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造就了我(一个英国人在旧上海的往事)》由罗伯特·毕可思所著,是对鼎盛时期的上海的引人入胜和精妙无比的生动写照。
今年最引领入胜的关于真实生活的书籍之一。
一段令人神往的帝国回忆……值得一读。
图书 | 帝国造就了我(一个英国人在旧上海的往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帝国造就了我(一个英国人在旧上海的往事)》由罗伯特·毕可思所著,是对鼎盛时期的上海的引人入胜和精妙无比的生动写照。 今年最引领入胜的关于真实生活的书籍之一。 一段令人神往的帝国回忆……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1919年,刚从“一战”退伍回家的廷克勒(1898—1939)生活前景灰暗,战争的阴影挥之不去而想在战后找到工作并不容易。所以当他从当地报纸上看到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要招募警员时,他决定尝试一下。他被录取了,在那个陌生而遥远的东方大都市他要开始一个崭新的生活,也将在那结束他的一生…… 《帝国造就了我(一个英国人在旧上海的往事)》由罗伯特·毕可思所著,《帝国造就了我(一个英国人在旧上海的往事)》通过小人物廷克勒的经历,描述了一个普通英国人在旧上海的生活,为我们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图景。本书也是研究当时在上海的外国人和上海租界警察的重要参考资料。 目录 1 帝国世界∕ 1 2 上海之前∕ 20 3 上海,1919 ∕ 41 4 上海工部局巡捕房∕ 67 5 上海侦探∕ 98 6 “学会成为一个男人”∕ 134 7 “美好的古老中国”的结束∕ 167 8 我们所不知道的∕ 206 9 在帝国世界中漂泊∕ 227 10 帝国公民的死亡∕ 259 11 余波∕ 297 12 我们完了∕ 338 试读章节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是一个游子能停留一年、几年甚或工作一生的城市。去上海的旅程开始于中国和印度的乡村和城镇,以及英国的乡村和城镇。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英国人1919年及随后几年在上海的旅程。这里要叙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旅程。理查德·莫里斯·廷克勒,他的家人总叫他莫里斯,于1898年10月29日出生于沙滩格兰治’兰开夏郡小镇的紫杉丘排屋的一座房子里。他的父亲是一个小五金商。格兰治是一个位于湖区的相当偏僻的小镇,位于莫克姆海湾北岸卡特梅尔半岛一端,那里高耸着紫杉和汉普斯菲尔旅馆大楼。这座小镇本身甚至比上海公共租界还要年轻:它是南京条约签订四年后(1846)开通的弗内斯铁路的产物。紫杉丘排屋是一排整齐的店铺,隔着一座装饰花园和战争纪念碑,正对着火车站。在一张摄于1900年的照片中,排屋后面耸立着紫杉,看上去非常有田园气息。当他们扬帆航行在上海黄浦江上时,这一景象完全是欢迎新来者来拓展城市的反题。 阿尔弗雷德·廷克勒是一个铁匠的儿子,在他于1897年12月16日娶本堂神父的女儿伊丽莎白·沙特沃斯前,曾去过芝加哥和开普敦。为什么而去,去了多长时间,我们一无所知。他回来后,从自己的父亲那里买下了从1899年的一张照片看来颇为繁荣的铺子。但是阿尔弗雷德从来不是一个成功的男人;到1901年,他是湖区霍克斯海德的红狮旅馆的老板,但是在1904年宣告破产。之后全家搬到附近的阿尔弗斯顿镇。在接下来的岁月中,阿尔弗雷德从一个独立的小业主跌落到巴罗因弗内斯(BarTOW—in—Furness)的维克斯船坞的店员。1899年11月27日,女儿伊迪丝出生,而妻子伊丽莎白在1901年春天之后去世了。1915年1月30日,阿尔弗雷德续娶了一个木匠和车匠的女儿瑞秋·安妮·达斯顿,10个月后,她生下了他的第三个孩子,约翰·艾瑞克。 阿尔弗雷德社会地位的不断下降,同他的第一次婚姻所生的两个孩子后来的前途无量形成了对比。20世纪30年代末,伊迪丝在彭里斯(Penrith)经营她的女帽及其装饰物生意。莫里斯于1919年被校长推荐,被认为是“极其努力和聪明的学生……受同伴欢迎,有绅士风度”,他在阿尔弗斯顿维多利亚文法学校的考试中表现出色。这所合作教育学校,虽然有一排建于1900年的漂亮房屋,外表装饰摩登,但是矫揉造作的仪式却很传统。校刊《维多利亚》提供了关于录取的和毕业的学生的材料。『3’但是,除了证书和考试通过的名单,它们对1911年至1915年间莫里斯的进展情况提供的东西很少。1915年7月,他通过了高中毕业证书考试和北方大学的录取考试,还获得了该校的艺术学优秀毕业生奖。莫里斯似乎一直很有耐心。后来他在从上海来信中说,他觉得阿尔弗斯顿“死气沉沉”,他没什么兴趣同那里的朋友保持联系。他在学校取得的诸多成功,以及成功给他带来的进入大学的机会,也全都放弃了。原因可能是家庭经济状况拮据,但也有可能是他自己想摆脱束缚。 P20-2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帝国造就了我(一个英国人在旧上海的往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罗伯特·毕可思 |
译者 | 金建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0038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5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1.45 |
丛书名 | |
印张 | 2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