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诏王国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南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王国,其兴盛时,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可与唐、吐蕃相抗衡的强大势力,在西南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立国二百余年后它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国虽逝,但气息犹存,南诏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宝藏,不仅包括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还包括多民族的新鲜血液,以及我们对其无尽的美好遐想。杨军编著的《南诏王国传奇》从南诏兴起的背景、南诏国的建立、兴盛、衰亡等方面加以介绍,为读者清晰地呈现这个位于苍山与洱海之间的神秘古国。百家争鸣。

内容推荐

南诏是华夏儿女开拓云贵高原的早期成果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历史上最大的地方政权。作为一个曾在大唐和吐蕃两大强邻之间纵横捭阖,续写“后三国”神话的强邦,却在立国二百余年后突然神秘地消失了。是外敌压力使然?还是遭遇了巨大自然灾难?是多民族的血脉发生剧烈碰撞?还是文明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裂痕?

《南诏王国传奇》从南诏兴起的背景、王国的建立、兴盛、衰亡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为读者清晰地呈现了这个苍山与洱海之间的神秘古国,揭示了一段民族融合的曲折历史。

《南诏王国传奇》由杨军编著。

目录

引 子 大唐诗人的叹息

第一章 摇篮:苍山洱海间的先民

 考古奇迹:神秘的古滇王国

 龙之子:哀牢国

 以夷制夷:诸葛亮的手腕

 分化融合:从爨氏到两蛮

第二章 统一:从六诏到南诏

 两次远征:隋朝的西南动作

 软硬兼施:唐初形势的变化

 上天之选:南诏的起源神话

 两大势力:唐与吐蕃的争夺

 重大事件:六诏的最终统一

第三章 鼎盛:天宝之战

 爨地危机:南诏见缝插针

 干戈骤起:勇与旧主开战

 孰优孰劣:唐与南诏的实力对比

 孰胜孰败:延续多年的争夺战争

 重归于好:韦皋的伟大使命

第四章 风化:风俗、文化与宗教

 异域殊俗:别具一格的习俗风尚

 百花齐放:令人震撼的文艺成就

 凝固的历史:佛塔与石窟

 异彩纷呈:相互融合的几大宗教

第五章 终结:与大唐相始终

 少年执政:繁华外表掩盖下的衰亡之势

 再起干戈:南诏闪电进攻西川

 油尽灯枯:南诏之后的短命政权

尾 声 七彩云南:南诏留下的神秘宝藏

试读章节

考古奇迹:神秘的古滇王国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上蒜乡石寨村石寨山上的滇国古墓群,是建国以来云南最轰动的考古学发现之一。石寨山距滇池仅1公里,是一座石灰岩构造的小山,高约33米,南北长500米,东西宽200米。相传汉武帝想要出兵征讨滇国的昆明族,先在长安凿“昆明池”练习水军,刻石鲸鱼,就是象征此山,因此,有些古籍中又将此山称为“鲸鱼山”。谁能想到,这样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其下竟然埋藏着无数国宝级的历史文物。

1955—1996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这里进行过5次大规模发掘,清理古墓五十余座,共出土文物五千余件。最令人震惊的是,在第二次发掘中,在第六号墓中出土了金质篆书的“滇王之印”,这应该就是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赐给滇王的印,考古发现竟然与文献记载惊人地吻合。在20世纪的60年代,石寨山古滇墓葬与秦俑、安阳殷墟并称为中国考古三大奇迹。

一切证据都表明,在大约两千年前,在夜郎之西、邛都之南、今昆明附近的滇池和玉溪三湖(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地区之间的狭长地带,有一个与中原的西汉王朝同时存在的神秘王国——古滇王国。它是西南夷一个较大的部族“滇族”建立的。

