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明经手记(抗战初期西南诸省民生写实第2版)
内容
编辑推荐

父亲孙明经(1911—1992)为我国的电影教育家。为纪念他诞辰100周年,孙明经和孙建和再次精心整理了父亲遗留下的手迹,从而编著了《孙明经手记(抗战初期西南诸省民生写实第2版)》。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本小笔记簿,那是父亲拍摄电影时装在口袋里的随身笔记。这本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记簿,记录了他拍摄电影《自贡井盐》《峨眉山》时期的日程及拍摄活动,以及为筹备电影《川江一瞥》《西南彝族》等的资料。这个仅有74张纸、150页的小本内也记录了孙明经1942年去贵州考察农田水利的路线、联系工作的相关人士、1943年5月去云南拍摄7部工业电影时所遇到的有关人士之人名录。

内容推荐

1938年,孙明经接受任务赴西南诸省拍摄纪录片。《孙明经手记(抗战初期西南诸省民生写实第2版)》以他随身笔记为基础,辅以大量图片和详细的扩展,真实还原了当年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民生,以及他个人的拍摄历程和感受。这些独具个人风格的文字与迷人色彩的史诗般的图片,绝大多数都是首次问世,对于研究抗战初期大后方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孙明经和孙建和编著的《孙明经手记(抗战初期西南诸省民生写实第2版)》还对他的一生做了系统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到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和一个爱国摄影教育家的一生。

目录

一.孙明经图片传略

附录:

1.张同道:被遗忘的辉煌

2.沈杰:缅怀孙明经教授

3.邓伟:孙明经老师为我补课

二.自 贡

自贡拍摄手记

附录: 1.自贡部分结语

2.孙明经论文:自贡井盐场产改进建议

3.自贡人名录

4.孙明经拍摄时使用过的参考资料

5.孙明经:两件致谢

6.《自贡井盐》的启示

7.《井盐工业》动画片绘制人员——范厚勤采访摘录

8.报道:孙明经即将拍摄电影《川江水利》

9.纪实电影《还我河山》海报

10.新闻报道:“大众影廊”举办孙明经自贡井盐摄影作品展

11.孙建秋编辑时使用的自贡参考资料

三.峨 眉

峨眉拍摄手记

附录:孙明经拍摄峨眉电影使用之参考资料

四.乐山、重庆、成都、贵阳、昆明

乐山、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拍摄手记

编者后记

鸣 谢

出版后记

试读章节

1.张同道:被遗忘的辉煌

——论孙明经与金陵大学教育电影

2003年3月18日,《中国广播影视报》头版“本报独家披露”,“中国最早期电影”突然发现。这批影片已经整理的有80部之多,全部拍摄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什么中国现行权威电影史上没有关于这些影片的记录?是谁拍摄了这么大量的影片?这些影片是怎么发现的?这件事发生在中国电影百年庆典到来之际格外意味深长:显然,目前电影史的记忆是不完备的,它忽略甚至遗忘了一些本属于历史的章节。

一、孙明经与金陵大学教育电影

这批意外发现的影片大多标有“金陵”或“金陵大学”字样,16毫米,片盒规格一致。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专家王天竞在整理无名老胶片时发现了这些作品,却无法判断作者,因为没有职员表。直到2002年的一天,他见到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孙建三,二人在谈话中解开了这一谜团:这批影片的制作单位是金陵大学教育电影部,其中多数影片出自孙明经之手。当年出版的《电影与播音》月刊登载了影片目录与相关资料。

孙明经何许人也?

孙明经(1911—1992),祖籍山东,生于南京,1927年入金陵大学理学院,1934年毕业留校,协助院长魏学仁博士拍摄电影。1936年任金陵大学理学院刚刚成立的教育电影部副主任(后为主任),1938年创建电化教育专修科,后改为影音部——中国高等院校第一个电影专业。1942年,创办《电影与播音月刊》——中国高等电影教育史上第一个学术期刊。1934——1948年间,主持拍摄教育电影百余部,翻译外国电影66部,其中由孙明经个人独立编、摄完成的作品50余部。孙明经曾经于1937、1939、1940、1943年四次进行科学考察,并拍摄了影片。1952年,孙明经带领金陵大学影音部师生和设备并入北京中央电影学校——后来的北京电影学院,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8年改正,一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直到退休。1992年病逝于北京。

