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生村官(2009卷)/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2009年重要事件与人物:新中国迎来60华诞,举国欢腾;大学生“村官”成长为中国乡村社会中的一支活跃力量;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被称作“中国出版业春天”的改革适时启动;网络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民情异军突起……

《学生村官(2009卷)》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了该年度中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及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从而凸显其独特的史料价值;书中所精选的纪实文学作品能给予读者朋友有益的启迪和思考,充分享受阅读的愉悦,从而真正领略纪实文学的艺术魅力。本书由作家桂国强主编。

内容推荐

《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共12册)》以年份为脉络,精选新世纪以来的优秀纪实文学作品,一年一部,全景式展示“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成就。每年度精选本都以当年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为切入点,融合新世纪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两大主题,既展示成就,也关注民生。本书是分册《学生村官(2009卷)》。

《学生村官(2009卷)》由作家桂国强主编,对当年中国纪实文学的特征作了梳理和评析,并力图作出前瞻性研究。该书兼具史料和文学双重价值。

目录

总序

2009年纪实文学概述

大学生“村官”敢当一把手

圆明园兽首“拍而不买”真相调查

格桑花必将开得更加绚烂——写在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到来之际

墨西哥城一北京:H1N1时期的日记

绿色呼唤——中国环保NGO启示录

吃饭,天下大命

丰碑——武汉天兴洲大桥通车纪实

中国出版变局

新中国,甲子大阅兵

异军突起互联网

“小人物”王鑫——足坛因我而动荡

数码时代让胶卷走上末路

中国旅游调查

后记

试读章节

“我给汗流浃背的机主递烟送水,总算把收割机拦来了,可是柴油不够,立马会停工,我骑上电动车带着大油桶,到供油站排队打油。那些天等油用的人多,排在长长的队伍里,烈日底下汗如雨下。满装的大油桶偏重,我又心急火燎,刚骑上车便重重地摔倒在地,右腿大片划擦,疼痛钻心。那个瞬间我竟然想到我的亲人,我爸爸有力的臂膀像一堵挡风的墙,向来呵护女儿不受一点苦。但我又想到停摆的收割机、村民焦急的面容、满地的麦子、说来就来的暴风雨,不允许我有小女生的娇气!我挣扎起来,扶正车子,整好油桶,用汗咸的手背抹去满眼的泪水,赶紧踏车上路。

“麦收的那些日子,我和镇村其他干部一起,一天到晚忙在田间地头。困了累了,就在麦堆上躺会儿,渴了饿了,就喝口自备的纯净水,吃几块饼干充饥。在一个不是生你养你的村当支部书记,很容易遭到村民排斥的,谁也不可能希望一个毛丫头来当领导吧。后来村民跟我说,你确实太敬业了。我说,麦收跟我有什么关系呢,田里的麦子,一颗也不是我的,我只是帮助你们,纯粹的想让你们好。”

张天然这个“新官”感动了其他村干部。

五天五夜!村支部副书记蒋龙乾补充一个细节:“抢收抢种,天然没换衣服,也没洗澡,在村里忙了五天五夜。那天夜里11点半了,天有点冷,我看天然穿得单薄,跑回家拿了一件棉袄,给她披在身上。她跟我说,蒋书记啊,你帮我照看一下,我再跟村里干部打个招呼,我回家只待一夜就回来,洗个澡,换换衣服。当时我心里酸酸的,哪个女孩子不爱漂亮、不爱干净,什么时候受过这个罪啊?”

