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唐的四张面孔之长安落日
内容
编辑推荐

唐朝兴盛的根本已被“安史之乱”毁于一旦,整个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其后的数次变革和几度中兴都没能挽救它由盛转衰的命运,宦官、党争、割据……让大唐在无奈中走向穷途末路。

数不尽的风流人物,说不完的乱世气象。

帝国最后一抹余晖,该有怎样的绚烂?

到底是谁,为大唐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大唐的四张面孔之长安落日》由东江月明编著。

内容推荐

“安史之乱”可算是唐朝“盛衰的拐点”。自长安陷落,国家一片破败,战火连绵,山河破碎,满城荒草,断壁颓垣。盛世的朝气蓬勃,你侬我侬的唯美情意,霓裳羽衣曲的华丽多姿……都在晚唐衰败的命运里一点点暗淡下去。曾经壮丽的唐宫人去楼空,只有悲哀的钟声夜夜回荡。《大唐的四张面孔之长安落日》是一部极具故事性的唐史通俗读物,讲述了在风雨飘摇中走向灭亡的晚唐历史。在这里,我们依稀还能感受到当时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数不尽的风流人物,说不完的乱世景象。在深入浅出的笔触中,我们将再一次见证帝国落日的最后一抹余晖。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读。简洁而不简单,简要但厚重。

《大唐的四张面孔之长安落日》由东江月明编著。

目录

第一章 山河依旧,而今迈步从头越

 德宗也曾有决心

 杨炎出手:帝国需要理财师

 一年两次,轻松交税

 帝国的左右手是冤家

 削藩不成蚀把米

 皇帝的心病和致命弱点

第二章 永贞革新,人生与历史的双重拐点

 即使瘫痪也不能阻挡登基的脚步

 李诵如何即位

 新皇帝,新风尚

 革新夭折:二王八司马事件

 谁杀死了皇帝

 刘禹锡:作诗的危害

 柳宗元的苦闷

第三章 元和中兴,摧枯拉朽中原地

 第三天子

 西川烽火谁平定

 削藩并不难

 朝中要员,皇城根儿遇刺

 夹缝中的宦官

 亦仙亦魔自居易

 宪宗暴崩,一死成谜

第四章 穆、敬二朝,皇宫禁苑风波起

 太子与皇后不可兼得

 穆宗:游乐比政务更重要

 藩镇势力死灰复燃

 打马球也会出人命

 死于宦官之手的敬宗

第五章 宦官乱政,冲天杀气漫透长安

 宦官专权是怎样炼成的

 李昂的理想家国

 刘蒉妙笔出惊世之作

 文宗过早暴露了自己

 小心!郑注

 甘露之变:金吾厅的那场刀光剑影

第六章 会昌中兴,困境难改英雄志

 太子的离奇死亡

 李□被女人推上皇位

 李德裕入相:君臣相知,晚唐绝唱

 大唐最会玩的皇帝

 帝王强硬,仇士良恩宠如烟云

 佛寺遭遇“拆迁办”

第七章 宣宗登基,空盼贤君梦一场

 装傻装出来的皇位

 牛李党争:姓牛还是姓李

 小太宗吹起新朝风

 宣宗:朕不是软柿子

 把寺庙再建起来

 要命的“长生药”

第八章 末路狂徒,金戈铁马英雄胆

 宦官选天子

 李漼:众人皆醒我独醉

 风雨飘摇,却出了昏君

 裘甫起义,浙东民愤爆发

 军心生乱。庞勋揭竿而起

 游戏人间,又一个败家皇帝

 一手遮天的田令孜

 王仙芝长垣起兵

 满城尽带黄金甲

 皇帝的避难所

 泰山绝路,黄巢兵败

第九章 日暮长安,落日余晖夜雨凉

 皇太弟即位

 挖墙脚的艺术

 朱温崛起路

 被宦官囚禁的皇帝

 二虎相争,朱温得利

 宦官的末日

 哀皇帝,很悲哀

 盛世牡丹终凋零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常衮如此怀念和尊敬代宗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所有大臣都像他一样未免会影响国事的处理,更何况他的这种做法在别人看来未免有些矫情和做作。为此,当时的中书舍人崔祐甫就和他发生了争执,于是举朝上下就臣下们的“丧服期限”展开了讨论。

朝会上,常衮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当初汉文帝将臣子服丧三年的古制改为三十六日,那是为了从权变通。虽然从本朝开始,臣下只需为君主服丧二十七日。当年玄宗、肃宗也在遗诏中说臣下“三日释服”,但当时的臣子们也是二十七日之后才除去丧服。正因为如此,代宗朝的臣子们也应照例为先帝服丧二十七日。

虽然常衮振振有词,但崔祜甫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先帝在遗诏中说,“天下吏人,三日释服”,因此应该尊崇先帝的遗志,三日之后除服。常衮和崔祐甫一人出于“情”,一人出于“礼”,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常衮见崔祐甫态度强硬,丝毫没有退让之意,便率先将这件事告知了德宗,他说崔祐甫轻易改变礼法,有悖为臣之道,希望德宗下旨把他贬为潮州刺史。唐德宗听了常衮的奏报后非常震惊,但崔祐甫所说也是为国事考虑,不无道理。

那么,身为一朝宰相的常衮为什么偏偏和一个小小的中书舍人过不去呢?原来他二人早在代宗朝便有过节。常衮此人虽然刚正,但喜欢擅用职权,虽身为宰相,却喜欢斤斤计较。崔祜甫刚任中书舍人时,常衮就经常利用宰相的权势来干涉他的工作。

