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陇上翘楚/人文甘肃
内容
编辑推荐

广袤的陇原大地,培育过无数杰出的人物。传说中的人物不说,进入封建社会以来,史书确切记载出生陇原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等等,就数以千计。陈自仁编著的《陇上翘楚/人文甘肃》从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影响的人物中,挑选了五十多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对他们的一生,分别做了细腻而生动的描述。收入的人物中,有戍边功臣、民族英雄、军队统帅,也有乱世枭雄、文臣谋士、清官廉吏、先哲鸿儒、文学大家。

内容推荐

雄奇绵长、多姿多彩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多民族风情,构成甘肃独特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的辽远广阔时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东西方文化交会的通衢大道、多元一体的民族大融汇之域、祖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苍茫中透出厚重,在古朴中显现灵动,联系着中华文明之根、氤氲着中华民族之魂。也许正因为如此,甘肃又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让世人渴望了解的地方。为了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示甘肃的地理风貌、历史传统和人文积淀,陈自仁编著的《陇上翘楚/人文甘肃》,《陇上翘楚/人文甘肃》从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影响的人物中,挑选了五十多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对他们的一生,分别做了细腻而生动的描述。

目录

第一章 戍边功臣

 英雄岂为图封侯:飞将军李广

 出将入相灭族恨:汉丞相公孙贺

 四夷宾服边关宁:壮侯赵充国

 世代戍边保汉廷:光禄大夫辛庆忌

 血战西域建奇功:义成侯甘延寿

 英雄归来泪满襟:度辽将军张奂

第二章 爱国英雄

 收复河西建殊勋:河西起义军首领张议潮

 千秋功业照人间:抗金英雄吴玢和吴磷

 大河难洗英雄泪:抗金名将李彦仙

 功成名遂呕血死:抗金英雄刘镝

 冒死请诛李鸿章:陇上铁汉安维俊

第三章 名将风采

 宁为国鬼不为贼:东汉名将庞德

 成都身死汉将哀:蜀汉名将姜维

 名将一箭定江陵:北周名将王杰

 谁人博得帝王泪:唐代名将辛云京

 力挽狂澜救唐朝:唐代名将李晟

 雪夜蔡州飞将来:唐代名将李恕

 陇右风尘天一柱:元代名将汪世显和汪德臣

 功盖三朝震天下:清代名将岳钟琪

第四章 乱世豪雄

 命运多舛豪杰哭:汉代西州上将军隗嚣

 五将山上悔断肠:前泰国君主苻坚

 威震西域河西王:后凉国君主吕光

 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泰国君主姚苌

 攻城略地心向佛:北凉国君主沮渠蒙逊

 胸怀大志强国梦:西凉国君主李嵩

第五章 文臣谋士

 六出西域求和平:西汉西域都护段会宗

 万里设宴斩楼兰:西汉义阳侯傅介子

 毒士到来曹操笑:三国谋臣贾诩

 功著王室一时秀:北魏改革家李冲

 鞠躬尽瘁天子赞:唐代尚书李揆

 腥风血雨40年:唐代宰相牛僧孺

第六章 清官廉吏

 疾恶如仇气如虹:东汉京兆尹盖勋

 罄心为国慈母心:隋代黜陟大使辛公义

 拼死一击报君恩:唐代礼部尚书段秀实

 不杀宦官死不休:唐代宰相李训

 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明代廉吏胡缵宗

 廉洁爱民牛青天:清代廉吏牛树梅

第七章 先哲鸿儒

 智慧之光照古今:东汉思想家王符

 风流逸士有奇书:晋代学者皇甫谧

 才华横溢多建树:魏晋学者傅玄

 性善情恶论人性:唐代思想家李翱

 吾心即是天地心:明代哲学家段坚

 业可千秋不自尊:清代学者邢澍

 巨笔如椽书如山:清代学者张澍

第八章 文学大家

 古代诗坛鸳鸯鸟:夫妻诗人秦嘉和徐淑

 边塞诗中唱新曲: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益

 羽仪朝行吐心声:政治家、文学家权德舆

 南柯一梦惊世人:传奇作家李公佐

 劲气暗转婉约风:花间派词人牛峤

 鸿笔丽藻著华章:诗窖王仁裕

 五进牢狱写春秋:文学复古运动领袖李梦阳

 咳唾九天成珠玉:西北词人吴镇

后记

试读章节

公孙贺不愿意被拜相,也是有原因的。伴君如伴虎。汉武帝从即位到拜公孙贺为相,30余年间,先后换了11任丞相,平均3年换一个丞相。这些换掉的丞相,大多是功臣之后、皇亲国戚、朝廷功臣或饱学之士。ll任丞相中,有4人被汉武帝下了大狱,或者下令诛杀,灭了满门。公孙贺之前的4任丞相,除谨小慎微的石庆外,其余的都下了大牢,先后在狱中自杀,无一人得到善终。所以,公孙贺一听汉武帝要他出任丞相才坚辞不受。后来,汉武帝生气了,他害怕落一个抗旨的罪名被杀头,才不得已接了相印。