抢收抢种,只是张天然人生考验的开端。

“那时四川大地震,粮食要颗粒归仓。老天挺帮忙的,天气预报天天有雨,就是没真下,麦子收了,晒了,卖了,等稻子也种了,才下雨了。我刚想松口气,哪知这一年是奥运年,强调环保,禁烧麦茬,我们县离市区近,巡查队四处巡查,半夜烧一点芝麻大的火星都能发现。查到哪个镇哪个村烧麦茬,不只受批评,书记要降职。又是一个大难题,我和村干部商量,晚上黑灯瞎火,怎么知道谁是谁的地,还是一人盯一块地头,看到火就扑。我扛着两把大扫帚,队长骑着摩托车带我。扫帚很重,把我肩膀都磨出了老茧,田埂地不平,好几次被颠得摔下去。鞋子被烧坏了,裤子也被烧破了。  “农民为什么要烧麦茬呢?麦茬高了地没法种。政府虽然有规定,收割时茬子不能高于15公分,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抢收抢种抢时间,割浅收割机就割得快,也省油。人家收割机也要追求利益最大化,那时他们是大爷,求都求不来,好饭好菜地请人家帮忙,还要求人家这样那样的,几乎不可能。饭菜是我们村干部家里烧的,加上商店里买来的卤菜。他们为了赚钱,也有不肯吃饭的,但我们尽量把他们招待好,这样他们赚钱赚得很开心,我们这边任务也能完成好,互惠互利嘛。

“镇里干部跟我说,天然你真够倒霉的,我们干了几十年,从来没像今年这样,全镇机关的人都拿着扫帚去扑火,搞不好还要撤职。我们每天夜晚卖力地巡逻,回到宿舍一两点钟,睡到早上五六点钟就得起床了,赶快下村去看,天天盯。说实在的,老百姓不烧确实没法耕种,领导意图是好的,下面难以执行。我们今年看得严,领导检查很满意。但别的村不管这一套,他们烧完了,开始耕种了,我们村没法种,因为麦茬多啊。我们只好又做工作,找来收割机,给他们补贴机油,请他们帮着再割一遍。明年就有数了,提前与有收割机设备的农户沟通,请他们收割时尽量多割些麦茬,跟他们说,为村里做点事是每个村民应尽的义务。

“年底参加全镇村支书的述职报告,在讲台上我说,在抢收抢种的时候,在查禁烧麦茬的时候,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们镇机关的同志都为我们村扑过火,都为我们村尽过力,我向你们鞠一躬,我深深地谢谢大家。大家都为我热烈鼓掌。我当支部书记想得很简单,也许人家不了解我,也许人家不太信服我,不太支持我,我比其他村干部只能做得好,不能做得差,他们就不会排斥我,就会接纳我。”

“我现在尽量不在人面前哭,遇到委屈会躲在屋里大哭一场,发泄完了我爱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因为我是学外语的,以前对外国的小说比较感兴趣,现在喜欢看创业励志方面的书。你会笑我是一个外强中干的人吧,在外人面前我很坚强,掩盖我内心的脆弱,但内心的脆弱也能逐渐变得坚强的。”P15-17

序言

21世纪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世纪。尽管这个世纪至今仅仅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但在与人类朝夕相处的地球上,却已经发生了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重大事件,令世界格局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给全世界留下了难以泯灭的记忆。

对于正在不断崛起的中国而言,21世纪无疑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就和困难共现的世纪——这已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展现出来。

在刚刚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正式加入WTO,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顺利开通,“西气东输”工程全线推进,高速铁路亦成功运行,国家建设硕果累累;中国高度重视科学发展,包括航天科技、农业科技、石油勘探等在内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农业税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力推行,农民的生活不断改善;中国的两岸关系有所突破,厦门金门实现直航,两岸春节包机适时通航,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更加便捷,两岸“大三通”已然实现……勤劳而智慧的中国人准确把握机遇,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当然,在新世纪已经过去的十数年里,中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遭遇了不少困难。譬如: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及这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2011年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出现的大面积干旱……此外,还有环境污染、食品造假、海峡那边陈水扁的“台独”闹剧等等,凡此种种,都给中国的前进之路带来了挑战。

成就也好,挑战也罢,时至今日,都已在新世纪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中显现出来。这些事件,有些已经成为历史,有些却还在延续。历史是一面镜子,对于后人,可以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现实是当下的存在,研究它可以积累经验,帮助我们寻找到人类发展的正确路径——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将这些已经过去的或仍在延续的事件以及与这些事件有着密切关联的人物——用一种最为世人接受的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为今天和明天留下一份可供借鉴与启迪的珍贵资料。

