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卫东编著的《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内容介绍:中国、改革,大变局的关口。左还是右?前还是后?是维持硬性框架,让自由竞争的激流越发湍急?还是建立弹性结构,让翻腾的洪水逐渐和缓?中国法治,如何破局?本书通过先法治,后民主的路径,统筹兼顾、刚柔兼济,以社会代价最小化的手段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软着陆,从而成功建构起中国民主法治的新秩序。
| 图书 | 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季卫东编著的《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内容介绍:中国、改革,大变局的关口。左还是右?前还是后?是维持硬性框架,让自由竞争的激流越发湍急?还是建立弹性结构,让翻腾的洪水逐渐和缓?中国法治,如何破局?本书通过先法治,后民主的路径,统筹兼顾、刚柔兼济,以社会代价最小化的手段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软着陆,从而成功建构起中国民主法治的新秩序。 内容推荐 《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内容简介: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以渐进方式演变至今,我们突然发现已经身处“历史三峡”之中水流曼为湍急凶险之处。中国改革已经到达从量变到质变飞跃的临界点,到了需要进行政治决断的时刻了。 《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是作者季卫东近午来发表在报刊上的随笔合集,汇聚了作者对“大变局下的中国以及中国法治何去何从”这一主题的系统恩考:通过先法治,后民主的路径,统筹兼顾、刚柔兼济,以社会代价最小化的手段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软着陆,从而成功建构起中国民主法治的新秩序。 目录 初始记忆 选择的自由与烦恼 法与时转则宜 十字路口 以最小化社会代价推动政治改革 大变局下中国法治的顶层设计 现代法治的精神 价值和制度的普遍性 和而不同 没有程序,就没有真正的法治可 法制重构的新程序主义进路 “程序共和国”宣言 决策的程序和语法 程序很重要,但不是万能药 通过互联网的协商与决策 法治突破 中国司法改革的现状与目 司法改革第三波 中国司法改革第三波与法社会学研究 审判的推理与裁量权 日本司法改革:民众参审的得失 中国律师的重新定位 法治原则与中国警务改革 时局万象 官员外逃的制度反思 爱国,何不守法 信访终结制与审判终局性 “祸从口出”的律师 “封口费”葫芦案 舆情的裂变与操纵 个人安全保障与宪政 如何面对一个风险社会 最高法院的使命与威信 期待地政拐点 “铁腕”执政功与过 人事与天命的碰撞 官员财产公示的“下行上效” 经济危机中的司法责任 法律:举起正义之剑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季卫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1956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2 |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12.29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4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