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尼罗河的赠礼(精)/丝瓷之路博览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说古希腊艺术的美体现为动感的张力,那么埃及艺术的风格则在于静态的永恒之美。阳光透过这些小窗从高处照射到神庙内部,仿佛创世之后的第一缕阳光,将黑暗照亮,使世间万物开始生命的循环。

  温静编著的《尼罗河的赠礼》是秉承《丝瓷之路》学刊理念而作,旨在以埃及的主要城市为线索,系统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与古迹,将各地的主要遗址及相关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在《尼罗河的赠礼》开篇,笔者温静将介绍古代埃及最后一个王朝托勒密王朝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通过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国的贸易往来。托勒密王朝的首府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的亚历山大里亚。在介绍三角洲的同时,《尼罗河的赠礼》也将涉及埃及与西亚文明的往来。随后,笔者将带领读者逆流而上,游览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顶点的埃及古王国首都孟菲斯城,作为埃及文明象征的金字塔与其隔河相望。金字塔建筑群建造的历史,也是埃及古王国的历史。继续向南,笔者将介绍法雍地区的发展,阿玛尔纳时期的宗教与艺术,埃及早期的巴达里文明,阿拜多斯的奥塞利斯崇拜,上埃及的古城底比斯以及国王谷,最后将简要介绍古代埃及与努比亚文明的关系。

目录

第一章 埃及的母亲河啊

 一 沙漠中的莲花

 二 河畔的国度

 三 埃及人的宇宙

第二章 诸神起源之地

 一 古埃及历史分期

 二 文明伊始

 三 辉煌时代

 四 埃及的衰落与希腊化

第三章 神的信仰与人世轮回

 一 死者之城与复活信仰

 二 底比斯与阿蒙信仰

 三 阿玛尔纳与太阳神

第四章 四千年前的小资生活

 一 谷物堆积而成的国家

 二 皇家建筑工程团队

 三 工匠村的幸福中产生活

 四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五 爱生活,爱享乐

第五章 古代埃及巡礼

 一 埃及的珍宝

 二 非洲探险

 三 向黎凡特进军

 四 跨越地中海

 五 丝绸之路的另一端

试读章节

二 河畔的国度

古代埃及是沿尼罗河而建的国家,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也赋予古代埃及天然的国家边界。埃及北部的边界,自然是地中海。在西北方,西奈半岛也在埃及的控制之下,成为重要的矿石产地。在帝国强盛时期,东地中海沿岸的迦南、叙利亚和约旦等地也在埃及的控制之下。此外,埃及还控制着东部沙漠和红海沿岸,以及西部的沙漠与高地。东西沙漠可以说是埃及的天然屏障,尼罗河因而保持了相对独立和封闭,古代埃及文明也就能够得以平稳发展,较少受到其他文明的侵扰。南部的边境通常是位于阿斯旺的第一瀑布,船只到了那里就无法通航,但是,为了加强对努比亚地区的控制,埃及的君主常常将边境向南扩张。在瀑布区以南就是古代努比亚王国的地界,埃及人从那里获得黄金、象牙与香料等奢侈品。

古代埃及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社会结构呈金字塔形。位于塔尖的自然是国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埃及法老,不过法老这个词是到了新王国时期才出现的,之前的埃及君主并不叫作法老。君权神授的观念在古代埃及深入人心,国王不仅是国家的元首与神庙的最高祭司,还是太阳神的儿子,在死后会升入天界与神合一。在国王之下是贵族与祭司阶层,他们掌管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大权,在中央和地方形成了一套复杂的行政体系。最为重要的官员是宰相,协助国王料理行政事务,是国家的总管。在地方上,为了管理广阔而狭长的土地,全埃及共为分为42个行省,其中上埃及分为22个行省,下埃及分为20个行省。这些行省的起源甚至比国家还要古老。早在国家形成之前,在尼罗河沿岸就以主要城市为中心发展出了一系列政治实体,这就是行省的前身。每个行省都有自己的首府与省长,负责该省的行政和司法。各个城市也有自己的市长和法官,以维护城市的秩序,保证国王的指令能够被传达到埃及土地的每一个角落。祭司阶层掌管着国家的宗教事务,从首都的大神庙到乡村的小祭坛,祭司阶层活跃在埃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丧葬事宜还是节日庆典,都需要祭司主持和安排各种宗教仪式。同时,神庙还拥有大量土地和佃农,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贵族和祭司之下的就是书吏阶层了。书吏阶层不用缴纳赋税,也不用劳作,他们从小学习读写、绘画和算术,为宫廷、政府和神庙服务,从事记录、测绘租记账方面的工作。很多高级书吏还成为科学家和建筑师,长于测算历法或绘制建筑图纸。医生也需要学习读写,以便能够阅读医学书籍。村庄中的书吏还为人们代写信函和商业合同。书吏们还将古代的经文和故事整理传抄下来,考古学家常常发现同一故事的不同抄本,这些抄本可以相互补充印证,对古代埃及文字和文学的研究而青可谓弥足珍贵。书吏也进行文学创作,写出行文优美的诗歌和韵文,使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古代埃及语言文字之美。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工匠和城市平民阶层了。在手工业极为发达的古代埃及社会,工匠们凭借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早在公元前五千纪,古代埃及社会中就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化,产生了掌握手工业专门技术的工匠阶层。与书吏一样,工匠也要从小接受系统的训练,才能掌握各种复杂的工艺技术。各种工匠,如石匠、木匠、金匠等,不仅为各级政府和神庙提供服务,也为临近的社区提供服务。高级工匠在社会中很受尊敬,那些精美的壁画与雕刻就是出自他们之手。为王室工作的高级工匠技法最为精湛,这些无名艺术家的作品也成为古代埃及美学的典范。除此之外,城市平民还从事如理发师、入殓师、织工、面包师以及商贩等工作。

