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50万到1亿(操盘手日记第1季野心初现22天)/操盘手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曾是高二入市迅速成名的少年狙击于,他也曾在困境中苦求赢利之道。穿越牛熊、股海驶航近20年的他,首次公开自己的操盘日记。他就是吴国平!让我们跟他一起,见证10年100倍的操盘奇迹!

《150万到1亿(操盘手日记第1季野心初现22天)》是吴国平“10年100倍操盘计划”的第一季,“原生态”地呈现了他在最初的一个月里的操盘过程,约22个交易日盈利愈40%,为同期大盘涨幅的7倍。

内容推荐

《150万到1亿(操盘手日记第1季野心初现22天)》记录了少帅操盘手吴国平在最初一个月时间22个交易日的操盘情况。

《150万到1亿(操盘手日记第1季野心初现22天)》每章的写作结构由操盘图解、操盘日记、操盘知识点、专栏或博客思考几部分组成,全方位再现实战操盘过程。

第1部分:操盘图解。详细图解操盘过程。

第2部分:操盘日记。记录当日操盘的一些思考。

第3部分:操盘知识点。这一部分主要补充一些跟当日操盘股票相关的一些知识点。

第4部分:专栏或博客思考。这一部分主要为与当时操盘同步的一些财经专栏或博客文章,侧重于对当时大势的思考,为具体的操盘提供一个大背景,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此外,融合回顾当时公开的内容也是一种温故知新,让一切更完整。

目录

前言:为何要做10年100倍的梦想操盘实录

第一章 牛刀小试

第二章 开门红

第三章 短期关键一战

第四章 总市值三连阳后的策略

第五章 悬念初现

第六章 考验心脏的坚守

第七章 波动阶段的忐忑

第八章 悬念迭出考验操盘习惯

第九章 分仓继续出击

第十章 加大布局渐人佳境

第十一章 突破170万元

第十二章 得意莫忘形

第十三章 蓄势再发

第十四章 突破192万元:值得纪念的收获日

第十五章 乌龙指:载人史册的黑天鹅事件

第十六章 资金突破200万时刻

第十七章 疯狂中的冷静思考

第十八章 动荡来临

第十九章 千万别跟股票谈恋爱

第二十章 开始第四波攻击

第二十一章 掘金半年报

第二十二章 21个交易日累计收益突破40%

第二十三章 收尾

第二十四章 总结和思考

试读章节

(1)“反其道而行”阶段就在此时

市场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就是跟你开玩笑,就好像我们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一样,大部分人认为没有多大价值的创业板,就硬是从去年底开始走出一轮翻番行情,这局部机会不是牛市是什么呢?

现在很明显,局部已经在演绎牛市,整体市场则应该是处于牛市前夕,很简单,这局部最终必然会传导到整体的,就好像我们现在经济一样,调结构,没错,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整体经济再次健康上行呀。

因此,金价目前跌到这时候开始出现了戏剧性逆转的走势,虽然这逆转不一定就是根本性逆转,但至少,阶段性可以让部分空头受伤一把了。

同样的,股指也是如此,还记得前期国内股指期货单日逼近涨停那一天吗,没错就是7月11日,虽然那天过后市场重归动荡,就是那一天,也足以让那些重仓的空头爆仓得差不多了。市场博弈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大方向就算你看错了,但是一个个漂亮的局部战役,也足以让你笑傲江湖了。

近期招行巨量融资,京东方也再次巨量融资,很多上市公司都在开始新一轮融资,这融资图啥,当然是图发展。不过,就算这些融资利空对市场狂轰乱炸,还有前面更多的利空冲击,股指还是很顽强地挺在这区域了,没向1664点狂奔啊。

这个阶段肯定是最困难的时候,什么坏的东西都来了。只是大家要记住,最困难的时候,市场才提供给你最好的捡便宜的机会。而且,你应该要认识到的是,有些局部市场确实已经走出牛市了,其筹码已经不再便宜了,说明啥?很简单,有些资金已经非常迫不及待要做点成绩出来了。

总之一句话,当下就是“反其道而行”阶段,就好像去年底也包括前期有人敢于反其道进人创业板。顺便一提的是,目前创业板的加速,阶段性你应该知道最好的策略是什么吧?事实上,周四周五创业板不少个股已经出现阶段性的退潮迹象,这就是“反其道而行”在具体实战中最新的运用。不过,对于市场整体又是什么呢,没错,风水轮流转,用“反其道而行”思路去面对,你会发现整体可能更多还是机会才是。

(2)创业板疯狂和央企低迷的对比揭秘了资本运作模式

我们不妨再把目光拉回到这波结构性行情的明星创业板中来。创业板这波局部行情,绝对可以说是牛市,而且这波牛市就是在反复质疑声中涨上来的,涨上去就是合理的,纵使本身有多少不合理性,但市场存在就是合理,我们需要通过合理性去思考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才是。

很多人都知道,伴随创业板上涨的是不少原始股东的减持。为何减持,傻瓜都知道,市场突然给到你如此暴利,远超你经营企业所获得的利润,能不套现一把吗?当然,能如此疯狂走到现在,本身也有企业运作的功劳,因为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民企,民企意味着什么?没错,股价的起落跟大股东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上市初期,其实就已经订好了未来的套现规划。

