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帝王治国策
内容
编辑推荐

帝王:是皇帝和各种君王的总称。即“其时的当权者”。

帝和王,严格说,不是同一级的。周之前,字义相近。秦始皇之后,藩国或附属国的君主称王。如齐王、晋王、朝鲜王、越南王、泰王等。

冯俊科编著的《帝王治国策》介绍了从秦始皇至清康熙,18位中国历代帝王的治国安民之策。

内容推荐

《帝王治国策》高屋建瓴地总结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朱元璋、康熙等18位中国古代帝王在安定社会、安抚百姓、治理官吏等方面的治国方略。这些总结是历史的而非孤立的、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时代的而非僵化的,引人深思,有借古鉴今的价值。中国古代帝王位至九五,驾驭天下,是中国封建统治者中的杰出人物,不少人在制定朝纲、治理大臣、发展经济、安抚百姓、网罗人才,以及政治谋略、军事手段和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历揽千古兴衰事,其经验与教训值得警醒和总结,其成就和遗产值得珍惜和借鉴。

《帝王治国策》由冯俊科编著。

目录

◎[秦始皇赢政]

——开创帝制 业传千秋

◎[汉高祖刘邦]

——郡国并行 重农抑商

◎[汉文、景二帝]

——重农为本 开创盛世

◎[汉武帝刘彻]

——安邦兴国 勇拓汉疆

◎[汉光武帝刘秀]

——柔术治国 中兴汉朝

◎[晋武帝司马炎]

——统一全国 太康繁荣

◎[魏孝文帝拓跋宏]

——锐意改革 民族共融

◎[北周武帝宇文邕]

——独掌权柄 富国强兵

◎[隋文帝杨坚]

——开创隋制 社会富庶

◎[唐太宗李世民]

——雄才理国 妙策兴唐

◎[大周女皇武则天]

——进取寒士 以杀立威

◎[唐玄宗李隆基]

——雄策拓唐 天下俱丰

◎[后周皇帝周世宗]

——峻法治国 革除弊政

◎[宋太祖赵匡胤]

——强干弱枝 宽仁为治

◎[元太祖成吉思汗]

——横征诸霸 威震中亚

◎[元世祖忽必烈]

——鼎新革故 附行汉法

◎[明太祖朱元璋]

——从严治官 以宽理民

◎[清圣祖康熙]

——以武治乱 科学兴国

试读章节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由于周王实行了“封诸侯、建藩卫”的政治制度,数百年之后,诸侯坐大,藩镇割据,霸主迭兴,到了春秋时期,华夏土地上出现了170多个国家。又经过两百多年的霸政兼并,剩下了20多个诸侯国,其中以秦、齐、楚、魏、韩、赵、燕最为强大,号称“七雄”。七雄并立,混战不休,史称这个时期为“战国”。

战国时期,战争之频繁,杀戮之残酷,破坏之严重,为历史所罕见。孟子在《离娄》中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秦将白起一次就活埋了赵国俘虏四十多万。即使平时无战争,但诸侯国之间,关卡林立,戒备森严。遇到大旱之年,相互抢水,“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遇到雨涝之年,各国筑堤自利,决川淹邻,加上货币不同,度量衡各异,商品交换非常困难。所有这一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发展以及商品经济,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因此,结束混战状态,实现华夏民族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以其雄才大略和铁的手腕,经过近十年的苦心征战,内除缪毒、吕不韦两大政敌集团,外灭齐、魏、韩、赵、燕、楚等六大强国,终于结束了长达七、八百年之久的分裂状态,建立了第一个一统天下的封建帝国——秦王朝,完成了统一大业,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立下了千秋不灭的巨大功绩。

悠悠千年中华史,秦王朝是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政是第一个登上皇帝宝座的帝王,他所采用的帝王统治之术,为后来的历代帝王所仿效、借鉴,他所开创的帝王之业,一直影响了中国历史数千年。我们今天研究秦王政所建立的帝制机构,统治手段,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无论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以及发展经济等方面,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立帝制机构

帝号与皇权

秦王政在灭六国之前,被称为“秦王”。“王”本是周天子的称号。后来,各国诸侯争夺天下,都相继称王。现在秦王政尽灭六国,已不再是一国之王,他的统治地区已经不止秦国,那么,这位居于七国之尊的秦王政,究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帝号”?应该具有多大的权力?

公元前221年,全国刚刚统一,秦王政就召集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在御前会上开始了“议帝号”之事。会上,有人认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建议秦王政称“泰皇”。有人附和道:古有五帝,而秦王政的功绩为“五帝所不及”。秦王政也自认为他“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取“皇帝”为号,他就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始皇帝。并规定其后世,按子、孙世系排列,为“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从此之后,“皇帝”一词就成为封建地主阶级最高政治代表的称号,并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与此同时,群臣们又建议:从今以后,改“命”为“制”,改“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都要按皇帝的意志办事,军权也集中到皇帝一人之手,没有皇帝的虎符,任何人不得调动军队。为了保证皇权的实行和中央集权制的贯彻,群臣们又讨论制定出了中央行政组织和地方行政组织,由此建立了一整套帝制机构。

中央行政机构

中央行政机构以皇帝为首,下设三公、九卿,即三公九卿制。

三公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是中央行政机构的首长,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国家大事由丞相总领朝廷大臣集议和上奏。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

大尉:是中央行政机构中的军事首长,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事,但他不能发兵、调兵,须有皇帝的虎符,才能有权指挥军队。

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长,皇帝的命令、国家的法律,经常由他转交丞相颁布。他负责掌管图书、律令和文书,监察各级官吏。  九卿,为三公之下所设,是具体掌握各方面事务的官吏。

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兼任皇帝侍从,其属官有太乐、太宰、太祝、太史、太卜、太医等。

郎中令:掌管皇帝的安全保卫工作,其属官有大夫、郎中、谒者。

卫尉:掌管宫门的警卫,是宫殿的警卫队长。

太仆:掌管皇帝使用的车马,是皇帝仆从的官长。

廷尉:掌管司法,是全国的最高司法长官,负责审理全国重大案件。

典客:掌管接待宾客的礼仪,负责少数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室宗族名籍。

治粟内史:掌管全国财税收入和财政开支,是全国最高财务长官。

少府:掌管山海池泽的税收以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兼管宫廷手工业。

三公九卿,都有自己的一套机构,处理日常工作,大事总汇于丞相,最后由皇帝裁决。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帝王治国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俊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22049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4045563
中图分类号 D691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6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