尽管古代埃及社会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但其人口的绝大部分仍是农民。有的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有的则需要租种神庙的土地,成为神庙的佃农;还有一些农民负责耕种王室的土地,成为王室农民。古代埃及农民完全依赖尼罗河带来的肥沃土壤进行耕种,毋须再施肥料,也毋须精耕细作,从而有大量闲暇时间来参与政府的工程建设,如修建陵墓与神庙,开凿运河与巩固堤防。除此之外,农民还要参加军队,抵御敌人的进攻或扩张国王的疆域。

农业是古代埃及社会的基石。最主要的农业作物是二粒小麦、大麦与亚麻。二粒小麦主要用于制作面包,大麦则用于酿造埃及啤酒。古代埃及没有货币,上至位高权重的宰相,下至普通工匠,工资都是用一定量的粮食来支付的。古代埃及没有丝绸与棉花,炎热的天气也不适合使用牛羊毛纺织品,亚麻就成为了一切织物的原材料。古代埃及人具有高超的纺织技术,看似粗糙的亚麻经过织工的双手可以变成薄如蝉翼的纱裙。此外,亚麻还用来制作渔网和麻绳,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古代埃及人的饮食十分丰富。主要的水果有椰枣、无花果、西瓜和苹果等,蔬菜有大蒜、大葱、韭葱和豆子等。今天我们食用的很多蔬果都是古代埃及人培育和改良的。猪、牛、羊、鹅和鸭是古代埃及常见的畜禽,尼罗河丰富的鱼类资源是人们饮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此外,古代埃及人很早就懂得养蜂和获取蜂蜜。

尼罗河畔富庶的埃及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代埃及国家拥有高效的管理制度和行政官僚体系,同时还发展出系统的宗教观念,使宗教与国家政权相结合,成为神权统治的国家。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建筑艺术大放异彩,无论是巍峨的金字塔还是壮观的神庙,都代表了人类建筑史上的最高成就。在天文学、几何学与医学上,古代埃及人也走在了世界的前端。古代埃及文明对周边文明特别是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P8-10

序言

如果说古希腊艺术的美体现为动感的张力,那么埃及艺术的风格则在于静态的永恒之美,以不变的艺术法则表达庄严与和谐的气韵,以概念化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精神图景。时间和空间仿佛都不存在了,人们可以轻易感受到自我的渺小与精神的奥秘,体昧到人对和谐与永恒的向往。过去,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古埃及文明是坟墓的文明,静止的文明,只重视死后世界。这其实是一种偏见。现在的学者早已将研究重点从死人转向活人,关注古人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亲子关系、职场生涯,等等,将古人的宗教信仰与来世观念置于当代的现实生活语境之下。人们对于彼岸世界的认知,恰恰是对此岸世界认知的一个映像。从这个角度出发,本书希望能够在古埃及文明的各个层面上分别取景,选择代表性的传奇人物故事,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立体鲜活的古代埃及。

本书在写作中,得到了许多师长朋友的帮助:感谢北京大学的颜海英教授,我的埃及学启蒙老师。感谢我在北京大学时的同学陈甜,提供在埃及学习时拍摄的照片。感谢宾夕法尼亚大学的Silverman博士、Wegner博士和Wegner-Hauser博士,曼菲斯大学的Strudwick博士、Brand博士、Onstine博士、Cocoran博士和Podzorski博士,他们的传道授业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感谢余太山先生,若非余先生的积极倡议与殷切期望,我绝无可能写成这本小书。

2013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尼罗河的赠礼(精)/丝瓷之路博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温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84635
开本 32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2014041791
中图分类号 K411.209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