不错,公孙贺在朝廷树大根深,有很多人护着。特别是卫皇后,是公孙贺的有力靠山。公孙贺一升任丞相,儿子公孙敬声就接替了他的太仆位。父子同居公卿位,列于朝堂之上,地位显赫,也说明了卫皇后这座靠山的强大。不过,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曾经说过:“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武帝后宫佳丽甚多,原本复杂的裙带关系,常常由于汉武帝喜爱的变化而变化。无论谁任丞相,靠山一倒,都岌岌可危。

果然不出公孙贺所料。不久,汉武帝又宠上了王夫人和李夫人,后又对能歌善舞、生了男孩的钩弋夫人宠爱有加。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地位立即受到了影响。更可怕的是,这时的汉武帝年已古稀,日益昏聩,非常迷信,又是祭天,又是祀地,到处封禅求神,寻找什么“不死之药”。人老了,天天疑神疑鬼,总是怀疑有人也利用神鬼“巫蛊”暗害于他。为此,他重用江充,为“直指绣衣使者”,到处寻找“巫蛊”自己的皇亲国戚、朝廷大臣。一时间,就连太子刘据,见了江充也十分恐惧。

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春,公孙敖因“巫蛊”案,被汉武帝腰斩。公孙敖是北地义渠人,与公孙贺为同乡,也是卫青的好友,属于卫皇后派。公孙敖的被杀,说明宫廷的争宠斗争已经明朗化。公孙贺已经看出,危险就在眼前。  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长安宫中发生震惊天下的木偶“巫蛊案”。此案由一个名叫朱安世的京师大侠引起。恰在此时,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擅自挪用军费1900万钱的事情败露,被捕下狱。“巫蛊案”的要犯朱安世在逃。公孙贺救子心切,提出亲自去抓朱安世,以赎儿子之罪。汉武帝同意了他的要求。

公孙贺历经艰辛,将朱安世捉拿归案。他万万没想到,朱安世对此怀恨在心,反咬一口,在狱中上书朝廷,揭露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在庙里诅咒皇帝,在皇帝专用的驰道上埋了木偶“巫蛊”,诅咒汉武帝早死。汉武帝闻知朱安世上书内容,龙颜震怒,立即下诏,将公孙贺投人监狱。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正月,长安城中大雪纷飞,寒气袭人,公孙贺父子冻饿交迫,死于狱中。其家族也被朝廷满门抄斩。

公孙贺被满门抄斩,仅仅是“巫蛊之祸”的开始。不久,汉武帝又把卫皇后的两个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以及卫青的儿子,以“巫蛊”罪处死。几年之中,因“巫蛊之祸”受牵连而被杀者达数万人。太子刘据,不得已举兵自卫,斩了江充等人。汉武帝派兵围捕太子,卫皇后和太子走投无路,先后自杀。在甘泉宫养病的汉武帝受此惊吓,卧床不起。

裙带关系是丑陋的。人一旦坠人裙带关系,就会身不由己,甚至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公孙贺一生坎坷,曾7任将军、2次封侯,官拜丞相……

P12-13

序言

雄奇绵长、多姿多彩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多民族风情,构成甘肃独特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的辽远广阔时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东西方文化交会的通衢大道、多元一体的民族大融汇之域、祖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苍茫中透出厚重,在古朴中显现灵动,联系着中华文明之根、氤氲着中华民族之魂。也许正因为如此,甘肃又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让世人渴望了解的地方。为了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示甘肃的地理风貌、历史传统和人文积淀,敦煌文艺出版社组织编选了“人文甘肃”丛书,共六卷。