孙明经的电影活动集中于1934年到1948年。当时,他毕业留在金陵大学专门从事电影工作。

金陵大学与电影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22年,当时农学院为了指导不识字的农民种棉花曾经启用了电影。据孙明经自述,中学时期他就去金陵大学礼堂看过教育电影,1927年他进入金陵大学理学院学习,化学课上曾经放映美国柯达公司拍摄的教育电影。  不过,金陵大学拍摄教育电影却要等到1934年才正式开始,这一年,孙明经毕业留校,在校长陈裕光与理学院院长魏学仁支持下开始拍摄教育电影。第一部作品是《苏州名胜》,掌机人是魏学仁,孙明经作为制片和编辑参与这部影片。其后,作为院长,魏学仁无暇专顾,拍摄主要是孙明经负责,虽然魏学仁仍参与一些影片的摄制,但实际主持工作的是孙明经,拍摄影片最多的也是孙明经。

孙明经在经受科学熏陶的过程中也形成自己的电影观:“电影是记录和传播文化的媒介,电影是教育和建设的利器,电影是促进国际和平的桥梁,电影是促进世界大同的媒介。”电影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与教育。后来他进一步提出使用电影这一新媒介的重要性:“我们不能用钉锤敲破原子,我们不能用旧工具来研究新问题。”。而电影代表了当时最为现代的媒介,在孙明经的传播观念里,结绳记事是手推车,文字是马车,印刷是汽车,白话文是火车,而电影和广播则是飞机。

正是依据这样的观念,当时,孙明经自称拍摄的是教育电影,他把影片分为工业常识、地理风光、自然科学、国防常识、农事、公民等类型,分类依据是拍摄内容。从电影功能与属性看,这些电影可以归入科学教育电影和纪录电影二个类型。

1.科学教育电影

列入科学教育电影名录下的主要是工业常识影片和部分国防教育影片。当时拍摄这些影片的目的是普及国民的科学知识,倡议人是蔡元培先生。金陵大学拍摄的教育电影影片数量最多,主要记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教育国民现代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有些电影是在抗战时期拍摄的,也有宣传抗日、鼓舞士气的作用。如《自贡井盐》是在日本封锁中国海道、海盐奇缺的情况下拍摄的,让国民知道即使没有海盐,自贡的井盐照样可以保证供给,鼓舞士气。

科学教育电影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记录中国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建设的影片,共有10部:

《淮北海盐》《开采煤矿》《乡村建设》《交通工具的进展》《自贡盐井》《井盐工业》……

P50-51

序言

《孙明经手记》将要出版,这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孙明经教授给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财富。它让我们看到一个电影人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以摄影机为武器,所从事的爱国行为,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孙先生在拍摄工作中所做的功课是何等的认真与执着,我向从事电影工作和热爱中国电影的人们推荐这本书。

此书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孙先生本人的拍摄工作的手记,二是子女将他当年拍摄的相关照片一同编入的图片。手记文字和图片相互成趣,互相补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爱国电影人在日寇侵略我国的1938年的历史纪实。它是一本私人工作笔记,更是一本历史记录。

1938年抗战开始,沿海盐场被占,严重威胁着内地军民的生活。孙先生不惧艰辛到自贡将盐业生产拍成电影鼓舞人民。接着又去峨眉山拍摄并考察森林资源。那时铁路被炸,交通受阻。他又赶去乐山、重庆,拍摄了乐山大佛等文化遗产,他采访了嘉县和重庆20家工厂,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反映的却是我国当时鲜活的抵抗日本侵略者时保存下来的经济状况。

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以及后来金陵大学电影教育部成立,他们始终把通过拍摄开启民智,激发爱国热情作为目标,制定了拍摄一套《锦绣中华》的地理风光片作为重要任务,用电影做武器,达到教育的功能。电影《自贡井盐》《峨眉山》都是这个背景下拍摄的。从赞我大好河山、保我大好河山一直拍到《还我河山》!

