窗外常春藤的叶子会不会在秋风凄雨中落尽?“等着看那最后一片叶子掉下去,然后我也要去了”的琼西是否真会叶落而人亡?读者期望着的“奇迹”果然出现了:一夜风雨交加,最后一片藤叶依稀在望,由此而得到生之鼓舞的琼西竟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是,直到小说的结尾处作者才告诉我们,这奇迹并非是老天作成,而是一位老画家贝尔用残生换来的。原来,他为了给琼西以生的鼓舞,在凄风冷雨之夜画了最后一片藤叶挂上了藤枝,而他却因感风寒染病身亡了。这一结局是出人意料的,因为此前我们没有看出老画家有画叶救人的任何意向;这一结局又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老画家的非凡之举是基于穷艺术家之间相互爱怜、相襦以沫的深厚情谊。欧·亨利小说结尾的高超艺术,堪得“能作神龙掉尾之势,神乎技矣”的评价。P10-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外国小说名作欣赏(名作欣赏精华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乾//柳鸣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07949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6.4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