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外眼中的中国家教
内容
编辑推荐

如何教育孩子始终是许多中国父母最为头疼的事情。冯伟编著的《老外眼中的中国家教》从八个方面讲述了在老外眼中中国的家庭教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而老外们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两者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等。好的家庭教育就要让孩子进行自我思想的表达,和孩子平等交流,从而与孩子建立友谊,让孩子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内容推荐

《老外眼中的中国家教》讲述了在老外眼中中国的家庭教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老外们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两者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让孩子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从而与孩子建立友谊,让孩子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反省,给孩子多一些希望,让孩子充满信心,这就是老外教育孩子的真谛。中国父母们,爱孩子就让孩子的快乐多于痛苦,爱孩子就让孩子露出坚强的笑容,爱孩子就给孩子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吧!

《老外眼中的中国家教》由冯伟编著。

目录

第一章 老外眼中的中国家庭

 第一节 孩子怎么可以说什么是什么/

 第二节 父母怎么可以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

 第三节 奶奶爷爷成为孩子的保护伞/

 第四节 父母竟然可以肆无忌惮地打骂孩子/

 第五节 孩子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第二章 我们的孩子需要独立大胆的个性

 第一节 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人睡/

 第二节 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找原因/

 第三节 孩子完全可以独自去旅行/

 第四节 自己玩冲浪真刺激/

 第五节 对不起,我不这么认为/

 第六节 大胆争取喜爱的东西/

 第七节 自己的事情就应该靠自己/

第三章 我们的孩子能力比分数重要得多

 第一节 自己动手制作可爱的圣诞礼物/

 第二节 玩具汽车坏了。孩子自己修理/

 第三节 思考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

 第四节 孩子的时间他们可以自由支配/

 第五节 孩子的朋友年龄段跨度很大/

 第六节 犯错了。那就勇于承认/

 第七节 敢质疑,才有超越的能力/

第四章 我们的孩子需要平等与尊重

 第一节 孩子可以直呼我们的大名/

 第二节 人的生死只不过是平常事/

 第三节 宝贝,这是我们的不对/

 第四节 孩子要参加家庭事务讨论/

 第五节 有异议,不妨进行辩论/

 第六节 你我平等,我无权打你/

第五章 我们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第一节 孩子做家务我们要付费/

 第二节 孩子,把钱存起来吧/

 第三节 让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

 第四节 孩子要自己挣钱买汽车/

 第五节 一块儿吃饭,大家AA制/

 第六节 我们的财产不一定归孩子/

第六章 我们的家教中没有“溺爱”的字眼

 第一节 不喜欢吃饭,那就饿着/

 第二节 即使哭闹也一样不给你买玩具/

 第三节 犯错不改,关禁闭就免不了了/

 第四节 孩子要钱,我们不一定就会给/

 第五节 孩子是家庭的一员,有的事孩子要做/

 第六节 孩子有责任照顾好自己/

 第七节 世界很残酷,有些事没人能替孩子做/

第七章 我们是这样爱孩子的

 第一节 蹲下来和孩子轻声交流/

 第二节 孩子的问题,父母会耐心解答/

 第三节 我们和孩子一起去晨练/

 第四节 孩子,我们是你最好的朋友/

 第五节 我们一定会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

 第六节 我们以孩子为骄傲/

 第七节 我们关注孩子的快乐要多一些/

 第八节 我们会多花时间陪陪孩子/

第八章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讲究法则

 第一节 归属法则: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第二节 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第三节 管理法则:管束孩子是我们的责任/

 第四节 力量法则:父母要学会以理服人/

 第五节 声音法则:倾听孩子的声音/

 第六节 兴趣法则: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第七节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试读章节

第一节孩子怎么可以说什么是什么

“来到中国,第一件让我感到惊讶的事情竟然是一个女人背上背着大大的包,怀里还抱着八九岁的女儿爬长城,”来自英国的妈妈宝拉说道,“可能是小女孩儿爬累了吧。”宝拉说她从来没有这样对待过自己的两个孩子,即便孩子也有过同样的要求,但是她认为这种要求很不合理,所以,根本没有必要满足孩子。而在中国,似乎孩子的要求就是“圣旨”,在父母看来是那么的“至高无上”。宝拉继续说道:“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父母把孩子称作是‘小祖宗’了,在中国,孩子真的可以说什么是什么。”

在老外眼里中国父母总是习惯纵容孩子,不管孩子提出怎样的无理要求,父母都会竭尽全力地去满足孩子的要求。爬长城的时候,父母要拿着所有的包,不管是吃的还是喝的,都会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孩子只需要开心游玩即可。即便是这样,如果孩子喊“累”,父母也会无条件地抱起孩子。即使父母此时也已双腿乏力,仍会将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老外不会这样做,他们在出去游玩之前就会和孩子讲好一切,比如出发前,孩子要背上一个小背包,装好自己可能要用到的物品;在途中,如果孩子累了,他们会集体停下来稍作休息,但绝对不会将已经八九岁的孩子抱在怀里,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要满足孩子这种不体谅别人的要求呢?

