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错觉
内容
编辑推荐

许太均所著的《错觉》只要查看我们所错觉的“根”,就能看透我们所有的欲望、烦恼和希望。为何我们常常错觉——某个场景似曾相识,手机像在震动,TA对我有意思……著名心理学怪咖教授许太均,不留情面地揭露生活中的错觉。畅销书《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作者金兰都强烈推荐!韩国最大购书网YES24狂销图书,上市一个月,二十次加印!

内容推荐

许太均所著的《错觉》讲述我们每一天都会陷入数十次的“自恋”和“自虐”中。

比如:

男人,沐浴后看着镜中的自己,会觉得自己的身材或脸型看起来还不错。(错觉。或许,你的朋友更了解事实。)

女人,每天早晨望着衣橱里的衣服叹气:怎么没一件可穿的衣服!(错觉。或许,你的衣柜更知道真相。)

很多人,每天都要说上几遍:“世界上怎么那么多SB!我跟他简直没法沟通!”(错觉。或许,他们也在这么说你。)

……

人类无法从错觉的泥沼中摆脱,这是人类的不幸和大幸。生活中、社会上、职场里经常会出现哪些错觉?为什么错觉无法避免?我们该怎样利用这些错觉,让生活更幸福而非更悲催?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作者金兰都清醒推荐《错觉》:“生活中错觉无处不在,有时会让我们痛苦,有时会让我们烦躁。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此书,用另一种心态对待这种感觉。反正都要陷入错觉,能陷入‘幸福的错觉’,不是更好吗?”

目录

序言 因为相信,所以知道

第一章 错觉的真实,使生活更美好

 日心说和地心说,不确切的信念

 独特的读心术:关注和恐惧

 崔秀钟和沈炯来,随意信任他人的错觉

 通过祈祷而取得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

 打破老鼠和符咒产生的信任感

 梨泰院和委托人,法律很难体现正义社会

 不要认为就我自己不做

第二章 错觉的效用,维护自己时的借口

 爱情和中毒,你在专注什么

 彩票和暴发

 高富帅和矮穷矬

 遗传的错觉

 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

 无条件爱情和柩车,失去管制力之后是有气无力

 世界杯四强和世界排名第29,我们希望偏颇的广播

 错觉也幸福

第三章 错觉的速度,总比醒悟更快

 犬齿和史蒂夫·乔布斯,出尖的石头要原地放置

 泡菜和智能手机,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险 1

 政治家和奖学知识竞赛

 希丁克和车杜里,早知道事情的发展?

 僧人和障碍,领导总能慧眼识人吗?

 海豚和咒术,跳舞的海豚只是觉得肚子饿了

 小说和自白,把记忆写成小说

 原本出生时就是那样

第四章 错觉的活用,给生活带上豆荚

 慢慢展示缺点

 总要坦率,但要更加系统性

 把最没用的作为礼物送出

 表现出“内心”

 互相打预防针

 准备“变化”

 做也后悔,不做也后悔,那么就放手去做吧

 让“自己”做出选择

 了解过后,任何人都是“简单”的人

 给周围做出反应的时间

第五章 预防错觉,方法只有一个

 了解真相才能进行阻止

 摆脱选择困难症

 理解所有人,就成了叛徒

 听

结束语

试读章节

现在还有人相信“地心说”吗?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会有许多学生偷偷嬉笑。此时大家会一致回答:“相信日心说。”当我又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会回答说,哪有人不懂这个理论。有趣的是,我从一开始和他们一样,说“相信”日心说,并没有说“知道”。但最后说不是不懂,而是知道。究竟是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事实,还是相信这一理论呢?

“有没有人见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或者听到有人见过?”

学生们的回答一直都一样。他们只是觉得奇怪,回答说:“(还)没有。”

瞬间,我的脑海浮现出更加有趣的提问。

“难道数百年前相信‘地心说’的人们的信念比现在坚信‘日心说’的我们的信念弱吗?”对此的答案是“并非如此”。现在人看到相信“地心说”的人,就会当作傻瓜,一笑置之。但是在坚信“地心说”的数百年前,主张“日心说”的人会被处以死刑。对不同意见者判以死刑,可见人们的信念是多么坚固。

在相信“地心说”的时代,人们确信自己的主张并没有错误,认为他们(并不是“相信”)“懂得”永远不变的宇宙的真相。“地心说”对他们来说是信念,而且不是正确或错误的暂时信念。那么我们现在对自认为知道的“日心说”的信念又如何?或许在几百年之后,如果我们的后人坚信“‘日心说’是错误的”这个崭新的理论的话,当他们听到“日心说”的时候就会觉得根本不可能而取笑我们。

像这样,科学知识显现为错觉的例子非常之多。2011年9月23日,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发表了他们发现了比光的粒子更快的粒子——中微子的论文,一度使科学界紧张。据说如果这是事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错误的。不仅如此,根据相对论创造的所有理论和现在的科学知识中的许多内容都会被废弃。当我正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仍然不知道哪个是真相。一直深信不疑的相对论或许有错误带来的恐怖感,使全世界的科学家陷入恐惧之中。或许只有全世界教科书出版行业的人会非常高兴吧,那样就有可能把所有的科学教材重新制定。这或许是刺激经济复苏的绝好机会。

有一件事情非常明确,那就是我们往往把没有亲自确认的单纯的信念当作真实。我们所知的许多事实中,被确认的究竟有多少?提出一件你能确信的,你认为是真实的事实。大部分人确切提到的可能是“我的父母是我真正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尤其是正值逆反期的青少年,应该有过自己的父母可能不是亲生父母的想法。在小时候,姐姐或哥哥嘲笑你说“你是从桥(韩语中桥和腿是一样的)底下捡来的”,你并不知道“桥”的真正含义,因此为了寻找亲生父母而徘徊于汉江桥底下。