事实上,据我了解,很多上市企业一上市就会围绕市场喜欢的主题去制定未来套现之路,比如3年后才套现,那么前两年尽量稳定,最后一年务必发力,这发力不仅是业绩上利润最大释放(这样有利于股价的疯狂冲高),同时也必须结合大家最喜欢的高送配来做文章,比如10送10等,进一步让股价疯狂,这样最后的结果就是大股东可以在市场疯狂炒作过程中很从容地套现一部分筹码,这样套现下来一部分筹码后,攻守就更自由了。

就像现在很多传媒文化股一样,当套现了一部分筹码,暴利已经获取一部分后,剩下就是考虑是否要玩更大的问题了。有些企业必然是会选择玩更大的,那多去整合一些资源,比如迎合最近市场热点的内容来运作,像目前的手游等,收购也好,干嘛也好,反正就可以顺着趋势玩下去了。

创业板的本质就是大股东有极大的做高市值的利益在那里,所以,市场需要什么,只要大股东能做到,那么基本上就会往利益最大化方向走的。这对于很多央企而言,那是不可想象的,央企的领导基本上是不太关心股价波动的,因为那反映不了其什么利益,只有能充分反映利益的地方他们才会去关心。所以,我们发现,这波行情就是很多央企拖累了市场,结构性行情本质上是属于民企的。P11-13

序言

1.我是谁

我的投资路始于1998年。

那时我还在读高中二年级,我在家里订阅的一份《羊城晚报》上,看到股市专版的行情报价表,发现一只股票第二天可以比前一天上涨10%,于是觉得这会是金矿,从此沉浸其中一发不可收。

那一年,我刚好成年。我踏入了股市,用稚嫩地写满三页纸的投资股市计划书,从父母那里融到了初始投资资金。1万元起步,很快放大到10万元,经过1998年的磨炼,小有成就。1999年爆发“519”行情,在财富效应的刺激下,从父母那最终获得的资金累计投入加大到50万元。结合当时的“519”行情,在高三那一年,我运作的资金逼近150万元。

此时的股票账户对比本金增长了差不多3倍。那一年对我的思想冲击很大,因为有了最高逼近150万元资金的运作,具备了进出中大户室的资格,在当时中大户室里清一色叔叔阿姨的背景下,我的年龄显得尤为另类。

当时我心里有种很有成就的感觉,也渐渐萌生了不想读书的念头。因为,就当时我们当地的工资水平而言,1000元就算很不错的了,这是从父母当时做布匹批发生意档口给员工工资得出的大概结论。那时我们当地一个100平方米的商品房总价顶多10万元而已,更多是几万块的水平。所以,想到未来读书出来无非也就是为了一份像样的工作,至少凭着当时我运作的资金而言,每天波动幅度已经完全能赶上一份好工作一年的收入了,那么,为何还要读书呢?

现在如果有人有我当时类似的经历,或许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当我把这样的想法告知没多少文化的父母的时候,原以为他们会很支持我的想法,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坚决反对。

按照他们的想法,当时让我玩股市,本质上并不是想靠我去赚股市的钱,而是希望我能多一份体验,多一点兴趣,多一点研究的东西,至少不会贪玩以至最终败家,但绝非让我在那阶段以此为职业。以后读书出来了我可以自由选择,但这阶段,我就必须读完书,一定要读完大学。父母很坚决,很严厉,更以抽回所有资金不让我玩股票相要挟。

我当时很不理解,很不开心,但最终也只能无奈接受,毕竟资金确实都是父母的,再说,自小在严父面前我的叛逆是有限度的。于是约法三章,上大学读书后,资金继续归我折腾。

那时,因为股市,自己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也就多了份心眼,我已暗下决心,一定要选择金融类的,以后一定要在金融界里混出点样子,成为这行业的专家。

就投资生涯来看,1998年和1999年是我投资的启蒙阶段,那时刚好碰到了“519”行情,那样的年龄那样的阶段碰到那样的行情,确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000年至2005年是我投资的修炼阶段,行情从2000多点反反复复整体向下,直至2005年破了千点,这过程伴随着我的大学生涯,也伴随着我出来工作阶段,行情起起落落,整体熊市,滋味万千,可以说,那阶段经历过惨败,人生第一次惨败也就在那时候发生,十几块最终跌到两三块的境地,不仅赚的利润吐出去,本金也受到损害。不过,时间越往后,我对自我的修复和提升也就越来越完善,惨败过后又慢慢恢复生机,至少最后破千点之时,不是我输最惨的时候,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我其实都在恢复中,更在蓄势中。

2006年和2007年,我抓住了破千点后冲上6000点的世纪大牛行情,那是人生辉煌的时期,投资收益几十倍计,是人生重要转折点。

2008年和2009年,行情疯狂过后带来迷茫,人生投资辉煌带来无目标感,我开始寻找投资以外的东西来填补内心。好好谈谈恋爱,顺便结婚;好好游玩,领略下大好河山;好好上上非股市领域的课,读读非股市领域的书;闲下来也把一些投资理念总结成书。回头来看,那两年我是离股市最远的,但也是收获最大的。