甘肃拥有4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多种地质遗迹类型,构成了千姿百态、气势非凡的地貌景观,它们与各种气候类型、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合,使甘肃自然景观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典型性。《山川锦绣·地理卷》从地理位置、地质遗迹、地貌景观、气候特征、河流湖泊、自然植被、名山风貌、地域类型等方面,对甘肃大地进行了全景式的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以期全面、准确、具象地反映甘肃山川的自然风貌。作者从地球科学的视角,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诸如冰川、黄土、沙漠、雅丹、绿洲、湿地、草原、森林等,运用地质学、地理学的科学理论和相关知识,揭示甘肃大地所蕴涵的丰富地学内容,并对其总体特征、形成原因、历史变迁、区域差异和资源利用做出科学的解释。本卷特别注重揭示隐藏在山水风景和名胜古迹背后的科学奥秘,对所列各类景观的成因、特征、分布规律,都做了比较深入的科学分析和通俗易懂的解释。作者注重实地调查研究,资料来源广泛,尽可能选用最新的内容、最新的观点和最新的成果,基本上反映了当前甘肃省自然景观研究的现状和水平,不仅让读者神游于名山大川,饱览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而且从中获得地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甘肃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千年回眸·历史卷》分别以远古文明曙光初现、商周遗韵风雅可寻、秦并天下汉摄河西、魏晋争雄割据蜂起、隋唐盛世陇右富饶、宋夏金元各领风骚、明清以降夕阳余晖、民国烽烟雄鸡破晓等为题,全面地反映了甘肃历史面貌,在纲目上吸收了通史特点,即从甘肃境内有先民活动开始,到民国结束,从纵向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甘肃历史的各个时期。考古证实,早在60万年前~2万年……

后记

《陇上翘楚》一书的撰写,对我是个挑战。甘肃历史上的很多杰出人物,平时耳熟能详,但真要描述他们的业绩时,才发现自己掌握的史料相当匮乏。不过,已经承担了这一任务,我只好硬着头皮写下去。

《陇上翘楚》拟收录人物众多,该从何时写起?有朋友建议从伏羲、女娲时代写起。传说伏羲和女娲生于陇原。伏羲为母亲“孕十二岁而生”。古人以十二岁为纪,所以称伏羲出生地为成纪。成纪即今甘肃秦安县和静宁县一带。伏羲为陇原名人,似乎无疑。传说女娲生于成纪的风沟,是伏羲的妹妹,也是陇原名人。也有朋友建议从黄帝、西王母时代写起。传说黄帝生于轩辕谷,轩辕谷又名“三皇谷”,位于今甘肃省清水县。西王母居住于玉山,据考证,玉山位于传说中的昆仑山,也就今甘肃境内的祁连山。因此,黄帝和西王母也是甘肃名人。还有朋友建议从夏商时代的不窗写起。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兴起于今甘肃庆阳一带。周人首领不窗,于夏代晚期率部族来到今庆阳一带。据《水经注》记载,庆阳有不密城。周人从庆阳兴起后,进入今陕西周原,最后建立了周王朝。也还有朋友建议从秦人写起。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的祖先商代时西迁至今甘肃的清水、张家川、礼县、西和一带,后来逐渐崛起,向东部地区发展,创立了一个强大的秦国,最终统一了全国。

按理说,伏羲、女娲、黄帝、西王母以及周人和秦人的领袖,都是《陇上翘楚》中应收录的杰出人物,可是,前者属于传说人物,是否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已不可考;后者在历史典籍中有记载,但记载往往寥寥数语,真要写时又难以下笔。考虑再三,最后决定,还是从汉代写起。从汉代到清代甘肃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二十五史(含《清史稿》)大都有传,史料较为可信。

《陇上翘楚》原计划收录百余人,在写作过程中,又不得不将收录人物减掉一半。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人物虽然当时地位显赫,但史书记载过于简略,又找不到别的资料补充其生平,所以撰稿时只好放弃。二是传统看法中的甘肃历史人物,有一部分虽祖籍陇原,本人并非生于陇原,甚至没有陇原的生活阅历,不能算是真正的甘肃历史人物,所以撰稿时也只好放弃。三是部分历史人物的出生地有争议,甘肃学者认为是甘肃的历史人物,邻省区学者则认为是他们省区的历史人物,双方各执一端,振振有词。这类历史人物,撰稿时大都放弃了。四是部分历史人物,当时地位显赫,名声却不好,有的甚至是镇压百姓的刽子手,血债累累。此类历史人物,撰稿时也大都放弃了。五是部分历史人物地位显赫,事迹突出,史料丰富,但由于本书篇幅有限,只好忍痛割爱。最后几经筛选,收入本书的甘肃历史人物仅有52人。选出52人作为陇上翘楚,确有挂一漏万之嫌,但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也可以看出甘肃历史上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社会对杰出历史人物的认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本书所收人物,限于清代以前,清代以后的未收。

《陇上翘楚》的材料,主要来源于二十五史,同时也参考了地方志、出土材料和其他历史文献,个别人物生平的叙述中,吸收了少量的民间传说。在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上,本书尽可能地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

在本书撰写中,得到敦煌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忠民先生的大力支持,该社编辑侯君莉女士对本书的出版付出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陇上翘楚/人文甘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自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1407
开本 16开
页数 3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38
CIP核字 2010219169
中图分类号 K820.842-49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40
17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