我们几乎都确信“我们是亲生的”这个事实,但究竟有多少人是通过基因鉴定确认了这个事实呢?如果没有确认过的话,这也只是暂时的信任而已。或许有一天有人哽咽着出现在我们面前,哭着说自己是我们的亲生父母。

实际上,委托亲子鉴定的件数中约30%的人最终查明并非生物学上的父母。这个数值不仅是在美国,韩国也与之相似。当然,委托这种鉴定的人大部分都是从一开始就对亲子关系有过怀疑的,所以数值会比较高。考虑到此,我查看了修改之后的数值,约4%的人被认定为非亲生父母。4%表示,你所认识的100个人当中就有4个人不是亲子关系。你又能如何确保自己不包括在那4个人当中呢?

不要因为长相相似而放心,收养的孩子过了几年之后也会与养父母相像。在听到收养的事实前,究竟有多少次能从外表看出是收养的呢?看看以美丽和帅气著称的明星的父母,往往会产生是否是亲生父母的疑惑。因为我们无法记起出生的瞬间,所以根本无法知晓出自哪个母亲腹中。除非出生场面已被录制,才可以确认亲生母亲的身份,但是对于父亲,仍然是不能确定的。

这种不确定性,我们只是不愿在意识上认可,但进化心理学者认为这种不确定性在人类的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直到几十年前,男性根本无法确认生物学上的亲生子女。女性可以亲自养育自己所生的孩子,但是男性只能相信自己的配偶。

因为具备信任并不容易,所以从很早开始男性和女性的心理进化程度就有所不同。男性在精神不伦和肉体不伦中,对后者感到更加强烈的嫉妒心。因为男性要阻止妻子的肉体不伦,以此来确定子女是自己亲生的。相反,女性对前者感到更强烈的嫉妒。她们只能防止丈夫的精神不伦,以此来防止其他女性夺走自己能获取的资源。这就是进化心理学说明男性和女性的嫉妒如何不同的理论。P3-6

序言

因为相信,所以知道

当排除了所有其他的可能性,还剩一个时,不管有多么不可能,那都是真相。

——夏洛克·福尔摩斯

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世界上所有侦探的优秀榜样,他拥有解决其他人无法解决的神秘事件的能力,并不是因为他能发现他人无法想到的崭新的事实,而是他关注其他人不愿相信的事情。

大部分人在解决有难度的事件的时候往往认为“应该不是这个”“不可能是这样”“这样做是不可行的”,从而忽视了许多细节和可能性。但是福尔摩斯认为这些都具有可能性,并专注于这些细节。

电视剧《贝多芬病毒》中的主人公“姜大师”和美剧《怪医豪斯》中的主人公“豪斯医生”的共同点是什么?那就是他们都是“坏男人”。

他们的“坏”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违法行为或给他人造成伤害。虽然姜大师最终创造了非常棒的管弦乐队,豪斯医生救活了许多人的性命,但是他们的性格都过于率真。他们拒绝平凡人的错觉和谎言,喜欢直接表达已查明的事实。

然而,那是大部分人不愿知晓的事实,这种率真几乎到了犯罪水准。

人类感觉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答案或许有很多,可总有一个明知道是自己的错觉,却无法自拔。

不管是谁,都不能抗拒。直到我们查明自己的信念是错觉之前,我们会把所有的信念错认为真实。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多少错觉呢?

在购买彩票的时候,是否期待过有生之年中一次大奖?

是否有过和恋人或配偶难忘的温情瞬间?

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是否有过只有我的子女才能上所谓“重点大学”的信念?

是否有过在公司中爬到最高职位的信心?

在照镜子的时候看着自己的脸,是否有过自己像某位明星的想法?

是否有过自己的爱人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的信心?

据说中彩票的概率比被雷电劈两次死亡的概率还要低。

与初恋结婚的人并不多,最保守估计,在步人婚姻的十对新人中起码有一对会离婚。

在韩国青少年中只有2%左右的人才能上重点大学。其中,真正完成二十几岁时的梦想的人,不过占1%~2%。

据说韩国已婚男性中65%~88%的人和已婚女性中20%~40%的人有外遇。

当然,并不是阅读本书的所有人都具有这种错觉。但是有些人,而且是大部分的人有这样的错觉,这说明信念和真相是背离的。

我想在本书中讲述生活中不断错觉的事实,而这些错觉是因为无意识的某种“意图”和思考过程中的“陷阱”引起的科学性真实,这种错觉是不容易阻止的“挫折”。

在写本书的过程中,一种担忧迟迟没有离开过我的内心。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本书中呈现的一些“真相”会让读者接受不了。读者应该借此机会接受自己是生活在巨大错觉中的事实。

有时当你感觉到错觉的瞬间,立刻就会明白让人痛苦的真相就在眼前。

只要能承认错觉这个事实,我们就不会盲目地批判和攻击与自己不同的主张和意见。

本书并不是讲述有关人类不完整性的书,反而是希望所有人更加幸福,更加清醒理智地看世界。

充满错觉的箱子,如果打开方法错误会成为潘多拉魔盒,但是小心翼翼地正确打开的话,就会成为展现真实世界、送予他人幸福的礼物。

书评(媒体评论)

生活中错觉无处不在,有时会让我们痛苦,有时会让我们烦躁。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此书,用另一种心态对待这种感觉。反正都要陷入错觉,能陷入“幸福的错觉”,不是更好吗?——金兰都(畅销书《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错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许太均
译者 千太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14878
开本 32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2-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3-3019
版权提供者 Huh Tae-kyun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