我们之所以选择纪实文学作为承担“记录”重任的文字形式,是因为这种文体乃涉猎文学和新闻两大领域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是兼具新闻真实和历史真实品格的艺术真实,它在很多方面弥补了现实新闻报道无法反映的空白,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正是由于它能比一般的新闻报道更深地切入现实、切入人心、全景式地反映变革过程中某些本质的东西,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更能凸显其无可争辩的文献史料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纪实文学蓬勃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国际多边交往的频繁,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为纪实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激发了纪实文学作家和各类媒体记者的创作热情,从而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展示波澜壮阔历史画面、描绘跌宕起伏现实场景的精品力作,为反映中国的现实、记录中国的历史、繁荣中国的文学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新世纪以来(自2000年开始)中国优秀纪实文学的精选、精编本。入选的文章中,有的获得中国报告文学奖,有的获得鲁迅文学奖,有的则荣获了各种类别的年度新闻奖……由于诸多事件的发生、发展都会经历一定的时间,有些还会延续几年甚至更长;从创作规律来说,一篇成功纪实文学作品的采访、创作和发表也需要相当的时间,很难保证当年的文章能与当年的事件完全同步。因此,在对文章的选择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能够反映该年度的重要事件及其相关人物,至于其具体的发表时间,则应当服从于事件和人物。

我们计划一年精编一本,每本都能比较客观、全面、及时地反映该年度中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及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从而能凸显其独特的史料价值;我们同时又希望,书中所精选的纪实文学作品能给予读者朋友有益的启迪和思考,充分享受阅读的愉悦,从而真正领略纪实文学的艺术魅力。

迈着稳健而充满活力的步伐,向着明确而富有挑战的目标,中国依然在前进,中国的大地上依然在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因此,用文字记录中国、展示中国,依然是我们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我们将不辱使命,勤奋工作,努力选编好一年一度的《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为广大读者奉献上兼具史料和文学双重价值的精神产品。

(主编)

后记

上世纪末,文汇出版社曾出版了18卷本的《20世纪中国纪实文学文库》,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在推出的《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正是上世纪“文库”的延续,是对21世纪中国客观、真实的记录。由于某些原因,我们在这套丛书的编辑思路及框架设计上作了如下调整:

一、为了使记录更加及时、更为精准,决定以“一年一部”的节奏,每年出版一部记录上一年重要事件及相关人物的“年编”,力求内容齐全,文字准确真实。

二、考虑到《20世纪中国纪实文学文库》收尾在1999年,本套丛书特将2000年一并收入,以弥补上世纪“文库”之不足,体现内容的完整性。

三、为了凸显文学价值,每一部年编都对当年中国纪实文学的新特征作了梳理和评析,并力图作出前瞻性的研究。这样,每一部年编在“一书一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书一评”的内容,其兼具“史料”和“文学”双重价值便成为可能。

在本套丛书的选编过程中,著名文学理论家钱谷融教授不顾九十多岁的高龄,欣然应允担当本丛书的顾问;著名文学评论家杨扬教授,则为本套丛书的编辑、出版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并花费了大量时间阅读文本,带领他的团队撰写了一篇又一篇有关纪实文学的评论文章;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阚宁辉副局长和许乃青处长对本套丛书的编辑、出版作了许多重要指导,并给予了很大的鼓励;新华社上海分社副社长叶国标、图片中心副主任金丽莉为本套丛书的图片提供给予了巨大的支持;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信息中心的姚高东主任和图片中心的高峰主任,则为本套丛书图片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在此,对于每一位对本套丛书的编辑、出版予以帮助的前辈、领导和朋友,我们谨表示深深的谢意!

今后,我们每年都会编辑、出版一部《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的年编,我们将加倍努力,及时推出能够让读者朋友喜爱的读本,为中国的出版事业贡献出我们的绵薄之力。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生村官(2009卷)/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桂国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06115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1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