沉淀过后的我,2010年正式再上路,几乎是跟股指期货上市一起上路,初期我对市场的把握确实得心应手,对2010年破2500点的行情把握非常精准。

可惜,2011年我犯了人生又一次重大错误,在2010年感觉良好的基础上,在过去整体成绩相当不错的自信下,误认为2011年下半年开始股指将有望渐渐走牛。毕竟,2007年到当时也调整5年了,也到了转折的时候了。同时,2010年已经跌破过2500点,再破2500点的概率是很小的了。于是,2700点附近,我们重仓压进,之后市场从当时2800点左右开始逐步下杀,在2011年底至2012年初市场甚至收出了周线九连阴的罕见走势,那时最低探至2100点附近。短短半年时间股指杀跌超过20%,你可以想象,部分个股超跌幅度能有多大。因为过去的成绩让自己过度自信,以至于有点自负,最后输在人性的弱点上面。那一年,投资亏损超过了30%,本来以为可以大发展的一年,结果却迎来又一轮的惨痛。

这市场特现实,你只要有一次重大错误,市场往往记得是这个,你的客户也很有可能会因此离你而去,毫无疑问,2011年我元气大伤。还好,过去经历的风雨多了,我们没有放弃这市场。2012年和2013年,继续坚定在这市场里,虽然这市场整体依然不给力,但至少,我们慢慢还是缓过来了,因为,我们坚信,我们是能创造奇迹的人。可以说,2012年和2013年是我们休养生息,低调蓄势的一年。

一路下来,大大小小的战役都经历过,牛熊循环也经历过几波,这市场各色人等也都接触过。资本市场就是大炼炉,能最终活下来的都是少数,极其现实,我算是至今还活着的一个,而且也是坚定未来要活得更精彩的一个。

2014年我们将再次启航……这就是我,吴国平。

2.缘起:为何要做百万到一亿的梦想操盘实录

从百万到一亿,差不多10年100倍的增长,我为何要做这样一个操盘实录?

做这个操盘实录,其实缘自我的一种想法、一种实验,想借此让资产管理跟我一直喜欢的金融文化结合起来。操盘,是关于资产管理的;实录,这是文化,是金融文化。跟我一直所追求的很符合,所以,我想做,我也有能力去做。

我在《第一财经日报》的专栏上,不止一次说过,当你内心能够油然升起百万到一个亿底气的时候,那就成功一半了。这是我认为你要成功把握市场必须要有的底气。

那么,自己有这条件,也认为基本上有这底气,为何不说到做到,充分展现给大家呢,也当作是一种实验,看最终是否可行。为自己,也为这市场充分展示一个样本,不论最终能否成功。我既然内心有这样的底气,为何不在现实中来个圆梦呢?为自己,也为这市场。

150万起,多少也是一种情缘,我高中阶段帮父母运作资金达到的最高金额,就是逼近150万元。那么,这次不如就150万元起好了。

为何起点不更高点呢?是的,我原来也考虑过,不过,那就失去了我这实验的初衷了,也意味着跟大部分人脱节了,在这里,我希望体现的是一种一般人最终都能实现的梦想,当然,前提是一定要付出无比的艰辛,我自己也不敢保证最终就一定能实现,但我有勇气去做个小白鼠吧。我也需要透过这个,告知很多平时看我博客,看我文章,看我书的朋友,那就是,我不仅能说能写,其实,我更能运作,我一直都认为,我的思想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这思想的背后凝结了我比一般人多得多的绝对实战经验和经历……

3.行动第一步:套现不动产,注入资金

在套现部分不动产后,我开始采取注资行动。因为我想传递一个信号:未来房地产投资和股市投资两者的机会,应该会出现逆转。说白了,股市投资的收益,我们坚信未来必然会远大于房地产的投资收益。

2013年7月29日,一次性给账户注入888888万元,也是想图个好兆头。加上账户原来的一些资金,一共约150万元。2013年7月29日收盘资产总值为1513067元。

4.盈利目标

2013年7月29日起,至2023年7月28日止,10年时间,该账户资金突破1亿元。

5.本书说明

本书记录了我在最初一个月时间22个交易日的操盘情况。每一章都由4部分组成:

第1部分:操盘图解。详细图解操盘过程。

第2部分:操盘日记。记录当日操盘的一些思考。

第3部分:操盘知识点。这一部分主要补充一些跟当日操盘股票相关的一些知识点。

第4部分:专栏或博客思考。这一部分主要为与当时操盘同步的一些财经专栏或博客文章,侧重于对当时大势的思考,为具体的操盘提供一个大背景,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此外,融合回顾当时公开的内容也是一种温故知新,让一切更完整。

在每章的最后,还给读者留下了一些空白,用来记录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与思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50万到1亿(操盘手日记第1季野心初现22天)/操盘手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国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46161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2014024630
中图分类号 F830.91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