老外眼中的中国父母是极具“包容力”的,即便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他们也能够很宽厚地满足孩子所有的无理欲望。中国父母会允许孩子做出很多荒唐的事情。

一位美国父亲说道:“孩子想吃什么,父母就会想办法给孩子买到,父母为什么要这样溺爱孩子呢?我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父母会这样对待孩子,这不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而是在让孩子讨厌成长,阻碍孩子的成长。如果我的孩子在不合适的时间要求吃某些很难买到的东西,我是不会满足他这种无理要求的,并且还会跟孩子讲明道理,‘现在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你想吃的东西爸爸不知道去哪儿给你买,如果你还是想吃,那就自己出去买吧,或者明天在我回家之前提醒我,我会给你带回来。”’

宝拉是一个喜欢到各国游玩的人,她说在她的家庭中,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孩子不会因为年龄小而受到特殊照顾,她更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将孩子宠上天。以下几点是宝拉讲述自己面对孩子要求时的观点:

第一,孩子年龄还小,他们的思想还很不成熟,说出的一些话,一些要求,都是不够理智的。作为父母的我们是思想理智和成熟的成年人,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来确定什么事情是能做的,什么样的要求是合理的、可以被满足的。因此,当孩子提出要求之后,我会告诉自己,这个要求是合理的,可以去满足孩子,或者这个要求是不合理的,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帮助的,我要纠正孩子的思想,即便他会不高兴。

第二,孩子是需要慢慢独立的,因为我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如果孩子所说的或者是所要求的,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没有帮助,那我是不会去做的。有时候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他不开心,甚至让他大哭大闹,即便是这样,我还是会狠心地对待他。孩子不是“温室的花朵”,我们没必要保证孩子时时刻刻露出微笑。

第三,我们和孩子有同样的权利和地位,因此,我没有必要放弃自己的权利,更没有必要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损失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在我们眼里,孩子和大人一样,虽然他们需要比较多的照顾,但是他们绝非拥有“小祖宗”的地位。如果孩子说什么,我们就要满足他、响应他,那么孩子会觉得在家庭中高人一等,可是走入社会后,根本没人会满足他们高人一等的需求,他们自然就无法适应社会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了。

第四,孩子毕竟是孩子,作为妈妈的我,不会事事都跟孩子计较,但是在一些原则问题上,我会和孩子去商讨或理论。比如,在上学的问题上,孩子有责任完成他这个年龄段应该完成的学业,即便他哭喊着不去上学,我也不会允许的。在私人爱好问题上,我喜欢游历,喜欢去各国旅游,我会告诉他们,我要去做什么,孩子没有权利去阻止我,因为我的孩子都在十岁上下,他们已经能够照顾自己的生活了。P3-5

序言

如何教育孩子始终是许多中国父母最头疼的事情。受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父母会在教育问题上走向“两极化”,即过分宠溺与严厉过度。过分宠溺孩子的父母将孩子当作“至宝”,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待孩子严厉过度的父母,只要孩子犯错就对孩子拳打脚踢,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当然,这两种教育方式也是老外对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两种印象。

在外国,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孩子就被父母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老外从不会勉强孩子做任何事情,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正确地给予孩子引导。一般来说,他们很注重对孩子独立能力、实践能力、理财能力、交际能力等全方位的培养,绝对不会让孩子天天趴在书本前苦学。

中国父母在一起讨论的多半是孩子的学习,而老外聚到一起讨论的是整个家庭的生活状态。老外不会将孩子当作是特殊群体,更不会给孩子过多的特权,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和其他家庭成员一样,拥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中国父母经常会将孩子最近的学习状况提到一定的高度来讨论,似乎孩子就是家庭中的特殊群体,孩子的地位永远不能和其他家庭成员平等。

“中国孩子是很辛苦的,”来自美国的教育学家用同情的语气说道。“因为他们需要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情,需要达到父母设定的目标,才能获得一点点玩耍和自由的时间。”在老外看来,中国孩子活得很累,不快乐,这主要是因为父母给孩子施加了太多的压力。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孩子,却整天被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包围着,还怎么能有时间去体味生活中的美好呢?

在老外眼里,中国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父母的思想为中心的,根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老外则是选择让孩子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从而与孩子建立友谊,让孩子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反省。中国父母不妨分析一下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改变一下教育方式,让孩子充满信心,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塑造。爱孩子就让孩子的快乐多于痛苦;爱孩子就让孩子露出坚强的笑容;爱孩子就给孩子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外眼中的中国家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38315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2014049329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06:41