崔祐甫是个不畏权势的人,对于常衮的做法他更是不以为然。为了刁难崔祐甫,常衮让他管理吏部选官的事宜,但对于他每次上报的人选,常衮不仅不予以赞同还经常斥责崔祐甫,说他选人不当。又有一次,幽州节度使朱泚手下赵贵的家中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猫鼠同乳而不相为害”。猫和老鼠本来是水火不容的天敌,又怎会相处甚洽呢?且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朱泚此便将这件事作为一件祥瑞之事上表了朝廷。

闻得出现祥瑞,作为君主的唐代宗自然十分欣喜。常衮见龙心大悦便率领百官向天子祝贺。此时,崔祜甫又“独树一帜”,他认为“猫鼠同乳”是违反常理的,是不祥之兆,根本不值得庆贺。不仅如此,他还向皇上上书道:“须中命宪司,察听贪吏,诫诸边境,无失儆巡”。崔祐甫的说法得到了代宗皇帝的认可,这无疑是对常衮的一个巨大的讽刺。因此,常衮对崔祐甫的偏见和恨意越发地加深了。

常衮和崔祐甫之问的矛盾唐德宗显然是不知情的,但对于一个刚登基不久的帝王来说,如何处理眼前的这件事可以说是对他的一个“考验”。此事一旦处理不好,不仅会使忠良的臣子受到冤屈,而且会影响君王在臣下们心中的形象。经过多番考虑,唐德宗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并没有听取常衮的意见将崔祐甫贬为潮州刺史,而是下旨将崔祐甫降职为河南少尹,以此作为对他“轻论礼制”的惩罚。

常衮的做法本来就令很多人看不惯,只不过崔祐甫率先站了出来。如今常衮又是添油加醋地向皇帝告状,这更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满。加之崔事占甫为人刚正,在朝中上下很有口碑,所以降职的诏书一下发,就引起了朝臣们的纷纷议论。就在德宗左右为难的时候,一封奏疏使这件事情发生了转机。

原来此时朝中虽是常衮主政,但依据唐朝三省共同审理政事的原则,朝中还有两位宰相,那就是德高望重的汾阳王郭子仪和大将军朱泚。这二人虽然不太干预朝政,但遇事时奏章还是需要三人联合署名方能上奏君主。因为当时常衮是在政事堂处理事务,所以都是由他代郭子仪和朱泚署名,但此次弹劾崔祐甫之事,常衮并没有知会郭、朱二人,只是为了意气之争擅作主张。所以,贬斥崔祐甫的诏书下发之后,郭子仪和朱泚便联名上书力保崔事占甫无罪。

看着郭子仪和朱泚的奏疏,唐德宗一头雾水。他召来二人问道:“卿等早先说崔事占甫有罪,现在又言其无罪,这到底是为什么?”郭、朱二人对皇帝说当初常衮弹劾崔祜甫之事,他二人并不知情。德宗听后大怒,如此一来,常衮不仅欺君罔上,独断专行,而且利用职权之便诬告同僚,罪不可恕。德宗大怒之后,局势一时天翻地覆,宰相常衮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贬斥至潮州,而崔祐甫则被调回长安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职同宰相。

崔祐甫一朝之内位极人臣固然让人羡慕,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是众人皆知,一着不慎,谁知明日又是什么下场呢?在回京途中,崔祜甫又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他本来就是个刚正不屈的人,更不会为了权势取悦主上。一旦入朝为相,以他的性格势必会引发很多争端。

P4-P5

序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咏菊》

生命的悲歌,历史的长叹,唐朝的帷幕随着一句“满城尽带黄金甲”缓缓落下。唐高祖李渊金戈铁马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则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武则天泰山封禅母仪天下登上权力之巅,唐玄宗李隆基拨乱反正把唐朝推向了绚烂至极的盛世年华。

唐朝自公元618年建立以来,历经了太宗时的贞观之治、玄宗期间的开元盛世以及后来天宝年问的由盛转衰。在近三百年的岁月里,它风云变幻,政局跌宕,用大气雄浑的风骨为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朝末年,随着唐昭宗的被杀和唐昭宣帝的继位,风雨飘摇的大唐帝国已经难逃灭亡的命运。“安史之乱”可算是唐朝“盛衰的拐点”。自长安陷落,国家一片破败,战火连绵,山河破碎,满城荒草,断壁颓垣。盛世的朝气蓬勃,你依我依的唯美情意,霓裳羽衣曲的华丽多姿,争奇斗艳的文化艺术……都在大唐起承转合的命运里独显风韵。

唐朝,以其如日中天的国力、旺盛的生命力、八面来风的宏大气势绽放出令后世瞠目结舌的盛世牡丹。回望苍穹,一个意气风发的时代,让人放开心胸、纵马四海,无数次地感受地野苍茫所带来的血脉偾张,体验横刀仗剑四顾无敌的意气风发,领略盘踞东方而傲视天下的逼人气魄。

落日余晖,英雄迟暮。昨日辉煌,今在何方?

千年萦绕,数不尽的风流人物,说不完的盛世景象,在谈笑问一扫心中阴霾,争一个锦天绣地、满目俊才。愿回到煌煌大唐,以最为宽广的眼光容纳世间的一切,以最为精当的典制安邦治国流芳百世,纵然悲欢只身两徘徊,今生也无悔,来世更期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唐的四张面孔之长安落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东江月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005284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2014052536
中图分类号 K242.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