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什么影响着新闻评论(观点表达和说服方法的案例分析)/人民日报传媒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什么影响着论点的选择?什么影响着说服的力量?什么影响着具体的阅读效果?什么影响着新闻评论表达形式的流变?什么影响着评论的学习效果?

马少华老师的这本《什么影响着新闻评论》,是求索者的自我设问,也是为关心公共问题讨论的人们解惑;是对新闻系学生授评论写作之业,也是对国大传播匮乏的说理之道。他的论述有实例,有理论,从写作到传播到教学,论题广泛,其生动与深入,对我这种“跟着感觉走”的资深写手也很有启发和教益。

目录

一、什么影响着论点的选择

普遍表达与专业判断——当代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的一种描述

高远的认识目标与近切的阅读入口

评论由头与论题的相关度

“评一个事,讲一个理”的评论写作追求

“批判的价值次序”与评论的选题问题

是“深入”还是“跑题”?——评论中“由此及彼”的合理性问题

论点的选择与论证的难易

论点之后是什么

不要迷信评论的“角度”

批评不要虚设对象

舆论中的感性与评论中的理性

论新闻评论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

严肃媒体不必回应网络琐屑议题

二、什么影响着说服的力量

用形式逻辑检验日常论争

有些问题不适合演绎推理

类比须防不同类,归谬莫到不相干

乌木归属争议中的类比论证

分析一篇表达“立法诉求”的评论

归谬法中的类比思维与抽象思维

“活熊取胆”争议中的媒体失误

选言判断中的论题迷失

诉诸无知的谬误与举证责任的规则

“正如”、“就像”起什么作用?

哪一种修辞没有论证性?

逻辑与修辞:谁在说服?——关于修辞是否有论证功能的思考

论媒介言论中具有论证性的修辞

评论语言中强化情感的修辞

报道和言论中的粗直语

三、什么影响着具体的阅读效果..

辨识评论语句间的层次关系

评论中的过渡性语句

把握新闻评论中的语用倾向

从传播效率的角度论新闻评论的开头与结尾

可以呼应观点不要扭曲事实——谈新闻评论中的叙事成分

评论中人称代词的特殊效果

以“互文性”拓展评论标题的表意空间

一周新闻述评的相关性结构

冲突与宽容的言论生态一中美报纸言论版的比较研究

交流与争议——国外报纸言论版评述

四、什么影响着新闻评论表达形式的流变

探索更丰富的评论表达形式

时评的历史与规范

早期的“时评”——论我国近代新闻评论发生发展的形式规律

论时评的起源

论早期评论的发展对现代新闻周刊的贡献

论我国早期新闻评论中的交流性因素——以梁启超为例

论梁启超后期评论风格的变化——兼论梁启超对新闻评论形式演进的贡献

“社评”的选择——种评论史角度的观察

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和伦理问题

五、什么影响着评论的学习效果

再次面对“写作能教吗?”

通过分析练习,揣摩评论写作

从谨守写作规范到研究传播效果——对评论写作与评论教学的思考

眺望更开阔的评论教学范式——读《批判性思维与传播:论说中的推理应用》

简论缄默知识与新闻评论的教学

说服传播理论与新闻评论教学的距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什么影响着新闻评论(观点表达和说服方法的案例分析)/人民日报传媒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少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17692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12.2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