从石寨山古墓群中出土的各类青铜器来看,古滇国拥有非常发达的青铜文明。正是其中包含的与中原青铜文化风格迥异的文化因素,使学者将这里视为云南青铜文化的中心。

古滇国也是迄今为止世界罕见的有着活人祭祀习俗的神秘文化之一。古滇国的活人祭祀和其他农耕稻作民族的巫文化一样,都是一种对神灵的牺牲献祭,祈望得到神灵的护佑。用来献祭的活人,一般都是在部落战争中俘获的俘虏,或者是奴隶,而祭祀的对象多为某个农耕神,希望能通过献祭祈求得到大自然的关照,使部落农业获得丰收。

2012年7月11日,云南省晋宁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周忠全向媒体透露,即将启动对石寨山的第六次发掘,我们不知道,这座并不高大的山峰下面,还埋藏着多少久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

但是,拥有如此发达的青铜文明的古滇国,却直到战国末期,才进入中原史家的视野之中,总算是留下了一点有关它的零散记载。

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大,楚威王为了抵御秦国的侵扰,派将军庄跻率领军队沿长江而上,攻取了巴郡、蜀郡和黔中郡以西的地方。庄蹻到达滇国后,滇地臣服,当他正要回去报告楚王时,不料楚国的巫郡、黔中郡被秦国攻占,他回国的路被阻绝了。无奈之下,庄跻只得滞留滇国,成为新一代“滇王”。由此,庄跻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来自内地的开发西南边疆的伟大历史人物。

民间传说中还保存着更为浪漫的故事。传说在庄蹻这段悲寂的时光里,滇国的公主一直相伴左右,给予庄跻很大的鼓励和支持,二人暗生情愫,以至庄蹻最终下定决心留在滇国,从此换上滇服,率部下加入到滇族之中。有趣的是,由于当时滇国尚保有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庄蹻后来被滇国公主迎娶,“嫁”给了滇国公主。

剥去这些记载和传说的神秘色彩,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早在战国末期,已经有一批来自楚国的移民进入云南,为当地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滇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自楚国的移民毕竟只是很少一部分,本地土著滇族才是它的主体民族,而滇族主要出自焚(音帛)人。

“焚”作为族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书中记载说,焚人还处在原始社会,善于用树藤在大河之上编织成桥,他们内部还没有君王长官。中原史家以“焚”字记载其族名,其实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都知道,在当时中原大民族主义的背景下,中原人习惯于把边疆落后的民族都蔑称为“蛮”或“夷”等,从字源来说,“蛮”字从“虫”,意思是他们是采食虫鱼的民族;“夷”字从“弓”,就是说他们是以狩猎为生的民族。中原文献记载周边民族的族名时,往往都采用犬旁、虫旁的汉字,暗示着难以将之视为人类。唯独对于僰人,却采用了从“人”的“焚”字,这是为什么呢?据《水经·江水注》引《地理风俗记》说:“夷中最仁,有人道,故字从人。”也就是说,焚族是当时西南各少数民族中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是比较先进的民族,所以焚族之“焚”字才会被例外地从“人”了。

历史学家多认为,焚人是从氐羌中分化出来的民族,其发源地可能在中国的西北。直到东汉末年,西北的湟水流域,都还有焚族杂居。但是,早在先秦时期,焚人就已经居住在西南地区了,主要分布在平坝地区,其分布区往往超出滇国的统治区域。岷江流域的西南,四川西南的雅安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部分焚人分布。自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以东,到今天的四川宜宾周围地带,在秦汉之际也是焚人的主要聚居区。除此之外,今贵州省西部地区,在当时也有焚人分布。滇国境内的焚人,主要分布在滇国的统治中心滇池的周围及滇国的南部胜休县。今曲江以南、泸江以北的建水、石屏至峨山一带,也有不少焚人分布,还有焚道经过的今曲靖市、文山州、红河州地区,滇国西部今楚雄地区,以及当时昆明族居住的大理洱海一带,今保山市一带,同样也有焚族杂居其中。P8-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诏王国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36974
开本 16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2014025068
中图分类号 K28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