自贡笔记中,孙先生抄写盐业局内的一副对联“能勤苦方算公仆,不廉洁莫入此门”,他使用的从明代万历、嘉靖年间的参考资料目录,对斧溪河上千条盐船装盐忙的景象,对于开凿千米深的盐井所使用的先进而又古老的设备的生动记录;或是拍摄峨眉秀丽的风光,高耸的林木,古老的寺院,幽默的滑竿谣等,或者是报国寺门外一块能折射出抗日主战场的军训团石碑,这些都反映了孙先生丰富的阅历、敏锐洞察力和拳拳报国心。

今年是孙明经先生诞生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孙先生拍摄的峨眉东门楼上“复兴中华民族”的口号,正是海峡两岸共同的奋斗目标。

科教纪实电影人的手记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却能让观众看到更加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场面。重要的是,孙明经先生是许多大事件的亲历者。他抱着电影机冲进火海抢拍摄的重庆大轰炸的彩色电影镜头和黑白图片说明了孙先生作为那个战火硝烟年代一个爱国电影人的痴情与忘我。这是令后人敬慕和学习的。

我接触过孙先生的子女,他们对电影事业都非常热爱。为这本书编辑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手记》原稿字迹潦草模糊、许多景物的变迁更使此书的整理、核对和编写非常艰难,但它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子女对父亲的纪念,而是为中国电影史做了一件十分有益的事。

孙明经不仅拍电影,摄照片,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是一位有责任感的老师,从1936年起就开始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电影人才,为电影学院编写了七部教材,在摄影理论和实践上有很深的造诣。他对光和影的运用,拍出了非常大气的图片。他对人文的关怀,使他拍出了一大批有历史价值的摄影作品。

孙明经老师从1936年算起,他教过的学生遍布全国,本书所收录了两位同学的回忆很有代表性,说出了大家想说的话。电影学院摄影系穆德远主任的经济资助也反映了学生对老师的敬重和怀念。

本书第一部分“孙明经图片传略”子女们通过图片帮助我们了解孙先生一生的电影情缘。

我向所有电影人和热爱电影的人推荐这本书,尽管这只是孙明经一生事业中的一部分,但它让我们了解到孙明经先生用镜头捕捉了一个时代,让更多人形象的看到和认识了那个时代。

感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能在短时间内赶制出这本宝贵的图书,他们的眼力和魄力让人赞美。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

2011年9月6日

后记

孙明经先生是中国高校电影教育的开创者,筹建、发展北京电影学院的业务骨干之一。孙先生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非常独特,“大学期间他先后修满化工、电机和物理三系学分,并辅修国文、音乐、戏剧等学科。”1938年孙明经赴西南诸省开展科学考察,沿途拍摄纪录片、照片,并做了详细的文字记录。从孙先生的手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地质矿产的详细数据,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富饶的物产。从孙先生的手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丰富的文理知识,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的工作方法。

本书还收录了孙明经沿途拍摄的大量照片,这些照片不仅直观地呈现了科学考察的成果,还向我们展示了孙明经先生在探索未知事物时如同孩童般的强烈好奇心。孙先生的成就,已远非狭义的摄影美学、人类学、社会学所能涵盖。

今年是孙明经先生诞辰100周年,孙先生的女儿孙建秋老师和儿子孙建和老师多年来一直在整理收集与其父亲相关的资料,“重走父亲路”,四处访问求证手记中的内容。当年经历过这些事的人现在多已离世,在世者几经搬迁寻找起来难度也很大。孙建秋、孙建和老师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为后人研究孙明经先生手记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我们很庆幸有这样一本笔记留存下来,并得以汇编成册。编辑过程中我们与编者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反复沟通,来往邮件有200多封,希望尽可能地使文字准确、图片清晰,但因年代久远,手记的字迹模糊,仍可能存有令人不满意或错误的地方,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批评指正,也欢迎读者与我们联系,以便于再皈时及时纠正。

最后,感谢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特拨经费支持本书的出皈,感谢所有对本书做出贡献的人。

服务热线:133—6631—2326139一l140—1220

服务邮箱:reader@hinabook.com

“摄影学院”编辑部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这对于后人认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一段特殊的历史、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张同道,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纪录片中心主任

它是一本私人工作笔记,更是一本历史记录。

——李前宽,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

孙明经老师的贡献不亚于梁漱溟先生曾经在中国进行的农村考察实验所做的调查报告;他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不亚于费孝通先生、吴文藻先生对民俗的贡献。用他自己的镜头,这是用中国人的东方的思维来表现自己可爱的国家所进行的科学、艺术探讨。

——邓伟,著名肖像摄影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明经手记(抗战初期西南诸省民生写实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明经//孙建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61233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74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